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让我们有请双方家长上台...”司仪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大厅里,“新郎的母亲,李秀英女士...”
五星级酒店的婚礼现场金碧辉煌,台上的新人正在交换戒指,台下宾客们满面笑容。
“现在,让我们有请双方家长上台...”司仪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大厅里,“新郎的母亲,李秀英女士...”
话音刚落,宾客席中一个穿着考究西装的中年男子突然脸色大变,身体剧烈颤抖起来。他缓缓站起身,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秀英...真的是你?”男子的声音带着颤音。
台上那个朴素的女人回过头,看到男子的瞬间,整个人愣住了。
“你...你是...”
男子踉踉跄跄地走向台前,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竟然对着台上的女人深深跪了下去:“恩人啊!我终于找到您了!”
全场哗然,新郎新娘面面相觑,而那个跪地的男子,正是新娘的父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场喜庆的婚礼,为何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一幕?
01
故事要从二十五年前说起。
1995年的春天,江南小城柳溪镇还是一片平房瓦舍,没有高楼大厦。李秀英每天凌晨四点就要起床,推着那辆破旧的三轮车出门拾荒。
“妈,我不想去上学了。”八岁的志强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校服,眼中含着泪水。
李秀英蹲下身子,轻抚儿子的脸庞:“强强,为什么不想上学了?”
“昨天班上的李小胖说我妈是捡垃圾的,同学们都笑我。”志强咬着唇,“妈,我们为什么这么穷?”
李秀英心如刀绞,但脸上却挤出笑容:“强强,妈虽然是拾荒的,但妈不觉得丢人。你看,妈捡的那些废铁废纸,到了回收站就能换成钱,然后妈就能给你买文具买书。这叫变废为宝,多有意义啊!”
丈夫李建军两年前出车祸去世的时候,志强才六岁。李秀英一个女人带着孩子,除了拾荒,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维持生计。
她每天的路线都是固定的:从镇东头开始,沿着主要街道一路收集废品,然后到各个小区的垃圾桶边翻找有用的东西。塑料瓶、废纸、破铁丝...什么都不能放过。
中午回到家,李秀英数了数今天的收获:三毛五分钱。她叹了口气,这些钱连给志强买个肉包子都不够。
“妈,您回来了!”志强放学回家,看到母亲坐在桌边发愁的样子,赶紧跑过去,“妈,我今天又得了个五角星,老师夸我数学题做得好!”
李秀英顿时来了精神:“真的吗?让妈看看!”
志强翻开作业本,上面确实贴着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李秀英仔细看着儿子工整的字迹和正确的答案,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强强真棒!”李秀英亲了亲儿子的额头,“等妈攒够了钱,就给你买个新书包。”
“妈,我不要新书包,这个纸盒书包挺好的。”志强懂事地说,“您把钱省下来给我交学费就行了。”
李秀英心疼地抱住儿子。这孩子从小就这么懂事,从不向她要这要那,反而处处为家里着想。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人在低声说话。
“快,就躲在这里!”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
李秀英小心翼翼地走到窗边,透过破旧的窗帘往外看。月光下,她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正躲在她家房子的墙角边,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头部还在流血。
李秀英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轻轻推开了门。
“你...你怎么了?”她压低声音问道。
男子被突然出现的李秀英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想要逃跑,但刚站起身就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
“别怕,我不是坏人。”李秀英赶紧说,“你受伤了,快进来吧,外面冷。”
男子犹豫地看着李秀英,这个女人虽然衣着朴素,但眼神很温和,没有恶意。
“我叫王振华,因为举报工厂偷排污水的事,得罪了厂长。他雇人来打我,我这才逃到这里。”王振华老实地说道。
李秀英肃然起敬:“你做得对!那些黑心厂长就应该被举报!”
王振华诧异地看着李秀英,大多数人听说他得罪了有钱有势的人,都会敬而远之,生怕惹祸上身。但这个女人不仅没有赶他走,反而夸他做得对。
“我姓李,单名一个秀英。”李秀英包扎好伤口,“你今晚就在这里住下吧,外面太危险了。”
这一住,就是整整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王振华亲眼看到了李秀英的不容易。她每天凌晨四点出门,晚上七八点才回来,风雨无阻。有时候遇到下雨天,废品不好收,她就会延长时间,直到十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他看到李秀英为了省钱,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看到志强为了不让妈妈担心,明明很想要同学们都有的玩具,却从来不开口要。看到这个家虽然贫穷,但充满了温情和希望。
02
一个月后,王振华知道该离开了。
“李大姐,我要走了。”王振华对正在灯下给志强辅导功课的李秀英说。
李秀英抬起头:“伤都好了吗?”
“好了,已经完全好了。”王振华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李大姐,这是我这段时间的住宿费和餐费,您一定要收下。”
李秀英连连摆手:“这怎么行?咱们都是邻里邻居的,哪有收钱的道理?”
“真的不用,举手之劳罢了。”李秀英认真地说,“您以后有了能力,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就行了。”
王振华被深深感动了,他郑重地对李秀英说:“李大姐,您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将来我要是有了能力,一定会报答您!”
“不用报答什么,大家都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李秀英淡然地说。
离开柳溪镇后,王振华再也没有回来过。他去了省城发展,发誓要出人头地,然后回来报答李秀英的恩情。但后来李秀英搬了家,他再也找不到这对母子了。
1998年,志强已经十一岁了,读小学五年级。这天傍晚,李秀英正推着满载废品的三轮车往回收站走,突然看到前方围了一群人。
“我们公司现在急需一批工人,男的做建筑工,女的做后勤。工资绝对按时发放,还有各种保险。”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正在人群中喊话。
李秀英心动了。拾荒虽然自由,但收入不稳定,如果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对志强的成长会更有利。
“请问女的做后勤是做什么工作?”李秀英鼓起勇气问道。
中年男子看了看李秀英:“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什么都要干。工资一个月一百二十块。”
一百二十块!李秀英心里一阵激动。她现在拾荒一个月平均也就赚八十多块钱,这份工作几乎是她收入的一倍半!
“我...我能试试吗?”李秀英有些紧张地问。
“你叫什么名字?”
“李秀英。”
中年男子念了一遍这个名字,觉得有些熟悉,但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过:“行吧,你明天来公司试工,地址在开发区建设路18号。我姓王,你叫我王总就行了。”
第二天,李秀英早早来到了建筑公司。王建国仔细看着面前的女人,总觉得这张脸很眼熟,特别是那双善良的眼睛,他在哪里见过?
李秀英干活细心认真,从不偷懒。她发现办公楼的墙角有蜘蛛网,就主动爬上梯子清理;看到工人们的工作服脏了,就主动洗干净;发现公司的花草缺水了,就及时浇灌。
很快,李秀英就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一个月后,王建国主动给李秀英涨了工资。
“李秀英,你干得不错,从下个月开始,工资涨到一百五十块。”王建国对李秀英说。
2000年,志强考上了镇上最好的初中。王建国听说这个消息,悄悄了解了一下,发现这所中学的学费不便宜,一年要八百块钱。
“李秀英,你最近表现很好,公司决定给你再涨工资,从下个月开始涨到两百块。”王建国找了个借口给李秀英涨工资。
志强上了初中后,学习更加刻苦了。他知道妈妈为了供他读书有多么不容易,所以从来不敢放松。
“强强,妈不指望你赚大钱,只要你健健康康的就行。”李秀英抚摸着儿子的头发。
“妈,我知道。但是我不努力学习,怎么能改变咱们家的命运呢?”志强认真地说,“我要考上最好的大学,找到最好的工作,然后让您再也不用这么辛苦。”
2003年的夏天,中考成绩出来了。志强考了全县第十二名的好成绩,被省重点中学录取了。
但高兴过后,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省重点中学在县城,志强必须住校。而且学费也比普通高中贵很多,一年要一千五百块钱,再加上住宿费和生活费,至少需要两千五百块。
“王总,我想跟您商量个事。”李秀英有些紧张地说,“我儿子考上省重点高中了,但学费比较贵,我想问问公司能不能给我预支一年的工资?”
“你儿子考上省重点了?那太好了!”王建国真心高兴,“这样吧,公司资助你儿子的学费,就当是公司的教育基金。”
“不不不,这怎么行?我不能白要公司的钱。”李秀英连连摆手。
“那就算借的吧,不过不用着急还,等你儿子大学毕业工作了再还。”王建国说。
就这样,志强顺利进入了省重点高中。李秀英为了攒钱还债,工作更加拼命了。除了在公司的正常工作,她还利用晚上的时间重新开始拾荒。
03
志强在省重点高中的表现非常出色。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他就考了年级第八名。
2004年的春节,志强回家过年。看到妈妈比以前更瘦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志强心疼得不得了。
“妈,要不我转学回镇上读高中吧,这样您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志强心疼地说。
“胡说什么呢!”李秀英立刻严肃起来,“省重点的教学质量多好,你怎么能转学?妈累点没关系,只要你能好好学习就行。”
寒假期间,志强主动要求到王建国的公司帮忙干活。
“叔叔,我想利用假期赚点钱,减轻我妈的负担。”志强对王建国说。
王建国看着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心中很是感慨:“好吧,你就帮忙整理一下办公室的文件,一天给你十块钱工资。”
“志强,你将来想做什么?”王建国有一天问志强。
“我想做生意,开公司,赚很多钱。”志强毫不犹豫地回答。
“为什么想做生意?”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妈过上好日子。我妈为了我吃了太多苦,我一定要报答她。”
2006年,志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专业是工商管理。当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时,李秀英高兴得抱着通知书哭了。
但紧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北京的大学学费更贵,一年要五千块钱,加上生活费,至少需要八千块。
李秀英又找到了王建国:“王总,我儿子考上北京的大学了,我想再借点钱。”
“又考上了?那太好了!借多少?”
“八千块钱。”
王建国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没问题,明天我就让财务准备钱。”
志强带着妈妈的期望和王建国的资助,来到了北京。在大学期间,志强除了认真学习专业课程,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大二的时候,志强发现了互联网商务的巨大潜力。他开始尝试在网上销售一些小商品,从中赚取差价。
大三时,志强已经在网上做得有声有色了。他建立了自己的网店,专门销售家居用品和电子产品。生意越来越好,月收入已经超过了普通上班族。
“妈,您不用再给我寄生活费了,我现在能自己赚钱了。”志强在电话里对李秀英说。
大学四年,志强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2010年大学毕业时,志强选择留在北京创业,把现在的生意做大。
志强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但他凭借着从小培养的坚韧品格和从母亲身上学到的永不放弃的精神,一步步克服了困难。
2012年,志强的电商公司开始盈利。2013年,公司规模扩大了一倍。2014年,公司在行业内已经小有名气。
这期间,志强多次邀请母亲到北京来看看,但李秀英总是舍不得离开家乡。
王建国的建筑公司这些年也发展得不错,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建筑企业之一。李秀英在公司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从最初的清洁工,逐渐升为后勤主管。
2015年,志强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两百多员工的中型企业。他在北京买了房子,事业蒸蒸日上。
这一年,志强认识了王雅琪。王雅琪是北京一所大学的老师,比志强小两岁,温文尔雅,知书达理。
“你家是哪里的?”雅琪在咖啡厅里问志强。
“江南的一个小镇,叫柳溪镇。我妈现在还在那里。”
“就你和妈妈两个人吗?”
“是的,我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我妈一个人把我拉扯大的。我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人。”
雅琪被志强对母亲的深情感动了。
两人交往了一年多,感情越来越深。2016年,志强把雅琪带回了家乡,正式介绍给母亲认识。
“阿姨好,我是雅琪。”雅琪很有礼貌地和李秀英打招呼。
在家住了几天,雅琪对李秀英的印象越来越好。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心地善良,为人真诚,而且把儿子教育得非常好。
李秀英对雅琪也很满意。这个女孩子虽然是城里人,但一点也不娇气,能吃苦,也不嫌弃自己的出身。
04
2017年,志强决定向雅琪求婚。他在北京最豪华的酒店包了一个房间,准备了鲜花和戒指。
“雅琪,嫁给我吧。我会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志强单膝跪地。
雅琪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愿意。”
2018年春天,志强和雅琪开始筹备婚礼。雅琪的父母住在省城,父亲王振华是一家国企的高管,母亲林美华是退休的中学教师,家境殷实。
当雅琪把志强带回家介绍给父母时,王振华和林美华对这个年轻人的第一印象很好。
“志强,你家里都有什么人?”林美华关心地问。
“就我和我妈两个人。我爸很早就去世了,是我妈一个人把我养大的。”
“你妈妈现在做什么工作?”王振华随口问道。
“我妈在一家建筑公司做后勤主管。”
但后来雅琪无意中提到李秀英以前是拾荒的,王振华和林美华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了。
“雅琪,既然你决定了,我们就支持你。不过有一点,婚礼的费用我们来出,这样显得我们对这门亲事的重视。”王振华说。
志强知道这个安排后,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并暗暗决定,一定要让这场婚礼办得风风光光。
李秀英听说儿子要结婚了,高兴得不得了。她用自己这些年的积蓄,给未来的儿媳妇买了一套金首饰,给志强买了一套新西装。
婚礼定在2019年的5月1日,地点就在柳溪镇最好的酒店——金辉大酒店。这是镇上唯一的五星级酒店。
“妈,这次的婚礼一定要办得热热闹闹的,让所有人都知道您的儿子有出息了。”志强对李秀英说。
5月1日,阳光明媚,正是举办婚礼的好日子。
金辉大酒店里张灯结彩,宾客云集。志强穿着笔挺的西装,雅琪身着洁白的婚纱,两人站在舞台中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台下坐着两百多位宾客,李秀英坐在前排的贵宾席上,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套装。王振华和林美华坐在另一边的贵宾席上。
婚礼进行得很顺利,新人交换了戒指,许下了爱的誓言。司仪开始介绍双方的家长。
“现在,让我们有请双方的家长上台,共同见证这神圣的时刻。”
“首先,让我们有请新娘的父母,王振华先生和林美华女士。”
王振华夫妇微笑着走上台,接受大家的掌声。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新郎的母亲,李秀英女士。”
司仪的话音刚落,台下突然传来一阵椅子移动的声音。
王振华听到“李秀英”这个名字,整个人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的身体开始剧烈颤抖,双手紧紧抓住椅子的扶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台上那个正在起身的女人。
“不可能...不可能...”王振华喃喃自语,声音颤抖得厉害。
李秀英正准备走上台,突然感觉到有人在注视着自己。她下意识地回头看去,目光与王振华相遇的那一瞬间,她整个人愣住了。
时光回到了二十五年前的那个雨夜。
那个浑身是血、狼狈不堪的男人。
那个为了举报污染而被人追杀的正义之士。
那个在她家里住了一个月的王振华。
“是你...”李秀英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但王振华听到了。
王振华缓缓站起身,周围的宾客都把目光投向了他。他的脸上写满了震惊、激动、愧疚和感激等复杂的情绪。
“秀英...真的是你?”王振华的声音哽咽了。
全场的宾客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弄懵了。台上的志强和雅琪也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爸,您这是怎么了?”雅琪担心地问道。
王振华没有回答女儿的问题,他踉踉跄跄地走向台前,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眼中的泪水已经开始涌出。
05
李秀英站在台上,看着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王振华,心中涌起千万种情绪。这个人,竟然是雅琪的父亲。这个人,竟然在这种场合再次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王振华走到台前,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双膝跪地,对着台上的李秀英深深地磕了一个头。
“恩人!我终于找到您了!”王振华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厅,“二十五年了,我找了您整整二十五年!”
全场哗然,所有的宾客都被这戏剧性的一幕震撼了。
李秀英慌忙从台上走下来,想要扶起王振华:“你...你快起来,有什么话好好说。”
“不,让我跪着说。”王振华泪流满面,“如果不是您当年救了我,就没有我的今天,更没有我女儿的幸福。您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当年的事?什么当年的事?”志强着急地问道。
王振华擦了擦眼泪,开始讲述那段往事:
“那是1995年的冬天,我因为举报工厂污染被人追杀,逃到了柳溪镇。当时我浑身是血,躲在您家的墙角边,是您不顾危险收留了我,给我包扎伤口,让我在您家住了整整一个月。”
“我记得那时候您家里很穷,就住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您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去拾荒,为了养活志强。但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您还把仅有的食物分给我吃,把唯一的被子让给我盖。”
“我临走的时候想要报答您,但您什么都不要,只是说:'举手之劳,不必放在心上。将来有了能力,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就行了。'”
“我离开柳溪镇后,一直想要找到您报答这份恩情,但您搬了家,我怎么也找不到。这些年来,我按照您的话,一直在做公益,帮助困难的家庭,但这些都无法报答您对我的救命之恩。”
听完王振华的讲述,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深深感动了。原来这里面还有这样一段感人的往事。
“而且,如果没有您当年对志强的悉心栽培,就没有今天这个优秀的女婿。您不仅是我的救命恩人,更是我们两家能够结为姻亲的恩人。”
说到这里,王振华再次叩头:“恩人,请受我一拜!”
台下的宾客们被这感人的一幕深深震撼,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妈,您真的太伟大了。”志强走到母亲身边,紧紧抱住她,“您不仅是我的好妈妈,也是所有人的恩人。”
雅琪也走过来,含着眼泪对李秀英说:“妈,我为有您这样的婆婆而骄傲。”
司仪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剧情震撼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各位来宾,今天我们不仅见证了一场美好的婚礼,更见证了一段传奇的恩情!”
王振华擦干眼泪,对所有的宾客说:“各位朋友,今天是我最高兴的日子。不仅因为我女儿找到了好归宿,更因为我终于找到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恩人。李秀英女士是我见过的最善良、最伟大的女性,她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从今天开始,我宣布成立'秀英教育基金',专门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这是我对恩人最好的报答,也是对社会最好的回馈!”
全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李秀英听到王振华要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教育基金,连忙摆手:“王先生,这太隆重了,我承受不起。”
“您值得这一切。您用自己的善良拯救了一个人,这个人又用感恩的心回馈社会,这种正能量的传递是无价的。”王振华郑重地说。
婚礼继续进行,但气氛变得更加温馨感人。每一个人都被这段往事深深感动,都为李秀英的善良和王振华的感恩而动容。
交换戒指的环节,志强和雅琪的眼中都含着泪水。他们知道,他们的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恩情的延续。
“雅琪,我会像我妈妈一样善良,像你爸爸一样感恩。”志强深情地说。
“志强,我会像阿姨一样坚强,像我爸爸一样知恩图报。”雅琪回应道。
06
婚礼结束后,王振华坚持要重新操办一次答谢宴。
“恩人,今天的婚礼虽然圆满,但我觉得还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请允许我重新操办一次答谢宴,邀请更多的人来见证我们的感恩之心。”王振华诚恳地说。
“王先生,真的不用了。孩子们幸福就是最好的答谢。”李秀英推辞道。
“不,我必须这么做。这不仅是为了报答您,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善良是会有回报的,感恩是应该传承的。”
最终,在王振华的坚持下,李秀英同意了。
一个月后,王振华果然重新操办了一次盛大的答谢宴。这次的规模比婚礼还要大,邀请了两百多位嘉宾,包括当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慈善机构的代表等。
答谢宴的主题就是感恩和传承。王振华在宴会上详细讲述了二十五年前的那段往事,讲述了李秀英的善良如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各位朋友,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为了炫耀什么,而是为了表达一个朴素的道理:善良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品质,感恩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情感。李秀英女士用她的善良拯救了我,我要用我的一生来传承这种善良。”
“今天,我正式宣布'秀英教育基金'成立,首期投入一千万元,专门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我希望通过这个基金,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像志强一样,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李秀英坐在台下,听着王振华的发言,心中五味杂陈。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当年的一个善举会产生这样深远的影响。
“妈,您真的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女性。”志强握着母亲的手,“您用您的善良影响了这么多人,我为您感到骄傲。”
“强强,妈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是人之常情。”李秀英谦逊地说。
“正是因为您把复杂的道理简单化了,所以才显得更加珍贵。”雅琪深情地说,“妈,我要向您学习,做一个善良的人。”
答谢宴结束后,王振华和李秀英成了忘年交。两家人经常走动,关系非常融洽。
王振华信守承诺,真的把李秀英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孝敬。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带着礼品来看望李秀英。
“秀英大姐,您要是有什么需要,一定要告诉我。”王振华经常这样对李秀英说。
“王先生,您已经为我们做得够多了。”李秀英总是这样回答。
秀英教育基金运作得很成功,短短几年时间就资助了上千名贫困学生。很多受资助的学生在感谢信中都提到了李秀英的故事,说是她的善良激励了他们努力学习。
2020年,志强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他在北京买了更大的房子,多次邀请母亲过去享福,但李秀英总是舍不得离开家乡。
“强强,妈在这里住习惯了,而且这里有我的工作,有我的朋友。”李秀英对儿子说,“你们小两口在北京好好生活,妈在这里也很好。”
其实李秀英心里还有另一个原因:她舍不得王建国。
这些年来,王建国一直单身,李秀英也一直单身。两人在工作中配合得很默契,在生活中也互相关照。虽然没有明确的表态,但彼此心中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秀英,你为什么不去北京享福?”王建国有一天问李秀英。
“我在这里过得挺好的,为什么要去北京?”李秀英反问道。
“那里有你儿子,有你儿媳,生活条件也更好。”
“这里也有我在乎的人。”李秀英深深地看了王建国一眼。
王建国心中一暖,明白了李秀英话中的含义。
“秀英,你愿意和我一起度过余生吗?”王建国鼓起勇气问道。
李秀英脸红了,低下头说:“我们都这个年纪了,说这些合适吗?”
“年纪大怎么了?年纪大就不能追求幸福了吗?我这些年一直单身,就是在等你。”王建国认真地说。
李秀英沉默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可以。”
两人的恋情公开后,志强和雅琪都很支持。
“妈,您终于找到自己的幸福了。”志强高兴地说,“王叔叔是个好人,您和他在一起我很放心。”
王振华听说这个消息后,更是高兴得不得了:“太好了!恩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我一定要给您办一场最隆重的婚礼!”
“不用不用,我们都这个年纪了,简单一点就行。”李秀英连连推辞。
但在大家的坚持下,李秀英和王建国还是举办了一场温馨的婚礼。虽然规模不大,但来的都是最亲近的朋友和家人。
婚礼上,志强作为儿子致辞:“今天是我最高兴的日子,因为我最爱的妈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王叔叔,请您一定要好好照顾我妈妈,她值得这世界上最好的一切。”
王建国郑重地承诺:“我会用我的一生来爱护她,保护她,让她幸福。”
李秀英听着儿子和丈夫的话,眼中含着幸福的泪水。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会有这样圆满的结局。
07
时光荏苒,又过了几年。
李秀英和王建国的婚姻很幸福,两人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志强和雅琪的生活也很美满,他们的公司越做越大,还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每年春节,一大家子人都会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王振华的秀英教育基金也发展得很好,已经资助了数千名贫困学生。很多受资助的学生后来都有了出息,有的成为了医生,有的成为了教师,有的成为了企业家。他们都没有忘记这份恩情,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
李秀英经常说:“做人要知足,我这一辈子已经很满足了。有这么好的儿子,这么好的儿媳,这么好的丈夫,还有这么多关爱我的朋友,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每当有人问起她人生的感悟,李秀英总是说:“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要善良。善良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善良的人总会遇到善良的人。”
这个朴素的道理,在李秀英的人生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一个拾荒的女人,用她的善良拯救了一个人,这个人后来成为了她儿子的岳父。一个单亲妈妈,用她的坚持培养出了优秀的儿子,这个儿子后来成为了成功的企业家。一个平凡的女性,用她的品格感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最终收获了圆满的人生。
这就是李秀英的故事,一个关于善良、坚持和感恩的故事。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故事显得格外珍贵。它告诉我们,善良永远不会过时,感恩永远不会多余,坚持永远不会白费。
正如李秀英常说的那句话:“做人要善良,善良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这句朴素的话,包含着人生最深刻的智慧。
来源:秋风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