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昨天,国家科技部官网正式发布了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的公告。公告显示本次共有6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和13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另有57项专用项目)通过了初评。本年度的国家科技奖评审工作从一开始就
就在昨天,国家科技部官网正式发布了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的公告。公告显示本次共有6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和13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另有57项专用项目)通过了初评。本年度的国家科技奖评审工作从一开始就被很多人誉为史上难度最大的一届;通过初评的项目,已从最开始的1500多项受理项目减少为了仅剩302项,最终肯定还要淘汰部分项目。
取自官网
因为我比较关心基础研究领域,在此,我们看一下自然科学奖通过初评的项目都有哪些看点呢(选取个人相对熟悉一点的介绍)。
先来看看通过自然科学一等奖初评的项目,本次可谓竞争激烈,共有多达6个项目入围,我记得2023年度是入围了3个,最终仅有1个获奖;本次最终获奖的可能不会超过3个。这里面我们首先说一下来自一所既非“985”又非“211”的低调强校燕山大学的项目;本次田永君院士等5人合作,名为“比天然金刚石更硬、更韧材料的设计与调控”的项目再次通过初评,该项目上一阶段的成果曾在2023年便入围了终评,但遗憾与最终获奖擦肩而过;田院士等人没有选择降级获奖,而是本次再携更新成果卷土重来(上次申报名称为“比天然金刚石更硬、更韧材料的创制”),不知能否最终如愿。
而另外一所非“985”高校的南昌大学也有项目通过一等奖初评,江风益等5人合作,名为“V缺陷三维PN结及应用”的项目在列,该研究解决了硅基GaN黄光/红光LED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应用于硅基GaN LED材料与芯片研发,显著提升了微显示光电集成性能等。值得一提的是,江风益还曾因“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本次数学领域也有1个项目通过了一等奖的初评,就是周向宇院士与北大关启安和武汉大学朱朗峰合作的“多复变核心问题的解决”项目。这里面特别是周向宇与关启安这对师徒合作,2014—2015年在数学四大顶刊中连发了3篇相关领域的重要成果(包括了2篇Annals of Mathematics和1篇Inventiones Mathematicae),这在当时国内数学圈还是很轰动的!
另外3项一等奖候选项目均是著名院士团队带来。分别是王恩哥院士和江颖等5人关于“水的氢键强度及动力学过程全量子效应研究”项目;近几年,王恩哥和江颖这对师徒连续在关于“水”的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也多次发表在顶刊Science和Nature上,这是一项很基础的研究,在国际上也是颇受好评的,另外江颖教授自主开发的国内首台光耦合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也很牛。施一公院士等5人关于“RNA剪接的分子机理”的研究本次也入围了;该研究应该也是施一公院士回国以来最重要的成果,虽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但好像施一公还没获得过国家科技三大奖,本次也是直接奔着“一等奖”去了!
最后一个一等奖候选项目就是张涛院士等5人关于“单原子催化”的研究项目了。单原子催化近些年算是化学界比较火的一个领域,也是国际上少有的由中国科学家首先提出相关概念,并引领国际的一个领域。凭借“单原子催化”,张涛院士去年接连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和其他一些大奖;近日又获得了一个国际大奖;本次申报一等奖,我感觉希望还是挺大的!
说完了一等奖,我们再简单说一下我比较关注的通过初评的二等奖项目(人选)。我国比较强的植物学研究领域多个项目入围,主要提一下两个,一个是今年重要成果不断的高彩霞与其他3人合作申报的“作物性状改良的精准基因编辑研究”项目,这个项目感觉希望也很大;另外还有王二涛等5人申报的“植物-微生物共生机理”项目,该研究在领域内的影响力也挺大的。此外生命科学领域还有,今年同样重要成果颇多的付巧妹等人申报的“末次冰期以来东亚人群演化溯源”项目;曹云龙和谢晓亮院士等5人申报的“新冠病毒免疫逃逸机制与突变特征”,这些都是近年比较有影响力的成果。
最后,再提一下数学领域通过二等奖初评的三个项目。一个是复旦大学王国祯独作申报的“同伦群的计算与球面微分结构的分类”项目,在该领域王国祯与徐宙利合作近些年可以说是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相关研究更是多次发表在数学四大顶刊上,该成果还是很硬核的。另外一个独作申报人是浙江大学的江文帅的“黎曼流形的紧性理论与应用”项目;2021年,江文帅与合作者在数学四大的《Annals of Mathematics》上发表了两篇微分几何领域的重要成果,这在当时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最后一个就是,自带流量属性的韦东奕和章志飞合作的“流动转捩机理的数学研究”,该研究将流动转捩从经验模型提升至严格数学理论层面,为湍流控制提供了新范式;由于韦此前曝光度实在太高,该项目早在最开始申报时便备受关注,本次也是顺利的通过了初评。#全民科普在行动#
来源:科技大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