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身边的光 | 守护北大十余年,谢谢武师傅、董阿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9 14:11 1

摘要:2010年,武平兵在亲人介绍下从河南老家来到北大,成为了学生公寓保洁员。第二年,他的妻子董贯团追随丈夫的脚步,来到北大从事相同的工作。夫妇二人就这样在这里扎下根来:武师傅自学技术知识,当上了维修工人;董阿姨则始终用勤劳和责任心,十年如一地将自己负责的每个角落打

2010年,他来到北大从事保洁工作

4年后,凭借自学的维修知识

成功转岗维修工

从普通门锁到智能门禁

从改锥扳手到英文代码

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终成“技术达人”

十多年来

武平兵与妻子董贯团

在燕园相濡以沫

一位以智慧排除一切故障

一位用勤劳扫除所有尘土

在清晨,在午夜

他们步履匆匆,不辞辛劳

在同学们生活的幕后,发出耀眼的光

01 24小时待命,学生公寓的幕后守护者

在北大工作十多年,武平兵和董贯团的工作,是“平凡”、“默默无闻”的,更是“重要”、“不可或缺”的。

接受记者采访时,虽然学生们已经放假小半个月,但武平兵和董贯团却刚刚完成毕业生宿舍清理工作,能够得空休息一会。

2010年,武平兵在亲人介绍下从河南老家来到北大,成为了学生公寓保洁员。第二年,他的妻子董贯团追随丈夫的脚步,来到北大从事相同的工作。夫妇二人就这样在这里扎下根来:武师傅自学技术知识,当上了维修工人;董阿姨则始终用勤劳和责任心,十年如一地将自己负责的每个角落打扫得纤尘不染。

每天清晨,扫地拖地,清理垃圾,打扫水房、厕所,擦洗镜子……当同学们刚睡眼惺忪地起床洗漱时,董阿姨就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保洁工作。直到下午5点,除了中午休息时间,她随时在公寓楼巡视,不放过每个卫生死角。

一大早,负责宿舍维修工作的武师傅也准备开始工作了。他或是坐在办公室,忙着为同学们配钥匙、修改门禁系统信息;或是随时带上工具前往各个宿舍楼,维修损坏的门锁、智能设备。将要陪伴每位新生若干年的公寓钥匙,都珍藏在他的办公室里,由他负责在开学伊始发至各个院系。

于同学们熟睡或上课时工作,在大家回到宿舍休息时又默默离去,这样的工作时间,决定了夫妻俩大多出现在学生生活的“幕后”——我们随处可见他们的劳动成果,却不了解他们的付出。

其实保洁和维修都是需要24小时待命的,遇见一些突发情况要马上赶过去工作。

为了及时响应维修需求,武师傅的手机片刻不离身,“下班时间”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的概念,随时随地,有求必应。对董阿姨而言,宿舍里随时有需要消毒的情况出现,她都会第一时间到位。夫妻二人用匆匆步履和随时待命,为同学换来干净的楼道、焕新的门锁和每一声“刷卡成功”的问候。

02 自学成才,后勤维修的“技术达人”

初中学历的武师傅,凭借着一股韧劲儿,自学维修、电脑知识,成长为一名专业的维修技术人员。

从保洁员到维修工,从普通门锁到智能门禁,“技术达人”是武师傅身上一个闪亮的标签。2014年,一位维修工同事的离职,成为武师傅岗位转变的契机。他自学相关知识,报名应聘,成功通过了面试,转行成为一名维修工作人员。

武师傅对维修工作充满热忱,笑言:“我从小就爱瞎倒腾。”起初,他的工作只是简单修个门锁,没有太高技术要求。但随着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武师傅所面对的不仅是老式锁,还添上了闸机系统、智能门锁......从没见过这些的他感觉压力很大。为了顺利开展工作,武师傅先同技术人员学习理论,再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反复摸索,自己上网搜索不会的知识。就这样,他也成长为中心公寓智能化设施的维修技术人员。

武师傅不会英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全英文代码。难关面前,他靠“死记硬背”,或是在电脑上“自己做word文档,哪个命令的英文怎么写、敲完这些命令代表什么意思,都记下来”,最终克服万难。凭着这份自制“技术手册”,武师傅在反复敲击键盘的过程中,逐渐能熟练运用对他而言如同天书一般的英文代码。

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武师傅在最基本的维修工作中,也不断为信息化建设的完善贡献一己智慧。最早宿舍楼闸机系统试点安装时,公寓楼的入住名单如有变化,都需要手动在闸机系统上更改,不能自动调整。武师傅把这个问题积极向中心反馈,并提出建议。后续扩大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中,有效地吸收了前期积累的经验,完善不足,加强了系统的对接和联动,让繁琐的程序成为过去时。

谈起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武师傅便滔滔不绝。初中学历的他,通过这几年的认真工作,将各式计算机系统、手机型号等知识熟稔于心,倒背如流。“肯定会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武师傅谈到未来时如是说。学校管理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入——这些都推动他走上持续学习的路。

03 执子之手,用奋斗共赴美好未来

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相依相伴,是夫妻,也是彼此的助手。

武师傅和董阿姨在燕园中,分别扮演着宿舍安全、卫生的幕后守护者,为同学们提供舒心的生活环境。作为公寓服务中心“夫妻档”,他们在十几年里用彼此间朴素的扶持诠释爱的力量。

如果没有他在这里,这些工作我是干不成的。

董阿姨的语气中带着一点腼腆。保洁工作有时异常繁重,就拿她刚刚完成的毕业生宿舍清理工作来说,短短一周之内,所有清洁工人需要将1000多间房间里的垃圾全部清扫干净,还要把家具统统擦拭一遍——这对于瘦小的董阿姨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了顺利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武平兵一有空就帮助妻子和其他保洁员清理大袋垃圾,一起分担工作。而董阿姨给予武师傅的,则更多是一位体贴的妻子对丈夫生活上的照料。十多年来,武师傅的每个清晨,都在妻子关怀的声音和营养早餐的热气中开启。

在北大工作十几年,这里早就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北大的气氛和环境,比在老家或工厂工作好太多了。”武师傅如是说。在这座园子里,他最深的感受,便是每个劳动者都会得到尊重。

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工作看不起你。

工作之余,夫妻二人会积极参与北大组织的活动。武师傅充满骄傲地分享他每年都在工会象棋比赛中获奖的光荣“战绩”,董阿姨则对几年前 “平民学校”的授课内容记忆犹新:“给我们讲课的都是北大教授,内容也不会让人听不懂。”他们谈到初次了解计算机知识时的惊喜,谈到聆听三山五园故事时的快乐……燕园的旧宿舍不断翻新,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武师傅和董阿姨,也随着这个他们所守护的家园一同成长。

武师傅觉得,他和妻子做的都是“平凡的事”。但就在这些平凡小事中十余年的坚守,成就了武师傅自学成才变身“技术达人”的奇迹,成就了董阿姨用一份责任心追求自己负责的每个角落纤尘不染的信仰。他们在安眠的校园里默默付出,再在黎明到来之际悄悄退场。但那些我们与之朝夕相处的公寓钥匙、门禁系统、干净的宿舍空间,都带着他们留下的温度。

策划: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图片:肖梦涯、受访者

采写:黄丽洁、吕可欣

编辑:吕可欣

排版:陈洁莹

责编:戴璐瑶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