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算盘打得太响!watchOS 12将引入AI功能?真的有点猛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8 22:35 1

摘要:不是iPhone,不是iPad,而是Apple Watch将迎来AI大更新。根据外媒The Verifier披露的最新爆料,苹果打算在即将发布的watchOS 12系统中,引入名为Apple Intelligence的全新功能,同时对整个界面进行重新设计。

苹果这波操作,属实让人有点猝不及防。

不是iPhone,不是iPad,而是Apple Watch将迎来AI大更新。根据外媒The Verifier披露的最新爆料,苹果打算在即将发布的watchOS 12系统中,引入名为Apple Intelligence的全新功能,同时对整个界面进行重新设计。

可能watchOS这个系统大多数用户平时关注得并不多。但这一次苹果的动作却不小,它想要把visionOS那一套视觉语言搬过来。主要体现在图标更立体,菜单更具空间感,按钮层级更清晰。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高级感拉满。其实在watchOS 10中,苹果已经做过一轮大改版,这次则更像是对那轮更新的精细打磨。

熟悉visionOS的用户都知道,它的设计语言主打玻璃拟态、空间阴影和3D景深,配合头戴设备营造出一种“科技未来世界”的沉浸感。如果这些设计元素顺利过渡到手表系统中,Apple Watch的界面体验将会是一次视觉上的跃迁。

不止视觉上的改变,这次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功能的加入。

Apple Intelligence,是苹果为迎合大模型浪潮而推出的系统级AI能力集合。这并不是简单的“智能助手升级”,而是一个集合了生成、理解、预测和交互能力的智能架构。传闻中,它将从watchOS 12开始,全面植入苹果的各大系统之中,成为未来几年的核心方向。

从功能上看,Apple Intelligence主要提供三大模块支持。第一是通知摘要,它会智能筛选并总结重要信息,避免用户被大量冗杂提示打扰。第二是个性化Genmoji表情生成,根据用户输入的语义和偏好实时定制。第三是Siri的再升级,AI将让语音助手变得更聪明,不再是那种“只会查天气”的鸡肋存在。

Apple Intelligence对生态协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它并非局限于手表,而是面向整个苹果生态系统设计。iPhone、iPad、Mac、Vision Pro,再加上Apple Watch,未来将通过统一的智能层进行连接、配合、协同。比如用户在Mac上写了一半的邮件,可以在手表上接收到上下文提示并完成补充回复;也比如某个设备检测到运动趋势后,其他设备会根据分析自动提醒睡眠优化建议。

问题也随之而来。Apple Intelligence并不是一项轻量服务,它对设备硬件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目前开发者爆料,这套系统至少需要8GB RAM作为运行基础,而目前所有的Apple Watch,包括最新款的Series 9,也仅有2GB内存,根本无法胜任AI计算任务。

这就意味着,如果用户想在Apple Watch上使用AI功能,绝大部分情况下,运算和生成任务仍需要交给iPhone处理,手表只是接收和展示的终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苹果坚持推动生态闭环,你只有拥有iPhone,才能完整使用手表的全部能力。买手表不配手机?AI功能统统不给用。

这种设计背后的逻辑十分清晰。苹果一直在通过构建硬件联动体系,锁定用户生态,比如AirPods必须在苹果设备之间切换才顺畅,比如iCloud必须多个终端同时使用才有完整体验。现在的Apple Intelligence,同样是在重复这套路线,只不过这次的“诱饵”换成了AI。

用户自然会觉得“我已经花了几千块买手表了,结果AI功能得靠手机支持”,但在苹果的策略眼中,这恰恰是一种“策略性不完整”。你用一台设备入门,然后逐步补齐剩下的设备,实现体验的最大化,这才是“理想使用姿势”。

苹果此举,不仅是技术过渡的需要,也是商业生态的筹码。和小米生态链那种“便宜一整套”的策略不同,苹果是通过技术门槛与体验差异,驱动用户自主追求“更完整的使用感”,这才是“果粉文化”延续至今的根基。

AI功能将如何真正应用,还得等6月WWDC揭晓。从目前的信息判断,Apple Intelligence并不会是一套完全开放的工具。它将是苹果自家芯片与系统最深层融合的成果,极有可能仅限于搭载最新A18或M3系列芯片的设备使用。而这,也意味着未来老设备的兼容性和功能实现,可能会大打折扣。

综合来看,苹果正在用它最擅长的方式,把AI推向用户:不强调模型,不强调硬件,而是强调体验。你想要完整的体验?那就欢迎入场,全套入手,才是答案。

来源:科技打开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