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9 月 20 日,在祖国即将迎来 76 周年华诞之际,青岛市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 “青岛紫砂专委会”)迎来一场意义非凡的跨区域交流 — 由伽师县委副书记、广东援疆驻伽师县工作队队长伍聪颖带队,伽师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邢局长及伽师西域
2025 年 9 月 20 日,在祖国即将迎来 76 周年华诞之际,青岛市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 “青岛紫砂专委会”)迎来一场意义非凡的跨区域交流 — 由伽师县委副书记、广东援疆驻伽师县工作队队长伍聪颖带队,伽师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邢局长及伽师西域紫砂陶瓷有限公司代表随行的新疆伽师县代表团,专程到访专委会开展考察交流。青岛紫砂专委会会长吴玉堂携核心成员及专家学者热情接待,以专业姿态搭建起东西部紫砂文化对话的友谊桥梁,为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为青岛紫砂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青岛紫砂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 “弘扬与繁荣紫砂文化” 为己任。在青岛市文联及收藏家协会总会的指导下,搭建起集收藏、展示、研究、鉴赏、教育、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交流平台:不仅汇聚了大批资深藏家与行业专家,更创新构建 “非遗传承 + 文化体验” 服务体系。
多年来,以 “玉堂紫砂艺术馆” 为核心载体,通过 “系统展示、深度挖掘、广泛传递” 的模式,专委会系统梳理紫砂艺术历史脉络,收藏保护诸多历代紫砂珍品,成为青岛市民触摸传统文化、感受紫砂魅力的重要窗口。
交流现场,吴玉堂会长与代表团各位领导、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围绕紫砂文化传播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等话题展开热烈探讨,思想碰撞间迸发诸多合作灵感。
座谈环节,伽师县委副书记伍聪颖表示,伽师县紫砂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在援疆力量的支持下,紫砂产业正逐步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他希望借助此次交流,学习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推动伽师紫砂实现“建链、延链、补链”,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并期待与青岛紫砂专委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随后,伽师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邢局长结合部门职能做了补充发言,进一步明确了两地文化对接的核心方向,为后续合作划定了重点领域。
国家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伽师紫砂产业领军人物袁国强从专业角度解析了伽师紫砂泥料的特性与创作实践,充分展示了其艺术潜力。
双方交流分享期间,吴玉堂会长从收藏与文化角度深度阐释紫砂艺术价值与精神内涵,立足青岛紫砂产业多年实践经验,围绕伽师紫砂 “产业生态构建” 与 “差异化优势培育” 两大关键方向,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一套兼具实操性与前瞻性的 “青岛思路”,将 “中国紫砂一家亲” 的深厚意境,融入两地携手共探紫砂产业振兴的每一步实践中。
交流尾声,伽师代表团向青岛紫砂专委会发出诚挚邀请,希望专委会能组织专家、学者与收藏家赴伽师实地考察,深入调研当地紫砂矿料资源与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双方多维度开展全面合作。伽师西域紫砂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林也表示:“此次交流是两地合作的良好开端,未来我们希望与青岛紫砂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技术研发、文旅融合等领域探索创新,共同拓宽紫砂产业发展空间。”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汤安亮老师亲笔书写“大美伽师 七彩紫砂”
紫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始终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地域界限,连接起不同地区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此次青岛与伽师的紫砂交流,不仅是青岛紫砂专委会践行 “跨区域文化协作” 理念的具体实践,更以专业平台的担当,为东西部紫砂文化传承与产业对接注入新动能。
黄海之滨的青岛与天山脚下的伽师,虽地理上远隔万里,但对紫砂艺术的共同热爱与对产业发展的共同追求,让两地得以跨越山海相聚。这份缘分,根植于中国紫砂文化的深厚根脉,源于文化自信的强劲推动,更是两地文化交流、产业协同、情感共鸣的美好见证。
吴玉堂会长表示:“未来,青岛紫砂专委会将持续发挥资源整合与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与伽师县的常态化协作,通过学术交流、文化共建等方式,与伽师携手推动紫砂艺术繁荣发展,助力两地紫砂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跨区域协作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作为承载千年匠心的文化瑰宝,中国非遗紫砂壶不仅是传统工艺的杰出代表,更将成为传递中国文化魅力的重要符号,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现东方美学韵味,稳步走向世界舞台。
来源:汉墨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