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似简单的一个功能,实则却是对公众号内容生产流程的颠覆性调整, 大大降低了创作门槛,发 布 一篇公众号文章变得像发条朋友圈那么简单。
微信正在酝酿一场全民创作“革命”。
看似简单的一个功能,实则却是对公众号内容生产流程的颠覆性调整, 大大降低了创作门槛,发 布 一篇公众号文章变得像发条朋友圈那么简单。
这或许是微信今年为止在内容侧步子最大的一次功能更新。
一直以来,微信都在延续小步快跑策略,不定期迭代微调部分功能。昨天微信 刚刚 更新 的 iOS 8.0.58版本 中 , 还 新增了朋友圈分享显示公众号文章来源等功能。
我们复盘了最近微信的一系列重要更新,为大家画出重点,试图探讨这些新功能将为创作者们以及每一个普通用户带来哪些影响。
微信“松绑”公众号,
从专业工具到“全民创作”
被调侃多年“古典自媒体”的公众号,再次成为微信改版 的 主战场之一。
从年初支持评论区“斗图”,到前段时间在公众号信息流内测“朋友推荐”、“快讯”等新模块,今年以来微信 在 公众号 领域 动作频频,想要再次释放公众号生态活力。
支持个人微信号直发公众号内容, 从底层创作链路改变了公众号内容的生产模式 。喊了许多年“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slogan, 这一次才是真正从“人人可看到”走向“人人可创作”。
具体来看,被内测到的用户可以通过“公众号”信息流的右上角进入“我的公众号”版块。在这里点击“发表”, 进入创建公众号的页面,拟定公众号头像和名称后,便可成功注册 一个新 账号 。
要知道,以前注册一个公众号, 得 从官网进入、用邮箱激活,再经历信息填写等一系列繁琐流程, 如今只要1分钟, 就能 拥有属于自己的公众号。
而且,这个账号一注册就自动获得了留言功能。
有了账号,就能直接发表内容。 “我的公众号”提供了两种内容发布形式:“发图文”和“写文章”,前者用来发“小绿书”内容,后者用来发常规图文。
“写文章”支持简单编辑长文,能插入文字和图片,可开原创,但除了字体加粗之外无法再做更多格式调整。
不过,新榜编辑部实测发现,微信已经将“写文章”功能与“公众号助手”打通, 如果需要使用超链接、、商品等功能,可以 直接 跳转 实现 。
相比之下,“发图文”已基本可以满足“小绿书”编辑的大部分需求,选取图片-编辑文字-发表内容,一气呵成。
可以预料到,这将会刺激更多“小绿书”的产出,“小绿书”或将迎来新一波内容井喷。
一位资深公众号从业者对我们分析表示,这是微信内容加速轻量化的重要信号,短图文生产门槛低,且更适应当下网友快速消费内容的习惯,能够争夺更多用户时长,“之后也能进一步与短视频、直播内容融合,打造混合信息流”。
降低公众号创作门槛的同时,微信也在为公众号提供更多曝光渠道。
微信更新到最新的iOS 8.0.58版本后,用户在朋友圈分享的图文消息也会在左下方出现公众号名称,显示格式为“公众号 · XXX”,点击后可进入该公众号页面查阅更多内容。
即使已经打通了个人微信号和公众号的通道,公众号还不能像视频号一样在微信个人名片中展示。之后是否会开放这一入口,尚未可知。
此外,微信还在发力提高公众号内容互动,试图增强用户、内容、创作者三者的粘性。
近期,微信灰度测试公众号文字“划线评论”功能,在此前“划线”文字的基础上新增了“评论”。
经新榜编辑部测试,划线文字评论和文章留言功能类似,能评论图片,能被其他读者点赞, 但 需要被作者精选才能 被公开展示 。
这是微信对于提高内容互动的一次新尝试,有点像图文版本的“弹幕”。
如果一段文字被许多读者划线评论,那 么 这部分互动会形成一个新的内容板块,获得更多即时反馈互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且当这些评论被截图发到聊天里,其他用户点开截图后右下角会自动出现“阅读原文”按钮, 不需要再搜索账号和文章标题,便可一键直达原文页面,形成了内容闭环。
公众号之外,微信 还 新增了 不少功能细节 上 的优化:
用户 将文章或小程序页面向右下角滑动,页面集合入口“浮窗”改 为 “星标”。
来源:时空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