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雨落,百谷生。北京时间4月20日3时56分将迎来谷雨节气。此时节,春渐退,夏欲来,正所谓“细雨连绵暮春到,雨生百谷夏将至”。
春雨落,百谷生。北京时间4月20日3时56分将迎来谷雨节气。此时节,春渐退,夏欲来,正所谓“细雨连绵暮春到,雨生百谷夏将至”。
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谷雨,通常解释为“雨生百谷”,这里的“谷”是五谷杂粮的总称,泛指多种农作物。谷雨时节,雨量增多,充沛的雨水很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从谷雨起,农民们就真正进入了农忙时节。田野和林间,热情的布谷鸟急促鸣叫,一阵阵“布谷布谷”的鸣啼声,似在提醒农民们“播谷播谷”。“布谷布谷天未明,架犁架犁人起耕。”诗人陆游的诗句细腻且恰当地描绘了这一生动场景。
谷雨三候
初候:萍始生
浮萍开始生长。谷雨时节,雨水增多气温回升,浮萍在水面上迅速生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
二候:鸣鸠拂其羽
布谷鸟开始鸣叫,并梳理羽毛。布谷鸟的鸣叫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农事的繁忙。
三候:戴胜降于桑
戴胜鸟(一种美丽的鸟类)出现在桑树上。戴胜鸟的出现象征着春天的繁荣和生机。
这些物候现象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体现了谷雨时节天地和谐、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谷雨时节是赏花好时候
王来华说,谷雨的花信风依次是牡丹、荼蘼、楝花,其中,牡丹富丽、硕大、色彩鲜艳,人称“花中之王”。牡丹闻名于唐代,民间传说“武则天怒贬牡丹”的故事讲的是某年冬天,武则天突发奇想,让百花同时开放,唯有牡丹不肯就范。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到洛阳。此后牡丹在洛阳大盛,于是便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
“二十四番风后,绿阴芳草长亭”,起于小寒节气的二十四番花信风至谷雨节气而终,从此,繁花渐稀,绿阴已成,处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玩转水上牡丹节
天津市第三届“牡丹文化节”暨南开区第四届“津彩·南开”文化旅游节本周启幕,本届牡丹节的主题为“龙潭浮翠藏国色 沽水春日蕴天香”。
以花为媒,牡丹节期间水上公园精心筹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牡丹主题书画园艺展览、诗词大赛、文化市集等活动。
牡丹园内的牡丹也已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带上相机来水上公园定格牡丹之风姿,解锁春日限定的欢乐吧!
谷雨时节富有特色的还有茶
有诗云“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农谚也有“清明见芽,谷雨见茶”的说法,大意是说,清明之前茶树长出幼嫩的小芽,采摘下来制成的茶叶叫“明前茶”,不过,芽小量低;待到谷雨时,气候温暖湿润,小芽迅速长成鲜叶,采摘下来制成的茶叶叫“谷雨茶”。
来源:津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