摘要:秋雨绵绵,挡不住农户秋收备播的步伐。近日,河南周口农高种业在豫东各地设立的销售网点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销售季节。他们热销的郑麦1860成了农户心中的“稳产明星”。正如乡亲们所言:“这个品种,稳当!”
秋雨绵绵,挡不住农户秋收备播的步伐。近日,河南周口农高种业在豫东各地设立的销售网点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销售季节。他们热销的郑麦1860成了农户心中的“稳产明星”。正如乡亲们所言:“这个品种,稳当!”
据悉,郑麦1860与郑麦136这两个河南省当家品种均源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匠心培育,是该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杰出典范,更是中原大粮仓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坚强支撑。
近五年来,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小麦品种“郑麦”系列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4亿亩,年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占全省面积30%左右。它们的根系深深扎入大地,枝叶向四面八方延展,为整个农业生态系统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这两个小麦品种的成功,不仅局限于农业生产本身,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共进。
在上游,种子繁育与加工产业蓬勃兴起,分别支撑周口农高种业、延津帝益麦种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构建起完善的种子生产供应体系;田间管理技术服务紧随其后,集成了适宜各种植区的高产绿色种植技术,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
在下游,粮食收储、专用面粉加工、食品生产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将“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的美好愿景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这种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业附加值,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与繁荣发展。
除小麦外,河南省农科院育成的“豫花37号”以其卓越品质和广泛适应性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花生品种,芝麻品种“豫芝ND837”以其高产、优质、易机收的特性赢得市场青睐,大豆品种“郑1307”以其优良品质和稳定产量赢得农民信赖,辐射带动“郑豆”系列年推广面积占全省30%左右,“豫红花1号”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红花市场新宠。
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5年全国主导品种中,这六个农作物新品种同时入选,占河南省入选品种数量的70%,且每一品种都实现了三产融合、三链同构的辉煌成就。
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再到浩瀚森林,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正以澎湃的创新能量,以全品类农作物品种创新选育,开拓多元发展之路,实现多链融合之梦,丰盈中原粮仓,点亮国人厨房,温暖世界餐桌。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