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决赛终场哨响烟火散去我站在球场边久久未动“乡超”比赛结束了但我的灵魂仿佛被永远封存在安陆的这片绿茵场上九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当府城汉东足球队队长盛永强高高举起冠军奖杯当绚烂的烟火映照着球员们的笑脸第五届“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基层赛暨“金禄科技·李白杯”
决赛终场哨响
烟火散去
我站在球场边久久未动
“乡超”比赛结束了
但我的灵魂仿佛
被永远封存在安陆的这片绿茵场上
九月中旬的一个周末
当府城汉东足球队队长盛永强
高高举起冠军奖杯
当绚烂的烟火映照着球员们的笑脸
第五届“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
全国县域足球基层赛暨
“金禄科技·李白杯”
安陆市“乡超”联赛(2025赛季)
圆满落幕
现场观众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我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寂静
那一刻,我明白
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9月20日晚
安陆“乡超”迎来决赛
从8月8日开赛以来
16支足球队经过一个多月的
激烈角逐
30多场比赛
在这一刻
划上了完满的句号
作为一名媒体记者
本该冷静记录这场盛宴的收官
但当裁判吹响终场哨音
突然感到一阵恍惚
耳边还久久回荡着
比赛时的呐喊声
啦啦队的助威声
这种失落感让我回想起
在李店米粉队和辛榨匠工队的比赛中
当米粉队前锋球员易鼎珂为球队踢入一球后
同场的父亲易元虎兴奋地将儿子高高抱起
父子对足球的热爱和传承
深深地打动了我
足球永远不只是比赛
它是情感的容器
记忆的载体
当义贞银杏队不敌李店米粉队
无缘决赛后
那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球员
相拥而泣
明天
他们将回到服装店、水果店......
继续平凡的生活
这一刻的辉煌
将照亮无数个明天的日常
常常在想
我们为什么深陷“乡超”
难以抽离
或许是因为
这里的足球太过纯粹
在8月29日的比赛中
赵棚蓝莓队一度深陷两球落后的绝境
最终以4:3逆转取胜
没有高额的奖金
没有职业合同
一群业余球员
为荣誉而战
他们的模样
让我们看到了足球最初的样子
在邀请赛上
当来访的上海久盛足球俱乐部队
连丢2球的情况下
赛场上响彻“上海队,加油”的呐喊声
这种跨越地域的人文关怀
在“乡超”的赛场上随处可见
在安陆“乡超”的赛场上
我见到过60多岁的老奶奶
为孙子的每一次触球而尖叫
我见到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穿着红色球衣
在球场边模仿着球员射门动作
我见到过输了球的队员擦干泪水
然后走向对方
为对手送上真挚的祝福
这些瞬间像一张情感之网
将我牢牢困在其中
安陆“乡超”的魅力
源于其深厚的历史沉淀
安陆足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7年
当时汉东书院引入足球运动
学生在校园踢球
百姓在一旁好奇观望
1985年
安陆被湖北省政府授予“足球之乡”称号
成为省级足球发展基地
此后十五年间
先后承办全国“李白杯”青年足球赛
“金利来”杯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等赛事
培养出多名省级专业队员
及国青、国少队员
当我站在灯火通明的“乡超”赛场
仿佛看到安陆历史的长河中
那些在泥土沙地上追逐足球的身影
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一种精神的延续
“乡超”比赛结束了
我仍不断刷看着比赛的照片和视频
回味每一个感人的瞬间
我记得蓝莓队周恒梅开二度
奔向场边与妈妈深情相拥
我记得决赛结束后
一群小球迷哭着要“再来一场”
这些画面在我脑海里循环播放
思绪总是不自觉地飘回
那片带给我太多惊喜、感动的绿茵场
不为名利
只为热爱
不重胜负
重在参与
不论球技
只论真情
16支队伍传递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
成为推动“复兴德安、振兴安陆”的磅礴力量
从绿茵场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战场
这份拼搏与坚持
激励着更多人
为实现家乡的宏伟愿景而奋斗
在“乡超”赛场上
我们看到了足球回归本真的模样
那是孩子们纯粹的笑脸
是老人们欣慰的目光
是球员们无悔的汗水
是整个城市凝聚起的力量
或许
很多人跟我一样
无法从“乡超”中走出来
虽然比赛结束了
但“乡超”精神永存
它教会我们
在平凡生活里坚持所爱
在困难面前永不言放弃
在竞争之外看到人情
当离开这片绿茵场
回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中
我会带着“乡超”教给我的一切
对热爱的执着
对家乡的归属
对传统的尊重
对创新的包容
夜幕降临
“乡超”赛场逐渐安静下来
独自站在场边
看着工作人员开始清理现场
一个足球静静地躺在球场中央
仿佛在期待着下一场比赛的开始
我缓缓走向草坪
感受着它的温度
这个夏天
在这里发生的每一个故事
都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脑海
来源:安陆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