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兵前,双方父母曾内定一门婚事,是一个远房亲戚。那时家里劳力少,妙龄16岁的她经常来我家帮忙,干家务、上山砍柴、照料我的弟妹,大大缓解了家庭的压力。见她如此的执着,加上青春靓丽,看上去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美丽动人,久而久之渐渐地默认了这桩婚事。入伍前双方赠
w-206# 作者:铁13师 刘光清 铁道兵战友网 2025-04-19
无心插柳柳成荫
《增广贤文》中的谚语“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展现了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刻意追求未必能得到,而偶然之举却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爱情也是这样,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你刻意去追求的时候得不到,不经意间却悄然降临。我的婚姻,我的爱情故事就属于这种。
我曾经有过几段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爱情故事。
当兵前,双方父母曾内定一门婚事,是一个远房亲戚。那时家里劳力少,妙龄16岁的她经常来我家帮忙,干家务、上山砍柴、照料我的弟妹,大大缓解了家庭的压力。见她如此的执着,加上青春靓丽,看上去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美丽动人,久而久之渐渐地默认了这桩婚事。入伍前双方赠送了定情信物,去了部队也主动给她写信,她也及时回了信,但信中明显察觉她没有什么文化,加上没有感情基础,便主动提出放弃这段婚约。
1979年4月退伍回来在某校复读时一位女同学见我英俊帅气,又是退伍军人,一身戎装格外耀眼,则有事没事主动接近我,我见她窈窕淑女,说话间总是带着微笑,两个酒窝透出一种迷人的感觉。一天晚上学校停电,我俩在走廊里站着聊天,这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虽然没有触及爱情方面的话题,但明显感觉到双方很聊得来。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她在某中学当代课老师,彼此鸿雁传书,渐渐地那种花前月下爱意绵绵的话题多了起来。
假日里还专门抽空来学校看我,双方倾诉衷肠。谁知苍天不遂我愿,毕业后分配到穷乡僻壤的山区中学,她借助父亲的人脉关系进入某局机关工作。二者的悬殊天壤之别,门不当户不对,女方产生了思想动摇,曾经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一切的一切已经变成一种束缚,渐渐地这段爱情故事成了人生长河中可望而不可即的过眼云烟。我被抛弃的滋味可想而知,忧愁、烦闷、沮丧是免不了的,但并没有陷入无法自拔的地步,毕竟没有到轰轰烈烈、花前月下的地步。
此时的我已步入大龄未婚青年的行列,同龄人早已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孩子早已活蹦乱跳上了小学,有的上了初中。家里人也干着急,每次从学校回来都追问此事,而帽子峰这个山沟沟人口稀少、居住分散,机关事业单位的女孩子少之又少。上哪找?找农村的父母不同意,说什么当初那个你已抛弃,让人家干等了5、6年,而今又找农村的岂不是得罪了那门亲戚。教办刘主任知道我的心事,一次聊天对我说:“刘老师,某村小有一位民办教师长得很秀气,你看了一定很满意,我帮你牵线”。也许刘主任下乡时跟这位女教师说了我的情况,于是,每逢星期六下午她的妹妹(在本校读初三)都诚意满满对我说:“刘老师,去我家玩”。我也欣然答应,抽空一定去。然而交通不便,没有专门的班车前往,自己简便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都没有,就这样承诺的事情被搁浅下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好不容易迎来一个星期六,我们三个一起毕业分配到帽子峰中学的年轻人(华明海、周才东与我)像往常一样吃罢晚饭,习惯到外面溜达溜达。返回时途经公社(现在的镇政府当时叫公社)大门。这时天色还早,同伴华明海提议:进公社大院兜一兜。我心想:人生地不熟,里面都是公社干部,我们不是这个层次,人家瞧不上咱。
一向爱面子的我试图退缩,可是已经踏入了公社大门。迎面走来的是饭店谭阿姨(公社干部的家属,我未来的岳母),她个儿不高1米5左右,45岁上下,大山里出来的走路一蹬一蹬的;她待人热情尤其对外地来的客人关心入微。一次我仨人为改善伙食,买了一元钱卤肉,突然,眼前一亮足足有半盘,三人喜不自胜,暗暗夸谭阿姨此人真好。华明海非常有礼貌地和她打招呼:“谭阿姨,您好!蒙老师咧(蒙老师一一谭的女儿,我未来的妻子)”。其实那一刻我们压根儿就没有此意找蒙老师,只是急中生智脱口而出而已。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说有人找她闺女,一向憨厚、善良,待人和蔼的谭阿姨转身朝家属院一家一家找,一楼不见上二楼,脚步蹬得格格响,口里嚷着:“素贞!素贞!华老师他们找你”!
一会儿,我们在她家见到了这位年轻女教师。她叫蒙素贞,在中心小学任教,芳龄20岁左右,高挑个儿,高粱鼻像,肤色白皙,穿一件红色外套,扎着两个牛角辫子。她招呼我们坐下,沏好茶让我们享用,因为初次见面,彼此有些拘束别扭,交谈中都是一些客套话,偶尔说说学校的情况,更多的是尴尬窘意无话找话的内容。见时间不早,我们道别了这位温婉贤淑的年轻女子。
走出公社大门,仨人喀、喀、喀捧腹大笑。笑咱仨傻乎乎的,漫无目的,歪打误撞闯入公社大院,见到谭阿姨弄得人家气喘吁吁,满大院楼上楼下跑来跑去,找到了又没啥事,拘拘束束、无话找话、最后尴尬而别。不过,更多的是敬佩谭阿姨这位憨厚纯朴、心地善良、待人热情的中年妇女的为人。
公社与中学一墙之隔,很快回到了卧室,见时间还早,又无睡意,三人横躺在华明海的床上漫无边际、无拘无束、胡思乱想。沉默片刻,明海老弟语重情深地说:“谭阿姨的女儿蒙老师看来可以哟——纯朴、待人贤惠、又有涵养,还是帽子峰中心小学的正式教师。她一家吃商品粮,父母都是几十年的老党员,其父又是公社党委委员,分管全公社教育。光清哥,你已经二十七、八的年龄,应该好好审视自己,考虑自己的婚姻。”才东老弟也帮腔:“光清,可以的,当下要找一个公办教师非常不容易,据说全公社仅有她一个,尤其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山区更是难上加难。”我分辩说:“既然如此,你们也可以去追呀。”他俩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年龄尚小,还未到已婚年龄,再说你是我俩的大哥,好事当然要大哥优先。”
回到自己的卧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想今天晚上邂逅而有趣之事,尤其是两位老弟入心入肺的话很是在理。是呀,我的年龄已摆在那里,应该考虑自己的婚姻。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眼下这个女教师虽然长相平平,但家庭条件非常不错,对日后的我无论事业家庭的展望不无裨益。应该把握机会,攻下“这座山头”。然而又想,正因为她家条件优越,我作为出身农村的怎能配得上人家。我思前想后,辗转反侧,这一夜我无法入眠……
时间一天天过去,日子一天天流淌。眼看学期结束,憋在心里的那点心事,一直缠绕在我心头,让我寝食难安。突然有一天,蒙女士出现在我校园,且和我打了个照面,让我不知所措。“蒙老师:你好!今天有空过来?”“我来帮刘阿姨家喂鸡,她一家人去了县城托我帮忙一下”蒙老师答,说话时,一脸腼腆的样子。原来刘阿姨的丈夫是她们学校的副校长(顶头上司)。我心里一震,仿佛找到了“攻克山头”的锦囊妙计。于是过了两天我大大方方无拘无束通过刘阿姨进行“火力侦察”,没想到,小蒙老师愿意和我单独见面。就这样开启了我俩的爱恋之路,尽管中间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波折,但我们两颗心是紧紧地连在一起,于1983年冬结成伉俪,第二年生下可爱的小子。
几十年过来,我们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用爱与责任,共同书写了人生与事业,温暖与力量浓墨重彩的美好篇章。
回顾今天我有幸福的婚姻,美满的家庭,我要由衷地谢谢与我朝夕相处,同呼吸共命运的华明海、周才东两位老弟!
作者简介:刘光清,1955年9月生,中共党员,南雄市教育局退休干部;70年代服役于铁道兵13师,退役后参加高考,毕业于韶关教育学院中文系;站过讲台,当过公务员;擅长公文写作,90年代常有文章在地方报纸、杂志发表,在省级电台播报;2015年退休后,热衷于书法,多次获全国大赛“金奖”或“一等奖”;2020年下半年有幸加入“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铁道兵文化网”等,投稿上百篇,全部获登,其中三篇文章分别获建党百年、3.8征文、难忘战友情“二等奖”“三等奖”。2021、2023、2024年度先后被评为“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优秀作者;2024上半年晋升为专栏作者;出版散文集《从军旅中走来》;《往事悠悠》正在出版之中。
来源:老铁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