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股文创热席卷公立医院,不少医院根据自身风格打造医学文创。Q版大脑、胆囊挂件、带笑脸的阑尾……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协和时光文创店内,这些带有医学元素的毛绒挂件成了消费者眼中的“香饽饽”。(据《工人日报》9月20日报道)
转自:河北日报
医学文创要紧扣健康科普脉搏
近日,一股文创热席卷公立医院,不少医院根据自身风格打造医学文创。Q版大脑、胆囊挂件、带笑脸的阑尾……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协和时光文创店内,这些带有医学元素的毛绒挂件成了消费者眼中的“香饽饽”。(据《工人日报》9月20日报道)
一款设计精巧的人体器官拼图,能让孩子在游戏中了解身体结构;一套以病毒为主题的科普绘本,可帮助人们理性面对疾病。医学文创把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有趣的形式,实现了“硬知识”的“软传播”。它不仅是承载教育功能的特殊媒介,还拉近了医学与大众的距离。
在大多数人心中,医学知识往往严肃且高深。而传统健康宣传通常依赖说教式传播,效果不免大打折扣。医学文创的兴起,可谓健康科普的一次成功破圈。人们为“白大褂小玩偶”买单,是对文创产品的认可,更是对医疗职业的致敬。
医学文创不应是医疗服务的附属品,而要做健康传播的扩音器。作为连接医院与公众的健康纽带,医学文创必须紧扣健康科普脉搏。设计者应坚守医学伦理底线,确保产品创意不偏离科学精神;有关部门要加强规范、划出红线,避免医学文创沦为“噱头大于价值”的商品;消费者也应理性选择、明辨优劣。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医学文创才能既“颜值在线”又“干货满满”。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