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摘要:2025年4月18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在“泉城”济南盛大启幕,本次盛会由CSCO与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携手主办,旨在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学的蓬勃发展,提升肿瘤医师的专业素养,并加速CSCO诊疗指南的推广与应用。作为中国肿瘤学界最具影响
携手创新,共筑健康中国
撰文 | NIL
2025年4月18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在“泉城”济南盛大启幕,本次盛会由CSCO与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携手主办,旨在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学的蓬勃发展,提升肿瘤医师的专业素养,并加速CSCO诊疗指南的推广与应用。作为中国肿瘤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本届CSCO指南会汇聚了数千名优秀的肿瘤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肿瘤诊疗的最新进展与规范化实践。
会上,多位权威专家回顾了CSCO指南十年来的辉煌成就,并以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对指南更新内容进行全方位解读,为临床实践本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诊疗方案指导,也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图1. CSCO指南会现场
开幕式盛况:权威齐聚,共启新篇
18日上午,大会在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军教授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会议伊始,CSCO理事长于金明院士、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进教授作开场致辞。
于金明院士首先代表学会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同仁致以热烈欢迎,并对长期奋战在肿瘤防治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表达了敬意。他特别提到,自2016年首部CSCO指南发布以来,CSCO已累计出版指南186部,发行总量突破203万册,为临床实践和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高端化提供了提供了强有力证据,此外,这些数字背后,也是数百位专家十年如一日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国肿瘤诊疗规范化的里程碑。
图2. 于金明院士开场致辞
李进教授谈到,抗肿瘤治疗领域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革,这不仅体现在对国际创新药物研发趋势的跟进,还体现在我国本土化新药研发的积极推进。鉴于此,2025年版技术指南的修订工作,汇聚了数百位专家的智慧与辛勤付出,历经一年的精心打磨而成。
我们期望,本指南的编纂不仅着眼于规范化与精准化的提升,更致力于增强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广泛适用性与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广大基层医生以及边远地区的医疗工作者而言,指南应切实做到易于理解、便于实施,确保其在临床实践中能够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因此,可及性被确立为本次指南制定的重要指标和基本原则。
图3. 李进教授开场致辞
大会首日:学术争鸣,前沿碰撞
开幕式圆满落幕后,学术专场汇报随即拉开帷幕。本次指南会精心策划了多个学术专场,涵盖了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血液肿瘤、鼻咽癌、头颈部肿瘤、肾癌等多个癌种,以及肿瘤免疫治疗、肿瘤恶病质以及肿瘤治疗所致血液系统毒性等多个肿瘤领域的热点与难点。这些专场不仅体现了当前肿瘤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更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
以胃癌专场为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风华教授分别就早期和局晚期不可切胃癌治疗更新要点及转移性胃癌治疗更新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基于GERCOR NEONIPIGA研究、INFINITY研究、KEYNOTE-585研究等,2025 CSCO胃癌指南做出了更新,部分更新要点为:对于可手术切除胃癌,删除IVA期胃癌推荐,将其划定为不可切除胃癌推荐;将新辅助放化疗+胃切除数D2+辅助化疗从I级推荐调整为II级推荐;删除No.14v清扫的II级推荐,残胃胃吻合术从II类证据调整为I级推荐(IA类证据)。
图4. 胃癌专场
在结直肠癌专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章真教授分别分享了非转移性结肠癌、转移性结肠癌和直肠癌的诊疗原则及指南更新要点。其更新范围涵盖了影像学诊断、外科手术相关、术前新辅助治疗、晚期免疫治疗及放化疗等。
图5. 结直肠癌专场
肿瘤免疫治疗专场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崔久嵬教授进行主题分享。免疫疗法作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取得了许多进展,例如菲诺利单抗单抗+顺铂+5-FU用于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一线治疗、新辅助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依沃西单抗一线治疗PD-L1阳性晚期NSCLC等,推动了临床指南的更新。
图6. 肿瘤免疫治疗专场
每个学术专场在主题分享环节结束后,均特别设置了讨论环节,以促进更深入的思想交流与学习。总而言之,本届指南会的各个专场全面涵盖了癌症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南更新要点以及临床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为参会者搭建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