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新立,男,现年61岁,中共党员,1982年10月应征入伍,1985年12月退役,退役后在砖窑工作6年,1991年回乡学习种植瓜菜技术,1994年开始在丰登村工作,先后担任丰登村四队队长、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现任永宁县李俊镇许桥中心村联合党委书记、丰登村党支部
马新立,男,现年61岁,中共党员,1982年10月应征入伍,1985年12月退役,退役后在砖窑工作6年,1991年回乡学习种植瓜菜技术,1994年开始在丰登村工作,先后担任丰登村四队队长、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现任永宁县李俊镇许桥中心村联合党委书记、丰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近年来,马新立积极带领广大村民增收致富,他所带领的丰登村,先后荣获银川市民族团结创建示范单位、自治区移风易俗示范村等荣誉。
退役返乡谋富路 , 党建领航树标 杆 。 马新立退伍返乡后,面对丰登村生产落后的现状,立誓带领乡亲脱贫致富。1994年初任四队队长时,他手把手传授瓜果蔬菜种植技术,连续11年深耕田间地头,使四队村民收入稳居全村之首。凭借敢闯敢拼的韧劲,他2006年当选党支部副书记,2008年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开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征程。
旧貌新颜焕阵地 , 修桥铺路惠民生 。 履新伊始,马新立将新村部建设列为首要工程。通过多方协调筹措,2008年底建成占地600平方米的标准化新村部,构筑起党员教育主阵地和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针对交通瓶颈,立足东临惠农渠、西接石中高速的区位优势,累计建设道路1100米、桥梁涵闸等设施13座,彻底解决千余群众出行难题。路网贯通后,丰登村瓜菜外运效率提升60%,村民人均增收超万元,为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车位规划促规范 , 共享菜园惠乡邻 。 2024年,为探索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治理模式,马新立带领许桥中心村统筹资金42万元,在中心村建成1100平方米停车场,划定标准车位86个,同步完成绿化亮化工程,创新打造“共享菜园”民生工程,统一配置300套种植箱及围栏系统,补植景观绿植5万余株,加装便民扶手17处。既破解了无序种菜的乱象,又满足居民“家门口种菜”需求,相关经验获市级乡村振兴简报刊发推广。
政策引领促转型 , 产业升级创示范 。 马新立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于2015年在永宁县首推土地流转“整村推进”模式。通过整合5800余亩耕地资源,成功引进5家农业企业,建成供外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保障农户年均稳定获得土地流转金,释放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实现316户村民“土地租金+就业薪金”双增收,带动农户增收,开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县域样板。
农机服务拓富路 , 多元保障强根基 。 创新实施“集体经济+社会化服务”双轮驱动战略,2023年整合项目资金100万元、自筹12.4万元购置3台大型农机具,组建专业服务队开展跨区作业,当年创收30万元助推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大关。2024年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建成占地4.3亩标准化农机停放场(含25间彩钢大棚),采用“立体层架+智能监控”管理模式,使农机具维护效率提升40%,使用寿命延长3-5年,为持续发展夯实硬件支撑。
温棚改造提质效 , 冷链物流促增收 。 2023年投入86.4万元改造126栋移动温棚,实施设施农业升级。通过“支部+企业+农户”联营机制,实现村集体增收12万元、农户增收90万元,推动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300元,集体经济突破142万元。为延伸产业链条,2024年村企共建投资225万元,建成1300平方米冷凉蔬菜分拣中心,配套建设分级包装、冷链仓储体系,降低蔬菜损耗率,带动就业岗位50个,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增收体系。
乡愁记忆筑根基 , 移风易俗树新风 。 “提升村民的幸福生活指数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看着村民鼓起的钱袋子,马新立又打起了新盘算。2016年率先建成许桥中心村史馆,系统收集农耕器具、老照片等300余件展品,打造沉浸式乡愁记忆空间,开馆以来接待来自各机关单位、学校的研学团队120批次。针对婚丧嫁娶陋习,建成红白事综合服务中心,结合文明积分制,方便群众省心、贴心、暖心、舒心、安心操办红白事,累计承办红白事176场次,为群众节约开支163万元。2023年创新举办“国韵新风·情定永宁”集体婚礼,通过“三书六礼”现代演绎,吸引12对新人参与,相关做法入选全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
党建矩阵聚合力 , 文明实践润民心 。 眼瞅着中心村闲置的一部分营业房,马新立心里很是着急,一心要把资源利用起来。经过谋划,他带领村队干部打造了以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核心,党史长廊、村史馆、家风家训馆等7大功能阵地融合的党建矩阵,推出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式服务”,累计开展惠民活动240余场,惠及群众3800人次。2024年建成全市首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通过“文明存折”记录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环境整治等行为,兑换生活用品价值超5万元,成功创建自治区移风易俗示范村。
童心守护筑未来 , 文化振兴强根基 。 2019年,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人看管的问题,马新立在许桥中心村打造了儿童快乐家园,由6名村队干部、网格员兼任辅导员,为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心理疏导、趣味活动等服务,累计服务儿童800余人次,让中心村成为“儿童驿站”,解决了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马新立还发动文艺爱好者,成立许桥中心村社火秧歌队、广场舞队等5支队伍,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创新编排《稻香情》《筑梦新丰登》等原创节目,斩获“银川滨河杯”社火联赛一等奖、2025年银川市元宵节社火比赛第一名等荣誉,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里的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
“能为老百姓办点实事,看着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这辈子值了!”马新立抚摸着村史馆的老照片感慨道。从退伍军人到村党支部书记,他40年如一日践行“退役不褪色”的誓言。面对未来,这位老兵目光坚定:“要继续带着大伙儿干,把丰登村建设成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幸福家园!”
★
来源:豁达精灵NUzi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