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魔法课堂”开进病房!带小患儿玩转奇趣实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22:25 1

摘要:彩色气球布景下,随着欢快的哨声,小丑演员灵活地将手中的气球变幻成“小狗”“小熊”“花朵”“爱心”等各种造型,配合着杂技表演,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和掌声。尽管有些小患儿还坐着轮椅、挂着输液架,但他们脸上的笑容却无比灿烂。

科学魔法,点亮希望

9月19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血液科病房外的奇幻科学乐园里,传来一阵阵不同寻常的欢笑声。

彩色气球布景下,随着欢快的哨声,小丑演员灵活地将手中的气球变幻成“小狗”“小熊”“花朵”“爱心”等各种造型,配合着杂技表演,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和掌声。尽管有些小患儿还坐着轮椅、挂着输液架,但他们脸上的笑容却无比灿烂。

10岁的晓宇(化名)已经和白血病抗争了一年多。他没想到,在这个充满消毒水气味的地方,竟然能遇到会变魔术的小丑,还能在科学课堂上收获自己制作的手摇发电机。“妈妈,我还想来玩!”晓宇拉着妈妈的手说,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

这是“宝藏科学热血逐梦”启智项目启动仪式上的一幕。该项目由郑州市金水区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发起,河南省肿瘤医院、金普普“1+N”科技志愿服务队、新知博士团科技志愿服务队等机构共同承办,旨在通过系列科学体验活动,为小患儿打造“病房外的第二课堂”。

奇幻实验,触摸未来

活动的重头戏科学课堂上,孩子们围坐在小桌边,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科学老师耐心地讲解着发电原理,孩子们的小手跟着老师的指导,仔细组装着一个个零件。

“老师,我这个线圈绕得对吗?”8岁的白血病患儿梦雅(化名)轻声问道,手指小心翼翼地缠绕着铜线。在老师的帮助下,她成功地将磁铁装入线圈中,然后开始摇动手柄。当连接的小灯泡发出明亮的光芒时,她惊喜地叫出声来:“亮了!真的亮了!”

另一侧,5岁的骨肿瘤患儿航航(化名)虽然右手还打着留置针,但他坚持用左手辅助,在爸爸的帮助下完成了发电机的组装。当看到他亲手制作的发电机成功点亮LED灯时,航航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红晕。“太神奇了!我也能发电了!”他兴奋地说,看着灯光明明灭灭,仿佛掌握了了不起的魔法。

当孩子们同时摇动自己制作的发电机,整个课堂升起了一片星星点点的光芒。“我要把这个发电机放在床头,”梦雅对妈妈说,“晚上摇一摇它,就不怕了。”

病房课堂,持续启航

“宝藏科学热血逐梦”项目是河南省科协实施的县区科技志愿服务试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将持续至今年12月,每月举办1-2次主题科普活动。

血液科主任医师左文丽深有感触地表示:“长期住院治疗对儿童的心理是巨大挑战。这些课堂体验不仅能分散孩子们对病痛的注意力,更能在他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向往。”

骨与软组织科护士长刘新说:“我们注意到,这类活动对患儿的心理康复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很多孩子在参与后,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家长们的焦虑情绪也在轻松欢乐的互动中得到缓解。”

该项目负责人说,“每一个孩子的微笑,每一次充满好奇的提问,都是支撑我们持续前行的动力。”希望科技不仅传递知识,更能成为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让病房不再只是白色的孤岛,而变成通往星辰大海的起点。

活动尾声,孩子们拿着手举牌合影留念。背景音乐《星辰大海》缓缓响起:“会不会我们的爱,像星辰守护大海……”孩子们挥舞手中的光芒,仿佛托起一片属于他们的星空。

【声明】本文仅作为医疗健康知识分享,不用于任何广告商业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另,本文所涉及人物姓名均为化名,特此说明。

作者/编辑:常 榕

摄影:李 昂

视频:董楠峰

审核:王文龙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