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祁门县充分学习“千万工程”典型经验,以“五微”理念为抓手,打造闪里村、芦荔村、响潭村、芳村村、文堂村5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特色发展格局,成为祁门县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走进祁门县,这里有千年古祠的光影流转,有万亩茶园的茶香氤氲,有御医故里的康养秘境,更有和美乡村的幸福图景。
近年来,祁门县充分学习“千万工程”典型经验,以“五微”理念为抓手,打造闪里村、芦荔村、响潭村、芳村村、文堂村5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特色发展格局,成为祁门县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山水为墨
绘就生态宜居新图景
祁门县以“五微”行动为抓手,实施“针灸式”改造,让古村落焕发新生。
闪里村以“一村九祠、礼仪桃源”为主题,修复明清祠堂群,打造根雕展示馆、红茶电商馆等新业态,还原徽派建筑肌理;芦荔村依托百亩水稻田园,建设乡村会客厅、稻田咖啡厅,将“稻香芦荔”打造成乡村休闲旅游新地标;芳村村以“荷塘月色@拾光里”为定位,打造百亩荷花观光园、荷宴养生馆,形成“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意画卷。
目前,全县累计实施“微改造”提升项目1600余个,建成11000余处“祁遇”五小园,打造30余处乡村微景区。同时,祁门县获评“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产业为魂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祁门县立足生态、文化、农业资源优势,探索“农业+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路径。
闪里村引入皖农集团、祁遇乡村等企业,发展茶文化研学、民宿经济,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芦荔村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粮食全产业链,“芦荔清水田”稻米售价达10元/斤,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文堂村依托御医文化,建设悦享文堂故里、祁门文堂度假酒店,推出中医康养体验项目,年营收超400万元。
目前,全县培育“微创意”农产品30余个,发展茶旅、瓷旅、药旅等新业态80余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7%。
文化为脉
涵养乡风文明新风尚
祁门县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文堂村传承肉丝糕、字豆糖等非遗技艺,举办“乡约之地”文化美食节,年开展民俗活动30余场;芦荔村依托张荣桥家乡名人效应,建设航天主题科普馆,吸引青少年研学团队;芳村村以“荷”为IP,开发荷香茶、荷花宴等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超百万元。
该县建成村史文化展厅、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118个,开展“送戏进万村”“村歌村晚”等活动120场,培育“响潭实践”“塔坊日记”等治理品牌。响潭村连续17年矛盾不出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成为乡村治理的“活化石”。
全域联动
打造乡村旅游新IP
祁门县以“祁遇十八乡”为主题,串联精品示范村、古村落、景区景点,推出“茶香之旅”“非遗之旅”“康养之旅”等6条精品线路。
游客可在闪里村体验红茶制作,在芦荔村参与稻田咖啡DIY,在文堂村享受中医理疗,在芳村村观赏荷田月色。2025年,祁门县将举办系列活动,开通祁红茶旅风景道,建设牯牛降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国际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目的地”。
来源:安徽经济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