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适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著名作家、故宫学者祝勇的新作《从故乡到故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99读书人共同出版。这部以童年视角呈现时代变迁的成长散文集,不仅是一位故宫学者对家国记忆的深情回望,也是一份献给青少年读者的文学礼物。
今年适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著名作家、故宫学者祝勇的新作《从故乡到故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99读书人共同出版。这部以童年视角呈现时代变迁的成长散文集,不仅是一位故宫学者对家国记忆的深情回望,也是一份献给青少年读者的文学礼物。
《从故乡到故宫》封面
祝勇,作家、纪录片导演,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也是新民晚报·夜光杯的名家作者。他出生于沈阳军旅家庭,书中的“圈楼回忆”“沈阳老建筑”“沈阳艺术宫”“于济川公馆”等篇章,不仅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更是城市变迁的珍贵见证。本书勾勒出上世纪80年代的沈阳市井风情,展现了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与城市变迁。一个孩子在时代的洪流中追求自我理想,一步步从故乡迈入故宫,个人的命运走向同时代的变迁紧密联系起来,少年追求里藏着市井变迁与家国情怀的绵长回响。
新书内页
祝勇在书中还原了俭朴却充满欢乐的童年世界:在寒冬里,他和小伙伴们抽冰尜、滑冰车、打滑溜儿;父亲亲手制作的幻灯机和红缨枪玩具,饱含着温暖的亲情。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精神却十分富足,经典电影滋养着幼小的心灵。怀揣着美好的文化启蒙,少年祝勇一步一个脚印,从军区大院出发,最终踏入了故宫博物院这座文化殿堂,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同于其他儿童文学,它没有刻意营造童话,而是以真实温暖的笔触,讲述一个普通孩子如何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成长,并最终与故宫相遇。祝勇写道:“对沈阳故宫的记忆,连同我对历史、对古典艺术的兴趣,也已深埋在我的身体里,只不过我自己没有察觉而已,在北京故宫,那座巨大的宫殿里,才被一点点唤醒。”
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始终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祝勇的童年视角的叙事,让宏大历史可亲可感,他所写自己第一次看到故宫时的震撼,家国情怀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点滴感悟,构成完整的生命故事,对青少年群体来说,能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孩子们对历史、文化和人生的思考。
祝勇,著名作家、纪录片导演,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
99读书人策划出版了“我们小时候”系列丛书,邀请当代华语文学界作家写下自己的童年回忆,丛书先后推出了王安忆、苏童、迟子建、毕飞宇、周国平、郁雨君、张炜、叶兆言、宗璞、张梅溪等文学名家回忆童年的散文。《从故乡到故宫》是这一系列的最新作品,不仅延续了“大作家写童年”的创作初衷,更以故宫学者的独特视角,赋予了这本书更深的文化内涵。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九派快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