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7日,在广东廉江的一个晚上,何女士嫂子的一家人正好好的待在家里,何女士的嫂子正在哄孩子,嫂子的母亲正在收拾家务,一切都好好的。
文 | 观律鸣法
编辑 | 翊星辰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5年3月27日,在广东廉江的一个晚上,何女士嫂子的一家人正好好的待在家里,何女士的嫂子正在哄孩子,嫂子的母亲正在收拾家务,一切都好好的。
谁知他们家突然闯入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子,到了院子里后就拿起手中的刀,砍向他们几人,可怜孩子还没有满两岁就惨死在刀下,何女士嫂子为了护住孩子也被捅了数刀,嫂子的妈妈闻声出来也被直接砍死。
惨叫声被很多同村人都听见了,甚至还见到了凶手,但再去阻止一切都晚了,何女士嫂子已经被砍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好端端的有了这祸事,难道是仇杀案件?
根据何女士所述,她的嫂子共有两个孩子,大的还没有满两岁,小的也才刚3个月大,嫂子当时就是想带两个孩子回娘家暂住几天,事发当天,嫂子在下午五点左右还和何女士的哥哥通了电话,因为过几天就是他们大儿子的生日,两人就在电话里商量着该怎么过。
商量个差不多后,他们就把电话挂掉了,挂上电话之前,两人都互道了“再见”,谁曾想这句“再见”真的是再见了,几个小时之后夫妻俩就天人永别了。
何女士表示,嫂子挂掉电话后,就哄睡了小儿子,然后就开始陪伴大儿子玩耍,时间到了晚上7点左右,一个骑着摩托车的男子直接闯入了院子中。
他甚至连车子都没有停稳,就拿起手中的砍刀砍向嫂子和大儿子,何女士说可怜他的大侄子,还没有满2岁就直接一刀砍死,几乎整个头部都被砍下来,实在是太残忍。
男女力量太悬殊,何女士嫂子没能护住孩子,孩子被砍死后,凶手就开始砍她,砍了几刀后,嫂子的妈妈听到声音不对就过来查看,也被凶手杀害,嫂子的妈妈70岁左右,哪是凶手的对手。
何女士的嫂子看孩子和母亲都命丧刀下,她忍着剧痛跑到外面想到马路上求救,那个时间点大部分人都在家里吃饭,再加上地方大,她惨叫的声音虽然传了出去,但根本一下子听不清,只听有人在喊。
于是就有人出门查看,没想到就看见凶手追到马路上继续行凶,丝毫不在乎有没有人在场,人们发现的时候,凶手已经追上了何女士的嫂子,她已经被连砍了数十刀,刀刀致命。
好在何女士的小侄子因为睡觉没有发出声音,这才没被凶手发现,躲过一劫,但是他却永远失去了妈妈和哥哥。
村里人见状立马报了警,村里的干部也都闻讯赶来,大家都被眼前血腥的场面所吓到,这个凶手到底是谁,为何要如此残忍的杀害他们呢?
据村民们指认,凶手是他们村子里的一个老光棍叶某某,据说叶某某逃窜后想要自杀,但被赶到他那儿的警察当场抓获,自杀没有成功。
杀了人后选择自杀,这个叶某某到底是为了什么?下如此狠手,大家第一反应是两家人是不是有什么过节,可村里大部人都没有听说他们两家人有过什么矛盾,似乎都不怎么往来。
村里的干部也表示并没有听说他们之间有过什么矛盾,那这样的话很大概率不是仇杀,除非有什么大家都没有知晓的事情。
总之,这件事情一出,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胆战心惊,真是没想到村子里居然有这么变态的人,一时间人心惶惶,对此,公安局表示会尽快调查事情原委,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给社会一个交代。
目前距离事发已经有20多天了,对于凶手的犯案目的和处罚结果还是没有出来,这个大家需要等待,因为像这种凶杀案件只会更加仔细,其中也会有各种程序,现在网友们都十分关注此事,想必真相很快就会公布。
但网络上倒是对叶某某的作案动机进行了许多猜测,有的网友就猜测会不会是“借贷纠纷”,也有人认为可能跟很多人叫他老光棍有关。
原来叶某某因为年龄大总是被人在背地里嘲笑,没有娶老婆是个老光棍,还总被问“为什么不结婚”,要真是这样的话,跟当面嘲笑没什么区别。
可是既然有很多人都在背后说他,那他为何会选中何女士嫂子一家呢?难不成是摸准了她家没有成年男子在,想“杀鸡儆猴”?
可倘若是为了泄愤,可为何他又要选择自杀呢?这说明他是知道杀人一定要偿命的,他在干什么自己是清楚的,可连他的命都要搭进去,他到底图什么呢?
还有网友透露凶手和嫂子的哥哥曾经是小学和初中时期的同学,这话难不成是在认为叶某某和嫂子哥哥是有矛盾的,对嫂子哥哥没机会动手,就对他的家人动手?若是这样的话,还是属于仇杀。
不过以上都是网友们的猜测,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还是得等官方的通报,大家还是不要在网络上随意传播没有得到证实的话。
4月16日,何女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当地检方已经介入,办案工作人员也表示,此次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
叶某某杀人证据确凿,他势必是要为此付出代价,只是到现在都不清楚叶某某的犯案动机到底是什么,何女士嫂子和侄子以及嫂子的母亲算是死的不清不楚。
希望警方早日调查出真相,让凶手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以告慰受害者的在天之灵。
信息来源:
“一家三口遭同村村民杀害”案,多方回应 内蒙古晨报 2025-04-16 16:46
来源:观律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