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平上将被一撸到底后,普京怒气未消,下令将其赶出俄军贬出中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11:25 1

摘要:2025年9月,克里姆林宫一纸命令,将陆军上将亚历山大·拉平从列宁格勒军区司令的宝座上拽下,军衔徽章被当场摘除,指挥权移交给了叶夫根尼·尼基福罗夫,其本身将以鞑靼斯坦共和国退伍军人事务助手的身份,告别权力中心。

2025年9月,克里姆林宫一纸命令,将陆军上将亚历山大·拉平从列宁格勒军区司令的宝座上拽下,军衔徽章被当场摘除,指挥权移交给了叶夫根尼·尼基福罗夫,其本身将以鞑靼斯坦共和国退伍军人事务助手的身份,告别权力中心。

这样突发的事件在俄国内外都引起了极大的讨论声,但实际上,这场人事地震或许早有预兆,三年前哈尔科夫防线的溃败,库尔斯克战役中暴露的指挥混乱,乃至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公开的嘲讽,早已将拉平钉在俄军耻辱柱上。

但直到今日,当克里姆林宫用免职+贬谪的组合拳彻底切断其政治生命时,外界才惊觉:普京对战场失利的容忍,终于到了临界点。

近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了一则看似波澜不惊的人事通告,新任“北方”集群司令由叶夫根尼·尼基福罗夫上任。

然而这则短讯的字里行间,却隐藏着一场巨大的风暴,真正的主角并非履新者,而是那个被悄无声息“拿掉”的人——亚历山大·拉平上将,可拉平的下台,仅仅是一名将军在战场上技不如人,黯然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吗?

拉平这个人,履历堪称完美,他1964年出生于喀山,是根正苗红的坦克兵科班出身,一路从喀山高等坦克指挥学校,读到马利诺夫斯基装甲兵学院,最后在俄军总参军事学院完成深造。

这样的背景,让他被视为俄军新生代将领的代表,深受普京信赖,更何况他不是那种投机取巧的政客型军人,而是典型的铁杆职业军人,信奉的唯一准则是服从与执行。

因此,凭借这份忠诚,他稳步高升,从第20集团军司令做到东部军区参谋长,还去叙利亚战场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就在2022年,他还被授予“俄罗斯联邦英雄”的至高荣誉。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无可挑剔的“模范军人”,却在乌克兰的战场上遭遇了滑铁卢,他的整个军事思维,仿佛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碾过,他的失败,并非偶然,而是其整个“苏式”职业背景,与现代战争形态之间产生了剧烈的排异反应。

第一次重创来自2022年的哈尔科夫,当时作为“中部”集群总司令的拉平,面对的是乌克兰军队在北约情报体系支持下发动的闪电式反攻。

乌军的速度、灵活性和精确打击能力,让拉平那套按部就班、层层上报的传统指挥体系瞬间瘫痪,陷入了“速度休克”。

结果就是一场溃败,俄军防线被撕开,巴拉克列亚、伊久姆、莱曼等一系列重镇接连失守,这场惨败,甚至引发了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和前瓦格纳首领普里戈津罕见的公开点名痛骂,直指拉平无能,将俄军内部的尖锐矛盾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哈尔科夫的惨败,已经足以让任何一名将领下台,但出人意料的是,普京保住了他,这背后,是克里姆林宫复杂的政治考量,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局面下,临阵换将只会加剧军心动荡,等于向外界承认了指挥系统的失败。

普京选择了一种更具权术色彩的方式,他没有撤掉拉平,反而给了他新的机会,先后任命其担任俄陆军总参谋长、列宁格勒军区司令,这既是为了稳住军心,也是给这位昔日爱将一个翻身的机会,展现最高统帅的“宽容”。

然而拉平最终还是没能接住这份信任,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发生在库尔斯克州的边境事件,在这个极其敏感的俄乌边境地带,拉平做出了一个至今都令人费解的决定,解散并拆除了当地负责整合情报、协调防御的安全委员会。

这个举动,无异于自毁双目,它直接导致了情报传递的严重滞后和俄军指挥的失灵,乌克兰军队抓住这个致命的漏洞,成功发动突袭,一举突破俄罗斯边境,将战火烧到了俄罗斯的领土之上。

这下,性质彻底变了,本土遇袭,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问题直接推到了风口浪尖,国内舆论的怒火被彻底点燃。

拉平的政治负资产,终于压倒了他的所有价值,而普京也因此再也无法容忍,必须找一个“替罪羊”来平息民愤,展现自己的问责姿态。

而解职的时间点,更是充满了政治算计,国防部宣布尼基福罗夫上任的消息,恰好在普京计划飞往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会晤的五天前,这显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会晤前换将”,一场演给外界看的政治秀。

拉平本人不仅在乌克兰的制裁名单上,还被指控杀害平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鹰派”符号,在会谈前夕,将这样一个背负着战争罪指控的强硬将领移除,无疑是向特朗普释放一种“诚意”信号,表明俄罗斯并非顽固不化,愿意为“要打要谈”的局面创造灵活空间。

而拉平最终的结局也体现了普京式的御下之术,他没有被送上军事法庭,而是被悄悄逐出军界,安排到鞑靼斯坦担任地方领导人的助手,这是一种典型的“安全下车”,剥夺了所有实权,但保留了基本的政治体面。

这种“软着陆”的处理方式,既安抚了国内的激进派,又向军中其他将领传递了一个信息,即便是犯下大错,也不会被彻底清算,这是一种维护内部稳定的必要手段。

然而拉平的离去,真正暴露出的,是俄军在核心指挥人才上的断层与转型阵痛,普京为何要给一个屡次犯错的将军这么多次机会?

答案或许很残酷,因为环顾四周,他发现能用的人,实在是捉襟见肘,而在俄军高层中,像拉平这样思维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将领,恐怕不在少数。

他们不熟悉乌军的反击速度,不理解北约情报支持的威力,更无法应对无人机与远程精确打击带来的全新战争模式,而拉平或许也只是这个庞大系统中,最先倒下的那一个罢了。

结语

换上一个新的尼基福罗夫,或许能在北部战区带来一些战术上的调整,比如构建更稳固的防御,但这终究只是一个“战术补丁”,无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俄军面临的真正挑战,远不止是换掉一个拉平,它需要的是一场从上到下的思想革命,是建立一套能够培养出真正适应未来战争的新型指挥官的体系,这才是比一两场战役的胜负更为艰巨的任务。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俄媒:俄中央军区司令被解职,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批评拉平“无能”》——齐鲁晚报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8115088423727809&wfr=spider&for=pc

《Генерал-полковник Александр Лапин уволен с военной службы(少将亚历山大·拉平被解除军职)》——Известия(消息报)——https://iz.ru/1958751/2025-09-21/general-polkovnik-aleksandr-lapin-uvolen-s-voennoi-sluzhby

来源:铃木白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