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茶叶文明发源地,中国在数千年茶史中孕育出六大茶类体系,其包括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黑茶、黄茶。其制茶技艺在2022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茶叶文明发源地,中国在数千年茶史中孕育出六大茶类体系,其包括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黑茶、黄茶。其制茶技艺在2022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其中,青茶(乌龙茶)以其独特的半发酵工艺独树一帜。17世纪中后期,青茶的制茶技艺初创于闽北,在18世纪之后,逐渐传播开来,分成闽南、广东、台湾三大体系。闽南催生出安溪铁观音,潮汕孕育潮州凤凰单丛,跨海峡则成就台湾冻顶乌龙。
凤凰山匠人在传承古法基础上,针对当地古茶树特性改良工艺,最终形成包含10大香型、80余品系的独特体系。
采青:茶农根据品种特性灵活采用"三叶一驻""五叶二芽"等采摘法,通常只取嫩叶。凤凰单丛茶的采摘时间分为早青、上午青、下午青和晚青,晴天采摘适宜。
晒青:采摘好的茶青要通过阳光的自然晾晒,降低茶叶本身的水分,激发茶叶的香气,为做青创造良好的先天条件,是关乎凤凰单丛茶品质息息相关的一环。
晾青:移入阴室薄摊静置,降低茶叶本身的水分,为做青创造良好的先天条件,是关乎凤凰单丛茶品质息息相关的一环。
做青:做青又分为碰青、摇青和静置3个过程。碰青是指用双手从竹茶筛底部抱叶子上下抖动,使茶青互相碰击,产生发酵作用;摇青是摇青机器匀速回旋,形成"三红七绿"的典型特征;最后再放回竹茶筛进行静置,这些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交替往复进行的。
杀青:现在广泛使用杀青的机器进行制作,使茶叶渐变为浅绿,略显黄色,叶面完全失去光泽。
揉捻:"轻-重-轻"三段式揉压,使茶汁渗出形成天然"茶釉",塑造出紧结油润的条索之美。
烘焙:凤凰单丛茶采用原始的炭焙,分为初烘、摊晾、复烘三个阶段。初焙(130-140℃):去除青杂味,烘焙至适当程度,将初烘好后的茶叶薄摊静置1-2小时;复焙(100℃):烘至八成干再进行摊凉,发展蜜韵;最后进行第三次烘焙,温度为70-80度,烘至足干为止。
当机械臂开始模仿手工摇青的韵律,这些传承千年的动作语言,依然在诉说着东方茶道最本真的生命哲思。
来源:小赵荐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