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梁世秀医生健康说
编辑 | 梁世秀医生健康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人倒在地上,胸口剧痛,你慌忙掏出速效救心丸,却不知道该不该含服——这不是电影,而是现实中你我都可能遇到的场面。速效救心丸,名字听上去就像救命稻草。但你知道吗?很多人用了却没救命,反而耽误了时间。问题不是药没用,是用得不对。
速效救心丸,到底“速效”在哪里?这药的全名叫“复方丹参滴丸”,是中成药,主成分是丹参、三七、冰片。它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对的,它不是心脏病的“万能解药”,更不是“心脏通电器”。它的“速效”,指的是缓解因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尤其是稳定型心绞痛。
那种突发胸痛,就马上含一颗?不一定。如果你不确定对方有没有确诊冠心病,别乱用。很多人误把胃痛、胸闷、焦虑引起的症状当作心绞痛,这时候含速效救心丸不仅没用,还可能耽误真正的抢救。
真正适合含服速效救心丸的情况:1. 已确诊冠心病,曾经有心绞痛病史;2. 胸口压榨样疼痛,往往出现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3. 含服后症状能在5分钟内明显缓解。如果不是以上情况,别拿它当万能药。
有人含了五六粒,还是没缓解,结果送医才发现是心梗。心梗和心绞痛,是两回事。心绞痛是血管暂时收缩,心梗是血管堵死了。速效救心丸对心梗没用,这时候你该拨打120,而不是一颗接一颗地往嘴里塞药。
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指南》,心梗患者的首选不是速效救心丸,而是“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尽快就医”。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不是小病,也不是靠一颗药就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人以为家里备着速效救心丸,就等于有了“命保”。其实,这种心态才是最危险的麻痹。怎么用,才算真正“速效”?
第一,放舌下含服,不是吞服。很多人直接吞下去,完全错了。速效救心丸要放在舌下含化,这样药物才能迅速通过黏膜吸收,几分钟内起效。
第二,用量要准。成人一次2-4粒,重症可用到6粒。超过这个量,疗效不会更好,反而可能引发副作用。
第三,含服后静坐休息,不要继续走路或激动。活动会加重心肌耗氧,反而加重症状。
速效救心丸不能替代就医,别抱着“吃了就能等好”的幻想。真正的“速效”,是你能在第一时间判断出情况的严重性,做出正确反应。如果含药5分钟还没缓解,或者症状反复发作,一定要立刻就医,别等。
有些人拿速效救心丸当成“预防药”,每天一颗保平安,这是危险的误区。这种药不是保健品,长期乱用可能导致肝肾负担加重,甚至干扰真正的治疗方案。药品说明书明确提示:本品不能替代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也不能长期预防心绞痛发作。
速效救心丸也有副作用,别以为中药就安全。冰片成分可能引起口腔刺激,三七可能影响出血时间。对肝肾功能不好的人群,长期使用还可能加重病情。还有人对其中成分过敏,一吃就出疹子、气喘,甚至诱发过敏性休克。
那速效救心丸到底该不该放在家里?答案是:该放,但要知道怎么用。家里有冠心病患者,放一瓶没错,但一定要配合医生指导使用。更重要的是,不能靠它“保命”,而是靠规范治疗控制病情。你拿它当“保险”,它可能只是张空头支票。
速效救心丸不是神药,它是工具。用得对,能救命;用错了,只会延误病情。真正的“速效”,不是你含药的那一刻,而是你对疾病的认知。你越了解它,它才越可能在关键时刻帮你一把。
别把命交给一颗药,交给判断力。真正能救命的,不是速效救心丸,而是你对自己身体的警觉和对医学常识的尊重。
资料来源:
①.《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②.世界卫生组织.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
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速效救心丸说明书.
来源:梁世秀医生健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