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一段视频刷屏,在哪吒汽车桐乡工厂大门前,经销商代表说自己是全国300多家哪吒经销商中的二十余家代表,很多门店按照厂家要求打全款几百上千万,但车一辆没发,有的经销商为了付车款而贷款,如今正被追债;
作者 | 燕大
经销商组团讨债,而哪吒汽车原CEO已身在英国。
前几天一段视频刷屏,在哪吒汽车桐乡工厂大门前,经销商代表说自己是全国300多家哪吒经销商中的二十余家代表,很多门店按照厂家要求打全款几百上千万,但车一辆没发,有的经销商为了付车款而贷款,如今正被追债;
经销商代表表示过去大半年都在坚守,没裁员、没断工资没断社保,正常缴税、正常运营,一直在扛着,但哪吒从去年9月到现在一次正面回应都没有,因此只能上门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诉求也很简单:
1,赔偿从去年9月至今的运营损失,并预支今年5-7月的经营成本;
2,打款未发车拖欠的返利和补贴,必须在5月11日前一次性返还;
3,尽快恢复售后服务体系,别让四十多万哪吒车主被彻底抛弃。
这诉求,燕局觉得一点都不过分。
合情合理、有理有据,经销商付了钱你却不发车,大半年没个正面回应,拖的经销商都快不行了,更不用说还涉及几十万车主的售后。
面对舆情涛涛,网传哪吒原CEO张勇发朋友圈回应。
意思虽辞了CEO但还在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筹钱。
不知各位看官什么赶脚,反正我是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记得上次跑国外的是威马汽车的沈晖,烧光400多亿后,临了还在忽悠投资人、经销商和车主,为自己全身而退争取时间,最终在2023年9月学了贾布斯,发文说自己去慕尼黑和纽约出差,文末还灌了把鸡汤,称“好事多磨,静待花开”。
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最近一次是吉利与百度发起的极越汽车,CEO夏一平,他倒是没跑,但突然宣布欠“停摆”,员工正在直播突然看到公司没了,而欠一屁股账且账面空荡荡的极越,CEO夏一平却晃着脚笑嘻嘻的对群情激奋的员工则说“自己一直在想办法”;
但他对记者却表示,“我的认知是,从CEO这个角度讲,我只管这个车上市能卖”。
就这态度,不奇怪他为什么会在最后一刻之前还在瞒着员工、忽悠消费者买车和拖欠各地供应商巨额账款。
没有最恶劣,只有更恶劣。
极越闪崩之后,网传大投资人百度在尽调的时候发现极越一滩烂账,还有70亿的大窟窿,所以不再给钱,防止再打水漂。闪崩之后极越才冲上热搜,而搞笑的是,之前砸下3700万在某平台推广,楞是没人听过这个牌子。
闪崩之后,网传极越员工发朋友圈内涵极越贪腐成风,亲见CEO特批十倍于市场价的费用给他的人指定的供应商,心思全在怎么把股东的钱搞到自己口袋。
再说威马造车,CEO沈老板两口子持股超30%,年亏80多亿,沈老板天天喊威马造车非常缺钱,连发工资都困难,但人家2021年的行政费用却暴涨57%,高达27亿,要知道威马的营收才47亿。
这么高的行政费用,就算买豪宅用名酒泡澡都用不了吧,到底是造车还是把投资人当大冤种,投资人心中最有数。
说来有意思,很多人听说哪吒汽车,还是因为频繁刷到CEO张勇被红衣周老板喷的像孙子。
一开始我刷到投资人周老板训斥张勇的视频,我还以为是搞节目制造热点,后来发现,真不是,他是真喷,再看张勇,明显就是情商不太聪明的样子,面对周老板的训斥,几乎都是一副“你是投资人,你牛逼,我忍忍忍”,默不作声。
在能找到的视频中,周老板当着镜头的面教训张勇,是家常便饭,观众都看得为张勇叫屈,妥妥的职场大型PUA。
就事论事来说,你既然看不上他,干嘛当初同意让他做CEO呢,而且你一个外行,天天骂一个汽车制造的内行,如果你觉得他懂技术但不懂营销,那你给他配个营销高手不就得了么?!
就像给李云龙配上赵刚一样,你永远不可能指望李云龙身兼赵刚,在这个问题是上反复训斥张勇,除了体现你是个股东和投资人,让CEO张勇下不来台,还让观众都觉得尴尬,很不合适。
话说回来,有这种耳提面命的投资人,相比来说,哪吒的张勇跟极越夏一平和威马的沈晖应该都不太一样,毕竟有这种一天到晚叨叨你的投资人,你想从公司搞钱也不是件容易事。
但哪吒仍然没逃过站在悬崖边。
2022年的时候哪吒曾拿到年销15万辆的销冠,2023年交付12.75万辆,大幅下滑,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重点在于他的策略是低价冲量,换句话说,卖一台亏一台。这种抢占市场的方式很正常,但前提是你得有源源不断的子弹,得能亏得起。
数据显示,哪吒汽车从2021年到2023年,三年总共亏损180多亿,平均一年巨亏60多亿,即使24年初红衣教主周老板利用个人IP对张勇连环输出痛批,赚足流量拿下不少订单,但债务泥潭已经深陷。
去年底张勇就不再担任CEO,网传其卸任CEO或与大股东南宁国资有关,后者希望张勇交出人事、财务和采购权限,以确保哪吒能活下去,不过这一说法被随之辟谣。之后担任CEO的是另一创始人兼董事长的方运舟,方表示自己负第一责任,并立下2025年毛利率转正、26年整体盈利的军令状。
只是,市场高手辈出、群狼环伺,而之前低价冲量带来的巨额债务如乌云压顶,哪吒的股东和投资人估计也亏不起了。
回头看去,这些年倒下的几乎全是职业经理人造的车,为什么职业经理人造车很难成功?
说白了,这玩意跟吃蛋白粉搞出来的肌肉和摔打练出来的腱子肉,耐力、爆发力及持久性都完全是两码事。职业经理人拿着投资人的钱,靠PPT给投资人画大饼,烧钱扩产能和低价冲销量,反正烧的不是自己的钱。
烧的钱一个比一个多,吹得牛逼一个比一个大,但是呢,车子没人家造的好,服务没人家好,最后还给员工和经销商、供应商留下一地鸡毛。
再对比一下雷军造车,花的是自己和兄弟们一点点攒起来的家底,每一分钱都尽量花在刀刃上,想方设法让资金利用率最大化,谨慎不盲目扩产能。
所以能成功是有道理的,十年前雷军多次飞往韩国三星登门道歉,现在三星大老板都要到小米造车参观学习。
最后再多说两句。
新势力造车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烧完钱、留下一地鸡毛,也给这个行业再次敲响警钟,不管是开门店还是买车,都别光看情怀和PPT,这玩意忽悠人的成分有十层楼那么高。
真走到破产,大股东也未必有义务负责,近年来倒逼大股东负责“成功”的是极越CEO夏某平,他把极越搞闪崩,导致舆论哗然,吉利和百度只得捏着鼻子站出来兜底。
看哪吒的情形,大股东再掏钱出来力挽狂澜的可能性,不大。
来源:燕梳楼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