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9年2月17日,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当解放军以雷霆之势突破越北防线时,越南军方高层却仍在自欺欺人。越军少将黎马良在3月4日公然宣称:"若中国军队不在3月5日前撤军,我312师将成建制消灭其主力部队!"这番狂妄言论背后,是越南当局对"常胜师"312
1979年2月17日,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当解放军以雷霆之势突破越北防线时,越南军方高层却仍在自欺欺人。越军少将黎马良在3月4日公然宣称:"若中国军队不在3月5日前撤军,我312师将成建制消灭其主力部队!"这番狂妄言论背后,是越南当局对"常胜师"312师的盲目迷信。这支号称越军六大精锐之一的部队,究竟在战场上表现如何?中国军队又是如何用实力粉碎这一军事神话的?
一、"常胜师"的神话与现实
越南人民军第312师组建于1950年,由武元甲大将亲自指导成立,是越军最早组建的六个主力步兵师之一。该师在抗法战争中表现出色,曾参与奠边府战役等重大军事行动。在随后的抗美战争中,312师转战南北,积累了丰富的山地游击战经验。1975年越南统一后,该师被部署在北部边境地区,成为拱卫河内的战略预备队。
正是这些辉煌战绩,使312师在越军中获得了"山地猛虎"的美誉。师长阮友安曾骄傲地宣称:"我们一个团可以对付中国一个师!"这种盲目自信在1979年初达到顶峰——当中国军队兵分两路攻入越南时,越南当局紧急调遣312师北上增援。
然而,战场表现却给了越军当头一棒。2月19日,312师下属183团奉命驰援高平战场。按照越军总部设想,该团应迅速北上切断中国军队退路。但面对解放军121师的阻击,183团畏缩不前,最终被牵制在扣屯地区动弹不得。
"我们原计划三天内赶到高平,"一名被俘的越军军官后来供述,"但中国军队的炮火太猛烈了,部队根本不敢前进。"就这样,一支号称能"歼灭中国主力"的精锐部队,在实战中连增援任务都未能完成。
二、纳隆之战:神话的破灭
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自卫还击作战达到预期目的,开始撤军。这本是中国方面战略克制的体现,却被越南当局曲解为"畏惧312师威力"的结果。越军总部急令312师组织追击,"务必给中国军队致命一击"。
3月6日凌晨,312师183团一个加强营约600人,趁着晨雾掩护偷袭正在撤退的解放军41军121师阵地。越军企图利用地形优势,在纳隆地区实施围歼作战。
但战场形势很快逆转。121师师长郑文水早有防备,预先部署三个步兵营设下埋伏圈。当越军进入伏击区域后,解放军突然开火,密集的机枪子弹和手榴弹如雨点般落下。不到半小时,越军就被分割包围。
"我们完全被打懵了,"一名被俘的越军士兵回忆,"中国军队好像早就知道我们要来。"激战持续到中午,越军伤亡惨重,残部拼命突围。战后统计,这个加强营伤亡过半,完全丧失战斗力。
更讽刺的是,当121师继续后撤时,312师主力竟然隔河观望不敢追击。"他们(中国军队)撤退时队形严整,"一名越军军官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根本没有机会。"
三、谅山战役:越军精锐的溃败
就在312师被牵制在高平方向的同时,越军另一支王牌部队——316A师在谅山战场遭遇了毁灭性打击。这支部队曾被誉为"越军第一主力",却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
3月1日,解放军55军集中优势火力,对谅山发起总攻。越军316A师依托坚固工事和复杂地形顽强抵抗,但面对我军步炮协同的立体攻势,防线很快被撕裂。战斗最激烈时,我军炮兵在短短30分钟内倾泻数千发炮弹,彻底压制了越军火力。
"我们的阵地被炸得面目全非,"一名被俘的316A师士兵回忆,"中国军队的炮火像犁地一样,没有一寸土地是安全的。"3月4日,55军163师攻占谅山北市区,越军残部仓皇南逃。至此,越军在谅山方向的防御体系彻底崩溃。
讽刺的是,就在316A师溃败的同一天,黎马良少将仍在河内大放厥词:"如果中国军队不撤军,312师将全歼他们!"然而现实是,越军两大主力一败涂地,根本无力组织有效反击。
四、撤军背后的战略智慧
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命令。这一决策并非如越南宣传的"被迫撤退",而是基于战略目标的完美达成:
摧毁越北军事设施:我军在28天内攻克高平、谅山等战略要地,彻底瘫痪了越南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
震慑越南扩张野心:此战证明中国军队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击溃越军精锐,粉碎了黎笋集团"称霸中南半岛"的幻想。
避免陷入战争泥潭:我军在达成预定目标后果断回撤,展现了高度的战略克制,避免被拖入长期消耗战。
越南当局为了挽回颜面,在国际上大肆宣传"中国军队因惧怕越军反击而撤退",甚至声称"越军给中国上了一堂战场指挥课"。然而,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却是:
越军王牌316A师在谅山几乎被全歼,残部四散逃窜。
312师在高平方向畏战不前,唯一一次主动进攻(纳隆战斗)反遭围歼。
整个战役中,越军伤亡超过5万,而我军仅付出较小代价。
五、历史的真相与启示
40多年过去,这场战争的胜负早已不言自明。越南当局当年的狂妄言论,如今看来不过是失败者的自我安慰。中国军队用实力证明:任何试图挑战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将付出惨重代价。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还原真相,更是为了铭记那些为国牺牲的英雄。正如一位参战老兵所说:"我们不是为了战争而战,而是为了和平而战。"中国军队的克制与强大,正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来源:小段乐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