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用业务员到保险中介创始人,我在保险行业27年经验分享!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09:00 3

摘要:大家好,我是汤莉。1998年踏入保险行业,至今已经走过27个年头。从最初扫楼陌拜的试用业务员,到创立汇银林泰这家专注高端医疗险的专业中介机构,我见证了保险行业的沧桑巨变,也亲身体验了从销售到创业的完整历程。

大家好,我是汤莉。1998年踏入保险行业,至今已经走过27个年头。从最初扫楼陌拜的试用业务员,到创立汇银林泰这家专注高端医疗险的专业中介机构,我见证了保险行业的沧桑巨变,也亲身体验了从销售到创业的完整历程。

在这个行业深度调整的时期,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当前中介市场确实面临巨大挑战——2025年上半年标保同比下降超43%,大量机构退出市场。但我始终相信,真正的专业主义永远有生存空间,甚至能逆势成长。

在我刚进入保险行业时,中国保险业还深陷人海战术与扫楼陌拜的混沌中。但我坚信,保险的本质是信任,而信任需要专业来承载。在那个同行仍靠人情推销的年代,我做了一件颠覆行业认知的事:成立中国大陆第一家保险经纪人个人工作室——“汤莉保险工作室”。

这个决定在当时可谓大胆至极。我自创客户需求分析表、将复杂条款转化为通俗语言,不断突破传统营销模式。《中国保险报》曾以《让名字成为品牌》为题报道我的故事,而我的逻辑简单却锋利:专业主义是最好的破局之道。工作室的成立,不仅让个人品牌价值得到最大化释放,更开创了保险行业个人品牌建设的先河,我在业内也有了“南蹇宏,北汤莉”的美誉。

创业之初,我就选择了高端医疗险这个极为小众的市场。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明明有更赚钱、更容易的路径,为什么偏要选这条难走的路?我的想法很简单:健康是人一生持续的需求。只要有人在认真生活,就有人需要我们长期守护。高端医疗险虽然当时很小众,但我看到了背后的巨大潜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和医疗需求升级,这个领域一定会迎来爆发。

我拒绝人海战术,不追求规模扩张,而是选择深耕细作。十六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市场形势严峻,而我们因为踏进细分市场,反而保持了稳定增长。破局的第一步,是思维的转变。我们不能再把自己简单地定义为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天天就盯着那点佣金和费用。客户为什么需要你?是因为你卖的保单吗?不是,是因为他需要解决一个“风险”或者“健康”的问题。

所以,我们的价值不在于销售,而在于服务,在于提供一整套的专业解决方案。我们卖高端医疗险,但核心不是那张保单,而是背后的医疗服务网络、健康管理、陪诊就医等一系列服务。我们的角色是客户的风险管理顾问和健康管家,这样我们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了销售本身,也就不容易被替代。

我始终认为,高端医疗险卖的不是保险,而是医疗服务。客户买的不仅仅是一份保单,更是一整套健康解决方案。这些年来,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服务闭环:从健康管理、私人医生到陪诊服务,我们深度参与客户的健康管理全过程。我们不仅关注客户的即时需求,更着眼于长期的健康规划,帮助他们预防潜在的健康风险。

我记得创业初期,我们就定下一个标准:只要是客户合理的需求,我们都会尽力满足。这种对服务的极致追求,让我们赢得了客户的深度信任。现在,我们的续保率能够达到90%以上,这在行业内是非常难得的。

在合作伙伴选择上,我们有着严格的标准。很多保险公司想和我们合作,但我们只选择那些真正重视高端医疗险、将其作为核心业务的保险公司。我特别看重合作方的长期经营理念。有些公司做一两年就退出市场,这类公司我们绝对不会合作。我们需要的是能够长期陪伴、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这种挑剔的态度让我们避免了短期利益诱惑,确保了客户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服务保障。在我看来,这是对客户最基本的负责。

高端医疗险是一年期的短期产品,我们把它做出了长期的效果,这中间坚固的桥梁就是服务。销售不能每年都做销售,可是服务,却可以服务一辈子,这就是我们的生存法则。

面对市场变化,我们也在不断调整和创新,甚至很多次都先于风口一大步去动态布局,比如21年刚开始玩新媒体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拍情景剧,结果后来短剧爆火,所以说我们不追风,是等风来,主动把握时代脉搏。近年来,我们积极布局新媒体,搭建了完整的新媒体矩阵。但我做新媒体有自己坚持:不制造焦虑、不搞噱头、不吹嘘成绩。我们专注保险知识科普,用唠嗑吐槽的方式引发共鸣,坚持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我相信,创始人的个人IP也能发挥作用。通过定期发布高质量内容,我们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建立了更紧密的客户关系。这种基于专业信任的关系,比单纯的销售更有生命力。这也是长期主义的一种体现,我每周固定时间都上线直播,每一次坚守都是对长期主义的践行和突破。

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长期主义?回顾27年的保险生涯,我最大的感悟是:长期主义是最好的护城河。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能够沉下心来做好一件事显得尤为珍贵。保险是个需要时间沉淀的行业,信任需要慢慢积累,专业需要持续打磨。

我经常对团队说: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而不是追逐风口。别人追风口时,我们要看到的是责任;别人求快时,我们要坚持的是质量。这些年来,我见证了太多机构的起起落落。那些能够穿越周期的,无一不是有着长期主义理念的机构。他们不追求短期利益,而是深耕细分领域,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行业确实面临困难,但我始终相信保险中介的价值不可替代。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找到自己的定位,建立差异化优势。

我建议行业同仁们认真思考三个问题:你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你的目标客群是谁?你能为他们提供什么独特价值?不要贪多求全,不要什么客户都想做,什么产品都想卖。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深耕下去,做深做透。这道“窄门”看似限制,实则是通往长期发展的正道。

27年保险路,我初心未改。我仍然相信:保险的终点不是理赔,而是让人有尊严地面对疾病与衰老,拥抱更高质量的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是我们奋斗的信念和目标。

来源:汇银林泰高端保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