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大跃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8 16:49 2

摘要:2025年3月20日,浙江嘉兴天刚亮,某商场门口就排起了2公里长的队伍。队伍里有推婴儿车的年轻夫妻、穿潮牌的小年轻,还有开宝马奔驰的老板。他们既不是等明星签名,也不是抢限量款球鞋,而是在等一家超市开门——山姆会员店。

超市开业挤爆全城?这不是演唱会是山姆来了!

2025年3月20日,浙江嘉兴天刚亮,某商场门口就排起了2公里长的队伍。队伍里有推婴儿车的年轻夫妻、穿潮牌的小年轻,还有开宝马奔驰的老板。他们既不是等明星签名,也不是抢限量款球鞋,而是在等一家超市开门——山姆会员店。

早上8点大门一开,18000平方米的卖场瞬间涌进3万人。停车场不到半小时停满车,收银台的队伍拐了七八道弯,试吃区的瑞士卷刚摆出来就被拿空。更让人惊讶的是,张家港、昆山这些县级市的山姆店开业时,场面同样火爆,甚至有大爷大妈凌晨5点就来排队。沃尔玛中国总裁在大会上透露:中国已有8家山姆店年销售额超过36.7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北京SKP商场一整年的收入!

一家超市为啥能这么火?它靠啥抓住了中产的钱包?这场热闹的购物狂欢背后,藏着哪些让人担心的风险?

从一年开两家到三天开一家,山姆咋跑这么快?

单店卖36亿,比顶级商场还能赚

2023年,全中国只有3家山姆店年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直接涨了近3倍,8家店轻松超过36.7亿元。深圳福田店更厉害,每天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相当于每分钟卖出7罐瑞士卷,卖货速度比网红直播间还快。

再看门店数量,1996年山姆在深圳开第一家店,到2023年27年才开了48家,平均一年就开1 - 2家,速度很慢。但2024年开始突然加速,一年新开6家,2025年底门店数预计超过60家,尤其是从第48家到第60家,只用了1年零3个月,相当于每6天就开一家新店,这速度快得像开了加速器。

张家港老板开奔驰办卡,政府抢着给优惠

以前山姆只盯着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现在开始瞄准有钱的县级市。张家港、晋江、昆山这些GDP超过5000亿元的县级市,消费能力不比省会差。张家港店开业当天,30%的顾客直接花680元办了最高级的卓越会员,停车场停满了豪华车,谁说县城人不买贵的东西?

地方政府把山姆当成宝贝。北京房山的政府部门提前好几年帮忙选地址、谈政策,嘉兴直接把山姆列为重点项目,补贴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合肥还给山姆专门制定了税收减免政策。佛山禅城的山姆店开业后,周边房价半年涨了15%,政府官员说:山姆一来,整个区域的消费档次都提高了。

手机下单1小时送到家,懒人消费帮了大忙

山姆能快速扩张,靠的是店仓云一体化的模式。每家店周围有8 - 15个前置仓,就像分布在城市里的小仓库,覆盖周边3公里,手机下单最快1小时就能送到家。嘉兴店开业当天,前置仓覆盖了3个城区,第一天线上订单超过10万单,很多年轻人边加班边下单,回家就能收到新鲜的牛肉卷和草莓。

2024年,山姆线上销售额超过400亿元,占总销售额的一半多,每个顾客平均每次消费超过200元。上海浦东店的线上订单中,30%都是25 - 35岁的白领,他们说:不用去超市挤来挤去,手机点点就能买到放心货,简直是打工人的福利。

靠啥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交会员费?

4000种商品仔细挑,自有品牌成网红

山姆的商品种类只有4000个左右,是传统超市的五分之一,但每一样都是精心挑选的。就说牛肉卷,山姆从全球100个供应商里只选了3家,原料成本比别人高20%,但卖得比别人便宜15%。自有品牌Member’s Mark覆盖了30%的商品,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

瑞士卷16片装卖59.8元,虽然常被说一家三口吃不完,但原料和口感比市面上的好很多,成了小红书上的热门商品,很多人去山姆就是为了拍照分享。还有麻薯面包,单店每天能卖出5000袋,甚至有人专门做山姆代购,朋友圈里都是“代买瑞士卷、牛肉卷”的消息。

680元年费有人抢着续,试吃区成引流利器

山姆的会员体系特别能留住人。680元一年的卓越会员,续卡率高达92%,这些会员能享受抢购茅台、免费验光等特权,深圳福田店15%的卓越会员都是企业主,直接把山姆商品当员工福利。

对于新顾客,山姆推出9.9元的一日体验卡,嘉兴店开业时吸引5万人进店,其中30%当场办了年费会员。试吃区有20多种试吃品随便吃,有人尝了一圈后觉得划算,直接掏钱办卡:试吃都吃回本了,办卡肯定不亏。

比品质比划算,中产就吃这一套

山姆从不喊低价促销,但面对盒马的移山价,直接下调了30多个常用商品的价格,累计让利近9亿元。三文鱼降价20%后,销量涨了3倍,消费者发现:同样的品质,山姆确实更划算。

在山姆买东西不用费心看配料表。MM牛奶的乳脂含量3.6%,比国家标准高0.4%;智利车厘子只选最大的3J级,坏果率控制在0.5%以内。很多人说:在山姆买东西,闭着眼拿就行,质量有保证。

山姆的三个大挑战

房贷压力大,大包装从划算变麻烦

现在中产压力大,房贷、孩子学费、老人看病都是开销。深圳一位月入3万的IT工程师,房贷占了收入的60%,以前去山姆一次花500元,现在只能控制在200元以内。他说:16片的瑞士卷根本吃不完,只能分给邻居,大包装现在反而成了负担。

小红书上山姆分量挑战#的话题播放量超过1亿,年轻人一边吐槽一个人住吃不完,一边又忍不住买:麻薯面包太好吃了,就算找朋友拼单也要买。

大巧克力大饼干卖不动,盒马用小包装抢客户

山姆的选品还带着欧美习惯,1.5kg的苏打饼干、巨型巧克力,不符合中国小家庭的需求。反观盒马,推出4片装瑞士卷、小包装坚果,正好解决了吃不完的问题,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

山姆的供应链依赖进口,60%的商品从国外运来。疫情期间,部分商品因物流中断断货,让消费者不满。虽然现在和国内产地合作,比如永靖县的草莓基地,但进口比例还是太高,万一物流出问题,货架就可能空了。

Costco、胖东来盯着,山姆还能稳多久?

国际对手Costco在上海的会员数超过100万,推出自有品牌Kirkland对标山姆,还搞茅台抢购,和山姆正面竞争。

本土玩家也没闲着,胖东来在河南开了会员制超市,主打极致服务;Fudi在北京主打平价精品,价格比山姆还低;就连社区团购都开始模仿山姆的大包装策略,想分一杯羹。

当信任遇到挑战,山姆该咋留住人?

山姆这几年的快速扩张,就像一场赌博:赌中国中产愿意为品质和信任买单,赌自己能把超市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不可否认,它做到了,260元的会员费,500万中产抢着交,靠的就是买东西靠谱的口碑。

但现在情况变了,房贷压得大家钱包变紧,小家庭对着大包装发愁,竞争对手又盯着价格和选品猛攻。山姆的信任牌还能打多久?或许该放下“国际大牌的架子,多听听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推出小包装商品,多做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零食,甚至和社区团购合作,让购物更方便。

说到底,开超市就像交朋友,光靠有钱有实力不够,得真正懂对方的需求。山姆能不能一直火下去,关键就看它能不能守住消费者心里的那份信任,毕竟大家花钱办卡,图的就是一句在山姆买东西,我放心。

来源:热血青年巴里9w4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