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政府因为对中国商品加征了“离谱”的高关税,导致现在自己国内供应链要崩了,于是正急着组建一个“救火队”——工作组来处理危机。
当地时间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曝出一条大新闻:
特朗普政府因为对中国商品加征了“离谱”的高关税,导致现在自己国内供应链要崩了,于是正急着组建一个“救火队”——工作组来处理危机。
也没谁了,自己加关税,自己危机。也只有美国了。
咱们来捋一捋。
4月2日: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直接把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提到34%。
4月4日: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4月8日:因为中国反制让美国收割不成,还落了面子,于是把税率提高50%,变成84%。
4月9日:中国也不惯他们,以牙还牙,报仇不过夜,提高到84%。
4月10日:美国接着加码到145%。
4月11日:中国反制,进一步提高到125%,并表示不再跟进美国的关税升级,因为超过125%关税,美国产品在中国已经没有市场,加关税也就没意义。
4月15日:白宫网站直接宣称中国商品面临最高245%的关税。
“数字关税”美国“胜了”,毕竟高出那么多,而且多加一轮嘛。
但美国政府可能没想到,这一波操作直接把自己坑惨了。
美国自己挖坑,供应链危机爆发。
1. 企业成本飙升:美国进口商要为中国商品多交几倍的税,比如原本100元的商品,加征245%关税后变成345元。
这些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或者企业自己扛,导致利润暴跌。
本身能替代美国早替代了,现在的局面是美国需要中国商品,而不是中国商品必须美国市场。
2. 供应链断裂:很多美国企业依赖中国的零部件和原材料,比如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行业。
关税太高,企业要么停产,要么花高价从其他国家找替代。
问题是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关税虽然没有对中国那么高,而原本产品也没性价比,再者有的根本没有,结果可想而知。
3. 物价飞涨:美国超市里的日用品、电子产品价格暴涨,老百姓怨声载道。专家预测,美国通胀率可能因此上升2个百分点,低收入家庭每年多花3800美元。
美国政府慌了,紧急成立“救火队”
面对危机,特朗普政府不得不低头。
4月18日,他们计划成立一个工作组,成员包括副总统、财政部长、商务部长等“大佬”,专门处理关税带来的烂摊子。但这个工作组能起多大作用呢?
可能措施:豁免部分商品关税(比如药品、半导体设备),让企业喘口气。
寻找替代供应链,比如让企业把工厂从中国搬到墨西哥或东南亚,但这需要时间和巨额投资。
与中国谈判,希望中方让步,但中方已经明确表示“奉陪到底”。
想谈就得把关税降下来。
要知道你“美国例外”是自封,而“中国例外”是自古以来的。
来源:光头老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