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这一节日旨在提醒全球关注高血压这一隐蔽却危害巨大的慢性病。据统计,我国约有2.45亿高血压患者,但知晓率不足50%。今天带您科学认识高血压,掌握预防与管理的关键方法。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主治医师 李晓琳
每年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这一节日旨在提醒全球关注高血压这一隐蔽却危害巨大的慢性病。据统计,我国约有2.45亿高血压患者,但知晓率不足50%。今天带您科学认识高血压,掌握预防与管理的关键方法。
一、什么是高血压?
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值(静息状态下≥140/90 mmHg),即为高血压。它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早期可能毫无症状,却会悄然损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二、高血压的危害:不只是头晕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会导致:
1.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
2.肾脏损伤:肾功能衰竭风险增加。
3.眼底病变:严重者可失明。
4.动脉硬化:全身血管加速老化。
三、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
2. 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
3. 代谢异常:肥胖、高血脂、糖尿病。
4. 精神压力:长期焦虑、紧张。
5. 年龄因素:40岁以上风险显著上升。
四、预防与管理的“五驾马车”
1.饮食调整
限盐(每日≤5克),警惕酱油、腌制品等“隐形盐”。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推荐“得舒饮食”(DASH饮食)。
2.规律运动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
3.控制体重
建议BMI<24;建议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戒烟限酒
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饮酒也需限量,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25克,女性≤15克。
5.定期监测
正常成年人每年至少测1次血压;高危人群需每月测量。
家庭自测血压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
五、高血压患者常见误区
误区1:“没症状就不用吃药”。
血压升高未必有症状,但危害持续存在,需遵医嘱用药。
误区2:“吃药后血压正常就能停药”。
擅自停药易导致血压反弹,调整用药需咨询医生。
误区3:“保健品能替代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保健品能替代降压药,切勿轻信广告。
六、高血压日的意义:早筛早治
今年高血压日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强调:
1.推广家庭血压监测,识别“隐匿性高血压”。
2.鼓励社区开展免费筛查,尤其覆盖中老年人群。
3.推动高血压的个性化治疗(如H型高血压需补充叶酸)。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