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117师担负穿插却走错路,师长展现神操作俘敌3000余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7 20:32 1

摘要:“此次战役,117师能圆满插断横城以北之敌退路,并俘敌3000余人,坚决阻击了横城北援之敌,对整个战役起了重大作用。此种战斗作风,值堪嘉勉。”

1951年1月13日,横城反击战结束。战后,中朝联司通电嘉奖第39军117师:

“此次战役,117师能圆满插断横城以北之敌退路,并俘敌3000余人,坚决阻击了横城北援之敌,对整个战役起了重大作用。此种战斗作风,值堪嘉勉。”

也许大家有所不知的是,117师在领受穿插迂回的任务后,接连发生许多意外,甚至连穿插的路线都走错了。

正是师长张竭诚处事不惊,机断行事,展现神操作,俘敌3000余人,圆满完成任务。

张竭诚将军

张竭诚于1917年7月10日出生在湖北红安县张石河村一贫苦家庭。

他原名叫张芳春。因到了他这一代,辈分是芳字辈,父亲就给他起了这个富有女性魅力的名字。

1931年,年仅14岁的张芳春参加了红军,成为一名红军战士。不过,参军后的第一天他就闹了个面红耳赤。

连长点名喊到“张芳春”,他用带着童音的腔调答了一声“有”,立刻引起一阵哄笑。张芳春顿时羞答答很不好意思。

后来还有人给他取了个“假女子”的绰号。直到张芳春调到军部交通队当排长,身边很少有人再叫他的绰号了。

张竭诚将军

1934年10月,张芳春跟随大部队踏上长征之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交通队的人知道了他的绰号,又开始拿他的名字逗趣。

张芳春找到指导员,想让他帮自己改个名字。指导员一口拒绝了,说道:

“打仗英勇不英勇,跟名字没有关系,不需要改。”

长征到达陕北后,张芳春被调到红十五军团司令部当参谋,军团长徐海东。

有一次,徐海东带着作战科几名同志去查看地形,到劳山设伏击阵地。在路上,大家又开始拿“假女子”开开玩笑,逗个乐趣。

军团长徐海东批评了大家几句,才让张芳春从尴尬困境中解脱出来。

徐海东将军

张芳春找到作战科长张池明:

“科长,你以前做过秘书,有文化,帮我我改个名字吧!”

张池明是个热心肠的人,思考了一会,给他改名叫“张忠诚”。

张芳春一听就不乐意。原来,名字虽然好,可是跟延安城内国军师长何立中、周福成两人,都连着一个字。

张池明即兴又改动了一个字,给他取名叫“张竭诚”。

这下张芳春高兴了,拿掉一个“中”字,留下一个成(诚)字。

说来也巧,后来劳山战役,何立中被我军击毙,周福成活了下来,真是应了上面这句话。

第39军117师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师。张竭诚在该师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历任第六师十八团团长、副师长、师长。

1951年1月25日,新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纠集“联合国军”23万人,东西并进全面反击。不过此次敌人的进攻,主力仍然在西线,而以东线为辅。

大家都明白,柿子一定要捡软的捏,而东线正是那个“软柿子”。

彭总根据毛主席电报精神制定了“西顶东放”的作战方针,即以第38军、50军在西线组织坚固阵地防御,钳制敌人;在东线诱敌深入,集中第39军、40军、42军、66军兵力予以歼灭,然后再从侧翼威胁西线敌人,阻其继续进攻。

自此,第四次战役中闻名于世的横城反击战拉开了序幕。如果说李奇微之前对志愿军还有些轻视的话,这一战让他真正见识了志愿军的厉害。

1951年2月9日,南朝鲜第5师、8师突进横城以北,成了孤立冒进之师。身在志司的彭总和身在东线洪川指挥所的邓华都在密切关注着这股敌人。

这一战机来之不易,是西线第38军、50军浴血奋战打来的,他们已经阻击美军好几天了。

邓华立刻进行战斗部署,誓要把这股冒进之敌予以歼灭,打开缺口,威胁美第9军右翼,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能否歼灭韩军第5师、第8师,关键就是要派出一支奇兵,快速穿插迂回至敌后,一刀切断韩军第5师、8师南逃退路和横城之敌北援通道,将冒进之敌瓮中捉鳖。

邓华

邓华将向敌纵深穿插的艰巨任务交给了第39军117师:

“务于2月12日7时前穿插至横城西北鹤谷里桥头公路两侧卡点拒敌。”

117师素以善打夜仗、恶仗闻名,历经大小战斗千百次,战绩斐然。117师下辖349团、350团、351团,团长分别是薛复礼、赵先顺、王德雨。

接到命令后,师长张竭诚、政治委员李少元深知这是一次锁钥之战,必须不折不扣实现上级意图。

张竭诚要求各部队丢掉不必要的负重,轻装简行,战士只携带5天干粮、弹药及必要的医药品。

2月11日17时,一支7000多人左臂缠着白毛巾的神秘之旅犹如离弦利箭,直向敌人命门鹤谷里插去。

行军途中,117师却接连发生意外:在向龙头里开进途中遭敌机轰炸,副师长受伤,政治部主任牺牲;在向敌纵深地域穿插时,由于天黑路滑,山陡路窄,前卫团351团在风雪交加中走错了路。

意外发生后,师长张竭诚临危不乱,机断行事,率领部队翻越高山,从冰雪覆盖的山坡滑滚而下。

在顺着300多米长、60多度角的大斜坡滚滑而下时,树枝划烂了棉衣,石头撞伤了手脚,他们全然不顾,心里只有三个字:鹤谷里。

最终,117师硬是按时到达指定位置,抢占了鹤谷里、夏日之间公路两侧要点,截断南朝鲜第8师和横城之敌北援之路。

当日8时,南朝鲜第8师2个团和美军一部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由夏日突围,离阻击阵地越来越近。

正当他们庆幸逃出生天的时候,却突然在眼前出现了志愿军如神兵天降般堵住了南下之路。

常言道狗急跳墙,慌了神的敌人与117师展开生死争夺,一场突围与反突围的激战开始了。

349团2营4连,死守鹤谷里桥头。面对敌人坦克的疯狂进攻,4连战士们舍生忘死,抱着爆破筒扑向敌坦克,先后击退敌人多次进攻,毙敌百余人,被炸毁的坦克把公路也堵住了。

2营5连和351团背靠背据守302.2高地,与敌人展开了3个多小时的反复争夺。他们就像一把铁钳,始终从公路两侧扼住敌人的咽喉。

为了支援韩第8师,美军派出飞机对我军阵地进行狂轰乱炸,阵地上的树木变成了木杆,战士们都被埋过一二次。

轰炸过后,敌人再次向鹤谷里桥头发起攻击。349团3营7连在桥头阵地近战阻击,始终未让敌人跨过桥头一步。硝烟弥漫的天空泛黑,白昼如夜。

李奇微还派了两个营北上进行支援。349团5连坚守高地,连续打退援军5次进攻,最后连炊事员、卫生员也都投入了战斗,毙伤敌人200余人。

他们向钢钉一样,牢牢地钉在那里,钳住了横城北援的敌人。

到了17时30分,天完全黑了下来,夜晚是属于我们的。师长张竭诚向全师下达了最后围歼敌人的命令。

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117师毙敌850余人,俘敌3000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汽车200余辆,各种火炮100余门。

战至最后阶段,师指挥所和警卫分队也投入到围堵敌人之中,连师报社的女编辑也抓到一个俘虏。

117师349团获得“甲等功臣团”战旗,张竭诚也在战后升任第39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参考资料:

1、《决战朝鲜》 —— 李峰,现代出版社

2、《1007天的战争》——马平

3、《横城反击建奇功》,人民周刊,2003年第8期

来源:老章说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