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一直护着这条河!”《中国组织人事报》点赞昭通这名巡河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7:33 1

摘要:初秋的清晨,位于赤水河畔的云南省镇雄县鱼洞村仍枕着薄雾未醒,鱼洞河却已先一步睁开眼睛。水声像一串银铃,从峡谷里一路传过来,一抹醒目的“红”沿河岸缓缓移动——红马褂、巡护包、长捞网。那是姚明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镇雄管护站果珠彝族乡鱼

《中国组织人事报》9月22日第5版

赤水河畔护河人

通讯员 赵白羽

初秋的清晨,位于赤水河畔的云南省镇雄县鱼洞村仍枕着薄雾未醒,鱼洞河却已先一步睁开眼睛。水声像一串银铃,从峡谷里一路传过来,一抹醒目的“红”沿河岸缓缓移动——红马褂、巡护包、长捞网。那是姚明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镇雄管护站果珠彝族乡鱼洞片区的巡河员,也是彝寨乡亲心口相传的“鱼儿阿乌(叔叔)”。

多年前,非法捕捞屡禁不止,河流主干河道和支流的小水电开发不断推进……使得赤水河流域鱼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鱼儿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少。

看着鱼洞河生态日趋告急,鱼洞村党委当即把会议桌搬到了河岸,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办公会”。大家一拍即合,义务巡河队成立了。

“我家就是住在赤水河边,小时候,随便往河里撒一网,就能捞上不少鱼,现在的许多稀有品种在那时都很常见,再不采取行动,子孙后代将再也见不到这些鱼了。”作为党员的姚明昌主动承担起巡护队队长的责任,带着对赤水河的深情,他积极组织村民分时段沿河巡逻,发现钓鱼、捕鱼行为便及时制止。

姚明昌在巡护路上

半年的时间里,姚明昌带队拔掉违法钓竿两百余根、割除藏网30余公里,鱼洞河第一次在冬天也能看见成群的小头鰋逆流产卵。

当然,有时也会遇到棘手的情况。曾有偷捕者从看守所出来后,扬言要砸了姚明昌家的窗户。姚明昌知道后,主动将其请到家里,和对方推心置腹地沟通:“我不是要为难你们,你看这河,以前鱼少得可怜,现在咱们护了这么多年,鱼又多了起来,这不是好事吗?”经过几次交流后,对方没了怨气,还成了义务监督员,看到有人偷捕,就第一时间给姚明昌打电话。

鱼洞村党委深知,要想留住“绿水青山”好生态,光靠监督约束还不够,想要实现长效发展,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于是鱼洞村党委组织动员以姚明昌为代表的党员骨干,积极开展环保宣传,大伙儿把自家的车辆改成了“护河宣传车”,把环保的宣传标语改成彝语顺口溜,沿着村子一遍遍宣讲禁渔、护河知识。在这支“流动的环保宣传队”的带动下,护河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巡河护河行动中。

姚明昌查看鱼的产卵情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每一次行动,都播种下希望的种子。如今,在镇雄县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水质越来越好。赤水河流域鱼类已由2020年的36种恢复到目前的43种,还监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鲵,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现在姚明昌不仅是巡护员,也是云南管护局果珠彝族乡鱼洞生态观测点负责人。他每天通过水下摄像头等设备采集图像、视频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后上报给上级部门,为保护区增殖放流、管理保护与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一直护着这条河,一直守着可爱的鱼群!”46岁的姚明昌坚定地说。

今日推荐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图源 镇雄融媒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刘玉 校对/马思 编辑/何淑倩格

投稿/ ztsxwzx@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来源:微昭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