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钦和孙颖莎生气的区别,网友王楚钦真好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04:36 1

摘要:“如果混双搭档吵架先低头的是王楚钦,那孙颖莎到底在气什么?”——这条弹幕在德班世乒赛混双决赛直播里刷屏了3万条,比得分还高。

“如果混双搭档吵架先低头的是王楚钦,那孙颖莎到底在气什么?”——这条弹幕在德班世乒赛混双决赛直播里刷屏了3万条,比得分还高。

把镜头拉回赛场,就能看见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气现场”。

孙颖莎一旦抿嘴、眉毛压成一条线,王楚钦立刻把毛巾往脖子上一甩,开始绕着挡板走小圈,嘴里念念有词。

队友说那是他自创的“哄人咒语”,但效果约等于零——莎莎的冷脸能持续整整一局。

另一边,王楚钦的“炸毛”来得快去得更快。

某次训练他因为一个发球失误把球拍往桌上一磕,孙颖莎慢悠悠走过去,用球拍柄戳了戳他手肘,小声说了句“晚上加练我陪你”。

王楚钦嘴角瞬间上扬,被摄像机抓了个正着,弹幕笑疯:“这哪是生气,是撒娇未遂。”

这种反差早有端倪。

2018年青奥会混采区,17岁的王楚钦被问到“搭档脾气大怎么办”,他脱口而出:“得用零食贿赂。”孙颖莎在旁边翻白眼,却顺手把手里最后一包海苔塞给他。

七年过去,贿赂从零食变成了“加练陪练”,本质没变——王楚钦的哄人策略永远是“先解决问题再解决情绪”,而孙颖莎吃这套。

但别以为孙颖莎真难哄。

有次队内对抗赛,她因为王楚钦抢攻失误输了关键分,赛后直接坐在挡板后不说话。

王楚钦没像往常那样绕圈,而是把矿泉水瓶倒过来在桌上滚,瓶盖转到莎莎面前时突然弹开,溅了她一腿水珠。

孙颖莎先愣了两秒,然后笑着踹了他一脚——气消了。

队友后来爆料:“莎莎其实很好哄,但要王楚钦先低头。”

这种“一个负责点火,一个负责灭火”的模式,被球迷做成表情包:左边是孙颖莎的“魔王凝视”,右边是王楚钦的“秒怂笑脸”。

数据更直观——国乒官方账号统计过,两人混双比赛中的争执镜头平均持续12秒,而和解镜头平均持续3秒,堪称“光速和好”。

说到底,他们吃透了彼此的“情绪开关”。

孙颖莎需要被看见,王楚钦需要被需要。

就像某次赛后采访,记者问“如果搭档生气怎么办”,王楚钦抢答:“我会先道歉,虽然她可能没错。”孙颖莎在旁边点头,补刀:“但他下次还敢。”全场大笑。

这种互怼式默契,让他们的混双像加了弹簧——压力越大,反弹越快。

德班决赛那个球争议,裁判改判后两人背对背站着,王楚钦用球拍轻轻碰了碰孙颖莎的拍面,三秒后同时转身击掌。

没有语言,但所有人都知道:没事了。

所以网友才说“王楚钦真好哄”,其实真正被哄的可能是屏幕前的观众——我们太需要看见这种“吵不散”的关系了。

它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确认:哪怕你板着脸,我也知道该用哪句话让你笑。

来源:随性自由的旭日E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