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四条诗路,为啥瓯江成“顶流”?答案藏在谢灵运这句诗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9 10:47 1

摘要:当诗韵遇上山水,这场盛会解锁瓯江文旅新密码?——寻找谢灵运踪迹,打造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新高地作者:华夏之音/李望 摄影:潘群庆四月的瓯江,春水初涨,涛声与墨香在山峦间萦绕。当全球目光聚焦浙江“大花园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四条诗路文化带时,一场跨越1640年的对


当诗韵遇上山水,这场盛会解锁瓯江文旅新密码?
——寻找谢灵运踪迹,打造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新高地

作者:华夏之音/李望 摄影:潘群庆

四月的瓯江,春水初涨,涛声与墨香在山峦间萦绕。当全球目光聚焦浙江“大花园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四条诗路文化带时,一场跨越1640年的对话在温州拉开帷幕。4月18日,永嘉山水含情,乐清群峰凝翠,来自浙江的四十多位诗词大家、文旅专家沿着谢灵运的屐痕,走进中雁荡山西漈峡谷,在“龙游八折瀑”的轰鸣声中,共同破译瓯江山水诗路的现代密码。这条串联着百余名诗人、万余首诗篇的文化长河,正以“诗画浙江”的名义,续写着从历史到未来的壮美长卷。

中雁荡山


谢灵运诞辰 诗路盛会启幕

在诗词的长河中,瓯江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据不完全统计,瓯江沿线诗词文人超百,留下诗篇万余,而温州,无疑是这颗明珠上最耀眼的光芒,是山水诗绕不开的胜地。值此谢灵运诞辰1640周年之际,一场意义非凡的“寻找谢灵运踪迹,打造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新高地暨纪念谢灵运诞辰1640周年交流座谈活动”在众人的期待中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永嘉县山水诗研究会牵头,邀请了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丽水市诗词楹联学会、温州市诗词楹联学会等社团组织的专家学者齐聚永嘉,首站便走进了乐清中雁荡山,共同探寻诗路文化的深厚内涵 ,为提升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出谋划策。


谢公诗篇 映照古今民生

谢灵运在担任太守期间,曾前往乐清境内行田,并留下了《行田至海口登盘屿山诗》《白石岩下径行田诗》等佳作。这些诗篇不仅为名山增添了文化底蕴,更体现了他在行政中对民生的关切。就拿《白石岩下径行田》来说,开篇“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便流露出一位爱民良吏对百姓的深切关怀。诗中描绘的乐清沿海农田,“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颓龄。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展现了当时农田受自然灾害影响,百姓生活困苦的景象,而谢灵运积极谋划经营,体现出他的担当。从“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洲流涓浍合,连统塍埒并”中,我们又能看到经过治理后,千顷良田、河道纵横的美好景象,这是谢灵运努力的成果。这首诗不仅是白石山第一诗,更是乐清现存的第一诗,在历史和文学史上都意义重大。


西漈寻幽 感受诗画交融

专家学者们满怀兴致地来到了中雁荡山西漈景区。这里就像一处被岁月珍藏的仙境,是中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所在。西漈景区是一条东西绵延2-5公里的峡谷,峰岩奇绝,瀑布群壮观,宛如天然画屏。走进景区,石门、百丈峰、玉屏峰等奇峰怪石映入眼帘,它们姿态万千,有的像威武的巨人,有的似灵动的仙子,兼具北雁荡山的雄奇与江南山水的灵秀。夏季水量充沛时,这里便会形成令人震撼的“龙游八折瀑”,龙须瀑、三折瀑、龙游瀑等各具特色,其中龙游瀑最为壮观,那飞泻而下的水流,如银河落九天,气势磅礴。峡谷两侧山峰对峙,步移景换,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中 。在这里,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与谢灵运一同感受着山水的神韵,体会着诗词与山水交融的美妙意境。


诗路新篇 共绘文旅蓝图

此次交流座谈活动,就像一场智慧的盛宴。专家学者们围绕谢灵运的诗歌、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的打造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大家纷纷表示,谢灵运的诗歌是瓯江山水诗路文化的瑰宝,我们要深入挖掘其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瓯江山水诗路的魅力。同时,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区域合作,整合资源,打造更多以瓯江山水诗路为主题的文旅产品和线路,提升诗路文化带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让瓯江山水诗路成为一条闪耀在浙江大地上的文化旅游长廊 ,让更多的人在欣赏山水美景的同时,领略到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在这场盛会的推动下,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人们心灵向往的诗意栖息地,让诗韵与山水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续写属于瓯江山水诗路的辉煌篇章。

航拍:温州中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来源:科技早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