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宜昌市东风渠灌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卞于林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日被查的还有兴山县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万忠献。
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据宜昌市纪委监委消息,宜昌市东风渠灌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卞于林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日被查的还有兴山县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万忠献。
卞于林曾以“生态灌区建设先锋”形象广受赞誉的水利主官,卸任两年突后突然落马,其案件背后折射的基层水利系统“腐败隐患”引发广泛关注。
接下来,先跟小编一起了解下卞于林的工作情况。
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1月26日,卞于林开始担任市东风渠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在任期间,卞于林积极推动东风渠灌区的生态建设和管理工作。东风渠灌区覆盖夷陵区和枝江、当阳两市22个乡镇,总干渠61公里,连接246条1569公里干支渠,拥有1座大型水库、14座中型水库、188座小型水库和3.9万口堰塘。灌区启动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硬件设施逐步完善,输水、蓄水和保水能力逐年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灌溉保证率提高,旱灾损失降低,节水及增产收益显著。这是他的政绩光环,体现了主政水利的能力相当强。
在三峡日报2021年8月4日刊登的题为《生态罐区的“东风标准”》中,提及到,他主政水利期间,结合实际建设生态灌区,使灌区功能越来越强,能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态用水需要。宜昌市东风渠灌区也成为湖北首批仅有的3个“省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灌区”之一。
2021年,东风灌区内水稻播种面积42.4万亩,小麦播种面积21.2万亩,玉米播种面积25.6万亩,粮食总产量45.8万吨;油菜播种面积33.8万亩,油菜籽产量4.8万吨;蔬菜播种面积42.8万亩,灌区生产的粮、棉、油分别占全市总量的40.7%、50%、44%,其中商品粮占全市总量的62%,成为名副其实的“宜昌粮仓”。
卞于林的履历中有耀眼政绩,但这位曾誓言“让每一滴水都流进农田”的干部,如今却成为宜昌水利系统近五年被查的最高级别官员。通报虽未披露具体案情,具体是什么问题,让我们坐等后续通报为准。
此案亦暴露出相关系统监管问题,对此,小编以为需要加强以下机制:
1. 透明化招标。推行水利工程“全流程上链”,实时公示投标企业资质、报价及关联关系;
2. 穿透式审计。对重大水利项目实行“竣工审计+十年回溯”机制,结合卫星遥感监测工程实效;
此外,还可以通过群众监督赋能。
卞于林案的查办,恰似穿透三峡云雾的阳光,既照亮了权力腐败的暗角,也重塑着水利系统的生态。从“生态灌区”到“腐败洼地”,从“治水功臣”到被查落马,反腐利剑的锋芒所向,不仅在于惩治个体,更在于重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链条。
当渠水奔流不息,滋润的应是万亩良田,而非权力的私囊。
【本文案情进展综合自宜昌市纪委监委通报,相关内容《三峡日报》等公开报道,具体细节以官方调查结果为准。相关解读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
来源:清风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