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竟靠中国撑起面子,日本网友酸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9 02:56 1

摘要:更令人尴尬的是这个屋顶不久前刚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制建筑结构,总共使用了2.7万立方米的木材,包括日本的柏木、雪松以及欧洲红松。

最近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川普发起的关税战上,差点把日本声势浩大的大阪世博会给忘了。

而距离大阪世博会开幕前一个月标志性建筑“大环屋顶”紧邻岸边的部分就出现坍塌,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更令人尴尬的是这个屋顶不久前刚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制建筑结构,总共使用了2.7万立方米的木材,包括日本的柏木、雪松以及欧洲红松。

没想到这个被建筑师引以为傲的设计竟然这么脆弱,大阪湾的海风还没吹散世博会的宣传旗,先吹塌了日本人的“面子工程”。而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近期海浪高度超过预期。

1,开幕首日现场意外不断,工作人员回应敷衍

开幕当天一场暴雨又让日本人啪啪打脸,“大环屋顶”出现严重的漏雨现象,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广场内连一处避雨设施都没有,14万游客举着伞在广场排成长龙,气温骤降让不少人裹紧外套直跺脚,这画面让人哭笑不得,真是花钱找罪受,不知道的还以为在逃难呢。

日本向来以“精致、高效、人性化”自居,所以这次世博会大家也是充满期待,都想看看会有哪些别开生面的新奇事物,没想到等来的不是惊喜却是连环惊吓。

到了检票阶段,本想狠狠秀一波“科技感”,没想到网络直接瘫痪,这次世博会用的是电子认证门票,光排队进场就耗了两个小时。虽然下午紧急架起临时WIFI,但信号还是很微弱,很多人连消息都发不出去。工作人员面对这种情况,给出的建议却是:“请大家少用手机吧。”

2,中国馆卧虎藏龙,圈粉世界

中国馆这次也没有让大家失望,馆内更是藏着大招,充满科技元素,展现了中国以创新引领发展的不懈努力。嫦娥五号和六号带回的月背土壤首次全球对比展出,蛟龙号深潜体验舱让人如临身境,仿佛潜入海底7000米。

最让人惊艳的是会说中日英三语的AI孙悟空,这个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新之作,不仅展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更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文化。

馆场外形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像展开的竹简,外墙刻着119句汉字诗词,从《诗经》到《楚辞》应有尽有,风格独特,彰显大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天排队的游客络绎不绝,很多日本人看了都走不动道,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不得不说,日本作为现代科技大国这次博览会的表现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而中国作为后起之秀通过不懈努力在很多领域已经超越日本,除了世博会中展现的AI技术之外,在生物科技领域也取得优异成绩。

最明显的就是,当日本还停留在传统微生物发酵法合成SIRT青春因子时,“倍·力·因”研发团队开始寻求更高效的方式,经过不懈探索首创全酶法合成技术,提高了SIRT青春因子的纯度,不仅吸收好价格也更低。

在京东天猫上架后迅速脱颖而出,成为男性健康市场的热门产品,“倍·力·因”力压欧美等一众洋货,获得消费者一致好评。评论区都是“老公像安装马达一样”、“一个人就是一个军队”等积极反馈。

除了明面上的问题,这次世博会一些细节处理也让人难以接受。比如厕所屋檐仅能容两人避雨,推门进去更让人傻眼:蹲位旁连卷厕纸都没有!要知道13年前上海世博会开幕前的试运行就已经发现并解决了厕所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日本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还在原地踏步,实在令人费解。

这次吉祥物的造型也让人眼前一黑,单看照片还以为是一圈又一圈的大肠,没有一点美感可言。一发布就走上了黑红之路,丑到出圈。

3,日本网友坐不住了,后悔没让中国建馆

日本耗资2350亿打造的世博会竟然成了全球笑柄,连日本网友也坐不住了,有网友酸溜溜地说:“早知道让中国帮忙建主会馆了,至少不会塌。”日媒一边骂自家场馆烂,一边又忍不住夸中国馆。

连世博会事务总长石毛博行都承认,中国馆从概念图到实景机会一模一样,“这在国际展会中非常罕见”。

这场世博会就像面镜子,照出了中日两国的实力和态度。真正的面子不是靠砸钱堆出来的,而是靠实力和诚意赢来的。一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国外的月亮不一定就比国内圆,中国这次在世博会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希望日本主办方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重视,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不然丢了面子事小,最后可能名声不保。

来源:财科速报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