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校地协同育人,赋能青少年国防教育创新实践,4月17日,“国防铸魂・课程赋能”宁波鄞州区退役军人大学生赋能中小学国防教育课程推介会暨“哇,我们的国防”项目成果展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举行。该活动由宁波市鄞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鄞州区云龙镇人民政府、浙大宁波理工学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鲁晓玲 周宏伟)为深化校地协同育人,赋能青少年国防教育创新实践,4月17日,“国防铸魂・课程赋能”宁波鄞州区退役军人大学生赋能中小学国防教育课程推介会暨“哇,我们的国防”项目成果展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举行。该活动由宁波市鄞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鄞州区云龙镇人民政府、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人武部及传媒与法学院联合主办。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国防教育工作紧扣时代脉搏,将强军思想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人武部部长应中元在致辞中表示。
据了解,“哇,我们的国防”退役军人大学生赋能中小学国防教育项目由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与云龙镇深度合作,该项目自2024年试点以来,团队成员以云龙镇为重点,深入鄞州区中小学开展军体拳教学、爱国护旗活动、国防知识宣讲等活动70余次,覆盖学生超5000人,建立5个国防主题社团,培养10位“小小国防代言人”。
当天,“哇,我们的国防”项目志愿者、退役军人大学生代表丁柳强分享了项目历程。该项目团队成员实地走访了20余处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多次前往浙江省八一学校开展深入调研,开发精品课程38堂。
随后,“哇,我们的国防”项目负责人鲁晓玲老师汇报了项目开展以来的实践成果。该项目将国防教育融入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三大亮点:服务体系化,开发了面向中小学生的“6+2+N”(6套精品课程+2次国防实践活动+N个红色基因的挖掘开发与传承)国防教育课程;形式多样化,开发了国防桌游、国防IP、海军旗语互动等特色项目;资源协同化,通过乡镇+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建共建的机制形成一整套可复制的运营机制。
活动现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教师胡晓梅展示了《宁波市中小学国防教育读本》,这套汇聚军地智慧结晶的“宝藏课本”,计划于今年9月正式走进鄞州区中小学课堂。鄞州区“Yi家人”退役老兵宣讲团讲师、海军一级飞行员谷存忠,鄞南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碧湧,鄞州区人武部政工科科长吴应华受聘为项目课程顾问。
鄞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云龙镇人武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鄞南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四方共同签署《国防教育课程全区推广合作备忘录》。鄞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陈国民指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课程标准化、师资专业化、实践场景化”建设,让国防教育真正成为铸魂育苗的“必修课”,在青少年心中播撒强军爱国的种子。
“哇,我们的国防”项目退役军人大学生走进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供图
“哇,我们的国防”项目退役军人大学生走进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供图
作者:史望颖 鲁晓玲 周宏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