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熟悉这行的人来说,这不是一笔买卖翻车那么简单,而是一整套产业金融模型的系统性出血。从飞机采购,到改装交付、再到租赁资产证券化,中国与美国波音之间;这条看似稳定的跨太平洋合作链,正被美国的“关税大刀”从中间砍断。
2025年4月18日,中国暂停接收波音飞机,一架新交付的737 MAX悄然从舟山返航。
对于熟悉这行的人来说,这不是一笔买卖翻车那么简单,而是一整套产业金融模型的系统性出血。从飞机采购,到改装交付、再到租赁资产证券化,中国与美国波音之间;这条看似稳定的跨太平洋合作链,正被美国的“关税大刀”从中间砍断。
最先发现退货的,是舟山。
这个浙江海岛,过去五年被业内称为“波音的后厨”。飞机虽然从美国出厂,但最后的喷漆、座椅安装、客户验收,基本都在舟山完成。波音不太宣传这里的存在,业内人都知道——这地方负责把飞机从“美式通用”变成“中式定制”。航班追踪数据显示,3月中旬有三架新机抵达舟山,但到了4月18日,其中一架突然返航,没挂牌、没注册、没交接。一位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说得直白:这架飞机“脚还没落稳就被退货了”。
这不是个例。《Air Current》最早曝出这架飞机的返航细节,随后路透社和Flightradar24都证实了轨迹。这种“飞机未交付就返美”的情况,业内叫“断链退货”,不常见,但出一次就说明问题不小。
从业者都清楚,这种事的背后,多半不是商业谈崩,而是大势变了。
从2013年起,中国的租赁公司开始大规模进入飞机市场。什么中银、工银、民生、浦银,一个个拿着融资批文在全球抢飞机。很多人以为他们只是买来做出租,其实不然——真赚钱的是金融那一套:融资、再融资、分拆资产、打包上市,一套操作下来,一架飞机能“变出”好几道收益。波音,就像是一口上游水源,飞机不是产品,而是资产的载体。
这种玩法,说白了就是“租飞机不是为了飞,是为了赚融资的钱”。
但现在好了,这水源突然被“关税阀门”给卡住了。
4月初,美国突然对中国采购的飞机和零部件加征关税,还是追溯式的。意思是你2023年签的合同、2024年生产的飞机、2025年运到中国来交付,统统得补税。合同里写的价格不变,但政策一刀下去,整条商业模型直接塌了。
业内有人评价得很直白:“这不是收税,是下绊。”说得土点,就是你费劲八爪去谈的生意,人家一纸政策让你赔本接锅。
据路透社消息,4月17日前后,中国多家航司收到一纸内部通知:“暂停接收波音飞机”。一位知情人透露,这是在中方宣布对美商品加征125%关税后的48小时内出的决定。那一刻起,这批飞机变成了“烫手山芋”。
而最倒霉的,还是那些已经落地舟山的飞机。按行业规矩,飞机落地不等于完成交易,还得安装、测试、客户签字、付尾款。这次被退回的那架飞机,连喷漆都没干透,客户验收没走完流程。结果呢?直接返美。用业内的话说:“刚拆箱,没试电,就被推回去了。”
可这事带来的,不止是波音卖不出飞机那么简单。真正的麻烦在于,一整条“美元融资+波音制造+中资租赁”的链条,被撕开了口子。
过去十年,租赁公司之所以敢大手笔订波音,是因为这背后有一整套美元通道支撑:波音出厂,爱尔兰设立壳公司,香港转手SPV,纽约基金承接ABS产品,整条链条跑得飞快。但现在呢?美元收紧,转账卡顿,风险模型被重新评估——钱出不来,飞机就飞不动。
说句大白话:这不是缺飞机,是金融管道被堵了。
这种结构性的卡壳,逼得中国租赁公司不得不重新审视游戏规则。一些公司已在内部开会研究,要不要把未来的大单,从波音转向国产或空客;还有的开始评估:能不能把融资搬到国内,用人民币做结算,自己玩自己的金融系统。
就在波音“退货风波”传出后,中国商飞顺势宣布:有三家航司追加了C919的采购量,并享受“优先交付+快速培训通道”。这说明什么?说明有人趁着你出事,把摊位抢了。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波音这一回,不是摔了一跤,而是脚下的梯子被搬了。
而这场梯子搬动,搬的不仅是订单,还包括原本牢靠的合作模式。对于波音来说,损失的不只是当下这几架飞机,更可能是对中国市场的信任预期。别忘了,他们自己预测,到2043年,中国航空运输量将超过美国,市场规模翻番。但现在,这些增长预期成了“纸面上的未来”。
舟山返航的那架飞机,或许飞得还算平稳。但真正的不稳,是行业里的信号灯开始闪红。合同能改,飞机能退,但信任的裂口补不回来那么快。
跨国航空合作,从来不只是飞机买卖,它牵涉的是金融、政策、节奏、系统认知。一旦“政策波动”成了定变量,谁还敢大批下单?
这事过去几天了,但业内余波未平。有人在评估其他几架停在舟山的飞机是不是也要退;有人开始问:波音下半年能不能还得起债?甚至有人在研究:现在是不是可以趁机收购二手飞机搞套利。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波音这次真被打到了命门。
它不是没飞机,而是没人敢接。它不是没技术,而是没定价权。当一个制造商开始被客户“主动退货”,它受的不是供应链的惩罚,而是信心的惩罚。
有人说,波音的问题是被特朗普拖下水的。但从行业视角看,一家靠全球化起家的企业,如果无法应对逆全球化的冲击,那就只能被时代抛下。
正所谓“船大难掉头”,波音现在不仅没能掉回头,连方向盘都快被拆了。
来源:小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