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由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安徽省制衣行业协会、青岛市跨国采购促进中心主办的“2025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拉开帷幕。这场展览面积超5000平方米、汇聚近百家皖企的行业盛会,不仅是安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力与全链生态的集中检阅
徐长杰/文
9月20日,由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安徽省制衣行业协会、青岛市跨国采购促进中心主办的“2025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拉开帷幕。这场展览面积超5000平方米、汇聚近百家皖企的行业盛会,不仅是安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力与全链生态的集中检阅,更以“集群协同、技术创新、品牌跃升”的立体图景,解码着安徽从“纺织大省”向“纺织强省”进阶的深层逻辑——从望江童装的柔性快反到宿松户外的全球供应链,从金安羽绒的绿色智造到利辛运动的赛道突围,安徽纺织服装产业正以集群为骨、创新为翼、品牌为魂,在长三角产业协同与全球市场竞争中书写“皖纺新篇”。
展会开幕当天,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梁鹏程,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杨晓东与安徽省工信厅消费品处处长程效春,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叶梁,安徽省制衣行业协会会长茹金国等共同参观了展会。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多地特色板块集体亮相
展会期间,望江、宿松、金安、利辛、定远张桥、孙村、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等安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集中亮相,展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优势。
本次展会,望江县携喜童制衣、安庆优有数字科技等10余家机构及企业参展,展示了其在面料、服装、数字化领域的发展成果。作为“安徽纺织服装第一县”,望江已建成涵盖研发设计、纺纱织布、印染面料、服装加工等环节的全产业链生态,尤其童装产业形成了从创意研发到物流仓储的特色集群,可高效响应柔性快反生产需求。
宿松县组织12家优秀企业参展,其纺织服装产业在规模、企业数量、产业链完善度上表现突出。目前宿松纺织服装市场主体超3000家、企业550余家,全产业链从“原料—面辅料—纺纱—织造”延伸至“印染—打版设计—服装—展销交易”,年纺纱能力80万锭、年织布能力7000万米、年服装生产能力5400万件,全口径产值已超100亿元,三祥服饰更是拥有美国戈尔特斯黑牌生产执照,为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优质产品。
六安市金安区本届展会精选6家纺织企业参展。记者了解到,金安区如今已集聚303家服装加工企业,2024年产业总体营收突破142.3亿元,构建起“采绒—纺纱—织布—印染—成衣—检验—包装”的完备全产业链,形成羽绒、婚纱、滑雪服等特色纺织成衣产业。英瑞针织布局跨境电商打造自主外贸品牌、安徽美以“匠心品质”抢占细分市场、安徽明牛构建羽绒全产业链让“皖西白鹅绒”走向国际,一批领军企业成为产业升级标杆。
利辛县组织斐踱户外、风向标服饰等企业参展,展示轻纺服饰产业创新成果。近年来利辛聚焦“纺、织、染、衣”链条,走“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路径,2024年获评安徽省“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县,正规划建设7个产业园区,推动涡流纺、户外运动服饰装备等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
定远张桥轻纺产业园亮相展会,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园区总规划面积3300亩,一期1800亩已建成标准化厂房74.9万平方米,配套日处理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等设施,目前注册企业45家、33家已投产,涵盖纺织、医疗用品等领域,形成从加弹、倍捻到喷水织布涂层的稳定产业链,未来将打造现代化纺织产业新城,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本次展会,孙村镇携泽乾服饰、凯仕秀服饰、玖嘉服饰、久翔服饰、汇龙织造漂染、金贸服饰等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其在服装服装产业方面的生产优势。据了解,目前孙村镇共有服装及配套相关企业2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6家。年加工生产服装超过2亿件,年产值高达40亿元,直接从业人员也达到2万余人。这里已构建起一条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涵盖了纺织、染整、水洗、印绣花、制线、成衣加工、包装和物流等多个环节。凭借一流的生产能力,孙村镇已为各类大中型企业商场和大型超市生产了无数内外贸服装。如今,孙村镇正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升级,围绕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产品设计能力、拓展内销市场等方面进行努力,以期将产业集群做得更大、更精、更强。
展会现场,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展位集中展示了众多极具创意的原创服装作品和企业代表产品,从面料款式到设计理念,尽显前沿水准和新锐理念。基地入驻品牌——麓溪女装、爱革仕、美至文创、微光原创、金恩服饰、华织一、DIY工作室等多家企业也携各自特色产品亮相。除了传统的服装原创设计受到市民欢迎外,微光原创设计的风格服装不仅在线上大受爱好者们的追捧,在线下展厅也现场收获了大量粉丝。
此外,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大学现代服装学院首次精彩亮相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全面展示了产学研方面的特色、亮点和最新成果。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标杆企业展现硬核实力
本届展会全方位呈现了安徽纺织服装产业从纱线、印染到服装、装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在服装、家纺、产业用领域构建起完备布局,形成了独特竞争优势,且在智能制造赛道加速突围,一批企业已在各自领域成长为标杆型力量。
滁州兴邦聚合彩纤有限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专注聚酯切片、差别化有色涤纶短纤维生产及新材料研发,总投资近10亿元,拥有20万吨合装置生产线、9条熔体直纺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年产20万吨聚酯切片、18万吨差别化涤纶短纤维,产品广泛应用于棉纺、无纺布等领域,畅销全国二十余省市并出口东南亚十余个国家。企业坚持环保纺织工艺,是全国首批绿色纤维认证企业,还与中纺院联合开发“在线添加熔体直纺”新工艺,位居国内熔体直纺差别化涤纶纤维生产企业前列,为产业链上游提供了高品质原料支撑。
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专注无纺布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性能优越、用途广泛,应用于湿纸巾、医疗卫生用品、汽车内饰等多个领域,是新材料制造领域的综合性企业,在家纺、产业用等领域展现出强劲供应能力。
安徽得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智能硬件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以AI智能算法为核心,推出智能云轨空中物流系统、智能工位PAD、缝纫机器人等智能硬件,为纺织服装行业提供全场景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标志着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已跻身行业前列。
从上游原料端的创新突破,到服装家纺的时尚乐声、再到产业用领域的多元布局,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全链条协同发展态势明显,一批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脱颖而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品牌化发展提速
从“制造”向“创造”跨越
安徽纺织服装企业品牌化建设已初见厚积薄发之效,在产品附加值提升领域成果尤为亮眼。一批企业通过锚定品牌战略、深耕设计创新与市场细分,成功实现从“加工制造”向“品牌创造”的能级跃升。
无论是打造功夫休闲服自主品牌、培育国际认知度高的服饰品牌,还是布局高端定制与校园服饰品牌赛道,企业们在品牌矩阵的构建上多点突破。不仅夯实了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更有力推动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加速进阶,为区域产业的高质量升级注入了蓬勃动能。
本次参展的安徽新毫华扬服饰有限公司,不仅是迪卡侬、李宁、特步等知名品牌的重要供应商,年产能达1300万件,更是法国迪卡侬全球战略合作供应商之一。同时企业近年来业开始发力自主品牌建设,注册“武林盟主”“龙韵”等商标,主攻功夫休闲服和健身运动服,力争打造中国功夫休闲服第一品牌,实现从“亳州制造”到“亳州创造”的转型。
定远龙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服装生产,生产各类夹克外套,如人造毛皮、PU夹克、毛呢大衣、棉袄、羽绒服等。公司为现代化花园式工厂,配备全套现代化服装制造生产设备,年产能达200多万件,其“龙涛”品牌已成为众多客户心目中高品质的代名词。产品主要出口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与众多欧美品牌客户长期合作。
安徽工美服装有限公司是六安市金安区一家从事高档品牌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的企业,公司公司关注市场细分,精准对接高端人群,开发功能性服装男、女、童装系列产品,自主开发的“陌上秋、艾克劳、大地娃”品牌。并收购欧洲一著名品牌,生产的QUIKSILVER、camel等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camel品牌高档服装出口德国,占据德国服装销售产业的1%市场份额。
公司立足国内自有的精品生产的实力,着眼于国际视野的市场布局,发展的前瞻性和关联度。将杭州公司总部转移至六安,建设投资3亿元的集研发设计展示于一体的科技大厦,同步建设云台面大数据软硬件研发设计生产企业。
安庆优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安徽安庆望江县经济开发区,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
企业秉承“打磨研发设计一套好校服”理念,以国际化视野参与长三角产业转移升级,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军品牌综合供应商。该公司还以“U-you”为核心品牌,严格遵循校服国标GB/T31888,专注校园服饰与企事业单位工装全品类,核心盈利线为中小学班服、校服,提供现货与定制一站式解决方案。
可以看到,本届博览会全面展现了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在集群发展、全链协同、品牌升级上的强劲势头,为产业上下游搭建了资源对接、技术交流的桥梁,也为安徽纺织服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从产业链完整性到创新浓度再到品牌影响力均实现跨越式提升。此次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是对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搭建起产业上下游资源对接、技术交流、品牌传播的高能级平台。它既是安徽纺织服装企业向行业亮出的“实力名片”,也是吸引全球目光、深化产业合作的“开放窗口”,将进一步推动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在集群化、智能化、品牌化道路上加速奔跑,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皖纺力量”。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