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SCO结直肠癌指南重磅发布!新辅助治疗成为重要课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9 20:27 1

摘要: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于2025年4月18日至19日在济南山东大厦举办CSCO指南大会。在结直肠癌专场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章真教授对“直肠癌部分”进行了分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分别就“影像诊断+非转移性结直肠癌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新辅助治疗在结直肠癌中大放异彩!

撰文 | 蒲玥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于2025年4月18日至19日在济南山东大厦举办CSCO指南大会。在结直肠癌专场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章真教授对“直肠癌部分”进行了分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分别就“影像诊断+非转移性结直肠癌部分”、“转移性结直肠癌部分”展开汇报。

本期“执笔者说”访谈专栏有幸邀请到章真教授为我们披露2025年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直肠癌部分)新进展和新思路,同时整理了“转移性/非转移性肠癌部分”,共飨读者。

此次CSCO指南会上,您将汇报《2025年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直肠癌部分)》,您认为此次更新的主要背景和推动因素是什么?

章真教授与往年相比,今年指南的调整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是在新辅助治疗领域,进行了实质性的修订与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正是2024年一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的集中涌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研究多数由我们国内学者主导,不仅在学术价值上具备高度影响力,在国际主流期刊也取得了很好的发表成绩。

需要说明的是,出于指南的严谨性与循证等级考虑,我们团队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处理方式——将这部分具有前瞻性意义的研究内容列入了指南的“注释”部分,以供临床医生参考。这样既确保了指南内容的科学性与时效性的平衡,又为未来这些研究结果的正式发表预留了修订空间。

2025年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直肠癌部分)指南更新部分具体如下:

图1 章真教授现场汇报照片

1.针对早期dMMR/MSI-H直肠癌增加了注释:对于dMMR/MSI-H患者,可考虑根据MSKCC、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的结果外推,经MDT讨论后可考虑先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然后评估是否手术。

2.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2.1 dMMR/MSI-H型患者,特别是保留肛门括约肌有困难或者T3/4无法取得R0切除的患者:推荐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再看MDT评估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案。新辅助免疫治疗推荐采用PD-1单抗,亦可考虑参加临床研究。

图2 dMMR/MSI-H型更新内容

2.2 pMMR/MSS型,肛门括约肌保留无困难的患者III级推荐增加直肠癌根治术+/- 辅助治疗:放/化疗+化疗联合免疫(再次评估)+直肠癌根治术。

2.3 pMMR/MSS型,肛门括约肌保留有困难的患者II级推荐增加:放/化疗+化疗联合免疫(再次评估)+直肠癌根治术(IB类)。

图3 pMMR/MSS型更新内容

提及未来在直肠癌诊疗的探索方向,章真教授认为从TNT到免疫治疗的加入,再到CR评估与再生长风险控制,整个治疗流程中我们都面临着疗效与器官功能并重的新挑战与新机会。CSCO指南今年对这些前沿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回应,而我们的科研任务,也将进一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度整合。

由此可见,临床路径优化+转化研究支持+精准患者选择=下一阶段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主线方向。

转移性肠癌治疗部分更新要点

图4 王峰教授现场汇报照片

▌初始可切除转移性结肠癌的治疗:

针对小肝转移灶(≤3cm),COLLISION 研究显示,热消融治疗的效果与手术切除相当。

▌潜在可切除组和姑息治疗组一线方案:

1.MSI-H/dMMR型患者、潜在可切除组和姑息治疗组一线方案的I级推荐增加: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

2.MSS/MSI-L/pMMR、RAS/BRAF野生型患者、潜在可切除组/姑息治疗组一线方案

I级推荐(左半)、I级推荐(右半)增加:西妥昔单抗β+FOLFIRI。▌姑息治疗组:

1.二线方案增加对于“一线已接受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治疗推荐:参照“姑息治疗组三线方案”进行推荐;

2.三线方案III级推荐增加: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用于携POLE/POLD1 致病突变患者;

3.维持治疗中增加5-FU/LV或卡培他滨±西妥昔单抗;

4.KRAS G12C突变型晚期肠癌注释中增加国产KRAS G12C抑制剂研究进展;

5.仅有肝转移患者注释中添加TransMet研究结果解读。

图5 转移性肠癌治疗部分更新要点

非转移性肠癌影像诊断+治疗部分更新要点

图6 陈功教授现场汇报照片▌影像诊断方面

1.肝转移瘤诊断方法推荐级别变化:CT确诊困难或需行局部治疗及改变治疗决策时,建议行肝脏MRI,且包括T2WI,DWI以及多期T1加权增强或像序列,用于确定肝转移瘤数目、大小及分布。

2.直肠癌MRI扫描参数及方案变化:原III级推荐的肝脏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肝脏MRI变为II级推荐。

3.系膜癌结节(TD)的识别:LARC(局部晚期直肠癌)MRI描述从DISTANCE迈入DISTANCED。

4.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评估时间点:为避免新辅助治疗后肠壁及肠周炎性水肿对于影像评价的干扰,推荐新辅助化疗后6-8周行第一次影像检查,其后根据治疗方案和目标不同再行影像检查。

▌外科相关方面

1.关于ctDNA MDR技术选择建议:倾向性推荐原发肿瘤WES检测的tumor-informed 个性化ctDNA突变检测技术。

2.推荐可切除T4bM0 pMMR型局部晚期结肠癌增加:术前新辅助治疗为III级推荐。

图7 小结

专家简介

章真 教授

专家简介

王峰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院长助理/内科主任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副院长

UT MD Anderson 肿瘤中心博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委会常委

长期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诊疗及基础转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面上项目在内的科研基金14项,参与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研究。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Cell, Nature Medicine(3篇), Cancer Cell(2篇),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JAMA Oncology, Annals of Oncology,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等杂志发表论文 60 篇。设计并牵头全国多中心II、III期临床研究17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奖、第六届科学探索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省部级奖项。曾多次受邀在美国ASCO年会、美国AACR年会、欧洲ESMO年会、中国CSCO年会等重大国际会议做口头报告。

专家简介

陈功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副秘书长

2015-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学术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2019年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获得者

CSCO结直肠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CSCO结直肠癌指南专家组秘书、执笔人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肝转移分会副主任委员

欧洲肿瘤学会(ESMO)会员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