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书分享会——何以为响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9 22:32 1

摘要:4月19日上午,周末读书分享会在邯郸书城五楼的建安文化馆如期举办。中国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艺术委员会委员、峰峰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海涛,作了题为《何以为响堂》的公益文化知识讲座。

4月19日上午,周末读书分享会在邯郸书城五楼的建安文化馆如期举办。中国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艺术委员会委员、峰峰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海涛,作了题为《何以为响堂》的公益文化知识讲座。

北齐时期的石窟造像瑰宝,在历史上具有着非凡的艺术成就,也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相较于外地的游客,响堂山石窟可以说与我们近在咫尺,关于响堂山石窟艺术我们了解多少,建筑风格、绘画技法、碑文上的书法,又有怎样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读者朋友,认真聆听着何海涛老师的讲解,这也是何海涛首次在响堂山石窟之外,讲解石窟文化。他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将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响堂山石窟,在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等领域的特点逐一呈现。

响堂山石窟由南响堂、北响堂及水浴寺石窟(也称小响堂)三部分组成,始于东魏,兴于北齐,为我国三大皇家石窟之一,主要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的最高艺术水平,中国石窟研究专家宿白称之为“中国石窟艺术的缩影”。

何海涛自豪地说:响堂刻经是中国佛教刻经文化的源头,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刻经的先河。响堂佛造像上承北魏,下启隋唐,规模宏大、富丽堂皇,使中国的雕塑艺术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在建筑艺术上,响堂山石窟吸收了印度塔形建制,结合中国传统的营造法式开凿了“塔形窟”,给我们保存下1400多年前北齐时期的建筑造型,被学术界称为中印佛教建筑最早结合的典范,在全国独树一帜。

何海涛对响堂山石窟所呈现出的诸多艺术造诣,如数家珍。响堂护法狮、梁思成手绘南响堂第七窟建筑图、南响堂第七窟八部飞天、水浴寺礼佛图、南响堂第一窟主尊、响堂飞天、网红“委屈佛”等,在他的描述中,都分外地生动。

响堂山石窟艺术馆,凝聚着何海涛的心血,也展示着他的毕生所爱。在讲座接近尾声的时候,何海涛深情地说:坐落在家门口的艺术殿堂,我们更应该保护好、宣传好。希望大家有时间到响堂山来,看看石窟艺术瑰宝,到石窟艺术馆品茗畅谈。

据悉,全民阅读---周末读书分享会,每周末在邯郸书城举办,是广大读者皆可自愿参加的公益读书分享活动。秉持着以多读书、读好书,传播优秀文化、分享读书心得的理念,在充满书香的氛围中,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学习的分享平台。每期活动将通过“新华书店邯郸书城”视频号进行全程网络直播。

来源:观邯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