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看新茶饮这一年!农参研究部《2025中国新茶饮产业供应链创新发展》白皮书发布丨特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6:45 1

摘要: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现场解读由元一智库指导、农参研究部撰写的《2025中国新茶饮产业供应链创新发展白皮书》,深度解读了“地域风物×全国市场”双轮驱动下的新茶饮供应链进化路径,剖析农业源头赋能与消费终端革新的战略

一杯新茶饮,正悄然影响中国农业的价值链。新茶饮正在成为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重要纽带,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值此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之际,2025新茶饮供应链产销对接会暨投资交流会于9月20日上午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现场解读由元一智库指导、农参研究部撰写的《2025中国新茶饮产业供应链创新发展白皮书》,深度解读了“地域风物×全国市场”双轮驱动下的新茶饮供应链进化路径,剖析农业源头赋能与消费终端革新的战略新机遇。

2025新茶饮大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指导,广西广播电视台主办,元一智库作为产业研究合作单位。

这是继去年首份报告后,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这个蓬勃发展的领域,是因为我们看到:新茶饮正在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品牌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5个“新”看新茶饮这1年的发展:

一、新变革:从田间到杯中的产业链重塑

新茶饮正在推动农产品由初级原料向高附加值商品转型升级。

蜜雪冰城为例,通过雪王农业在四川安岳、重庆潼南等柠檬主产区推行“优质果园扶持计划”,2023年采购柠檬约11.5万吨,成为国内最大柠檬采购商,采购成本较行业平均低20%以上。这种规模化的订单农业模式,既保障了原料稳定供应,又降低了采购成本,实现了品牌与产区的双赢。

古茗将葡萄加工为标准化果泥,确保了“超A芝士葡萄”在全国门店的口味高度一致。这种标准化加工不仅提升了供应链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农产品实现了价值倍增。

云南羽衣甘蓝喜茶的深度开发而身价倍增。喜茶在云南石屏建立羽衣甘蓝合作种植基地,建立零农残种植标准,在种植、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激素,并经第三方超过800项农残检测,各项结果均为未检出。“羽衣纤体瓶”单月销量超350万杯,直接带动上游原料价格从每斤几元暴涨至20-30元。

我们可以看到,头部新茶饮品牌已突破传统餐饮的单一属性,发展为“农业公司+加工工厂+食品餐饮公司”的超级综合体,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构建竞争壁垒。这种全产业链模式,正在重塑农产品从田间到杯中的价值链。

二、新价值: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提升之路

我们在研究看到,新茶饮展现出作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实现重要渠道的巨大潜力。这种价值提升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体现在品牌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层面。

地理标志产品正在成为新茶饮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要素。我们见证了多个令人振奋的案例:

湖北恩施玉露通过爷爷不泡茶的“白兰玉露”产品,采购量同比增长300%,在咸宁打造桂花产业园,2024年“咸宁桂花”单品带动当地97吨采购量,咸宁桂花单品年销740万杯,让“中国桂花之乡”的香气成为全国性茶饮符号。这种地域特色原料的开发,不仅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更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广东英德红茶也是一个典型例子。今年4月,喜茶推出以英德红茶为茶底的新产品——英红·芝士糯糯,上新首日,单店单日最高销量达1500杯,全国首日销量突破80万杯。近年英德茶企不断尝试各种新式茶饮的研发探索,通过品种革新、生态种植、智能加工、创新产品等科技加持。这一案例证明,传统茶产区通过与新茶饮品牌合作,可以实现品牌年轻化和价值提升。

2024年春茶季,喜茶联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飞猪旅行发起了“喝第一口春茶”活动。发布了6条新茶饮茶文旅线路,包括福建安溪线、浙江安吉线、云南澜沧线、广西昭平线、安徽祁门线、湖南安化线,并带领用户体验了福建安溪线茶旅路线,深度领略“乌龙茶之乡”独特的茶文化魅力。这种“茶饮+文旅”的模式,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提供了新的变现路径。

新茶饮通过品牌化、时尚化、标准化的方式,为传统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地域风物摆脱土特产的局限,走进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三、新爆款:地域风物如何成为全国性现象

我们跟踪研究了各大新茶饮品牌的爆款产品,发现一个明显趋势:基本都是以地标产品为基底。背后都离不开地理标志茶叶的支撑。

古茗爆款单品“龙井茶系列”,通过绑定地理标志产品与生态产区,以“正宗性+新鲜感”打造差异化优势,凸显供应链对品质与生态价值的双重背书。热门单品“西子龙井春”“龙井香青团”的原料源自浙江龙井核心产区,古茗与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办公室深度合作,严格使用加贴“龙井茶溯源标识”的原料,消费者可扫码查询产地、加工流程,从源头杜绝“以次充好”。为保留龙井鲜爽口感,自建浙江诸暨茶叶加工厂,采用低温窨制工艺,为古茗茶饮提供水果茶叶类为主的食品原材料生产供应,同时建设服务杭州周边区域的供应链体系。

横州茉莉花产量占全球60%,成为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品牌茉莉花茶饮的核心原料。霸王茶姬的“伯牙绝弦”(茉莉花茶基底)成为文化输出爆款,占品牌销量30%。通过深度开发地标产品,新茶饮品牌可以打造出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爆款产品。

贵州刺梨通过新茶饮实现了从“野果”到“网红原料”的蜕变。沪上阿姨的“刺梨维C皇”,书亦烧仙草“橙漫刺梨山茶花”等,让这一区域性水果走向全国市场。这种“小众水果爆款化”的现象,为新茶饮产品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特色农产品开发提供了新路径。

这些爆款产品的成功表明,地标产品不仅是新茶饮差异化的核心要素,更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重要桥梁。通过挖掘地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风味,新茶饮品牌可以打造出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品。

四、新路径:农业品牌全球化的新载体

新茶饮出海正在开创中国农业品牌全球化的新模式。

目前,中国新茶饮出海品牌已超40个,海外门店总数突破1.5万家。蜜雪冰城以4733家海外门店居首,喜茶、茶百道、霸王茶姬等品牌则在伦敦、纽约等全球地标城市布局。

与传统农产品出口以原料形式不同,新茶饮出海是以品牌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核,以现代消费体验为形式的全方位输出。

霸王茶姬海外门店以“水墨书法”包装“伯牙绝弦”,强调横州茉莉花茶底的“东方香韵”;喜茶伦敦店以“功夫茶系列”命名产品,空间设计融入青瓷元素。这种文化赋能策略,不仅增强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也提升了品牌的价值内涵。

五、新机遇: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市场化解决方案

我们认为,新茶饮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市场化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覆盖生产端、流通端和消费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在生产端,新茶饮通过“定制化种植”“订单农业”等模式,将消费端需求传导至种植端。品牌直接参与种植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指导并实行保底收购,使农户分享终端溢价。

在流通端,通过数字化冷链物流等创新科技,大幅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蜜雪冰城在柠檬产区完成预处理后,中国内地超90%的县级行政区划能在12小时内送达,这种效率革命传统流通体系难以想象。

在消费端,新茶饮通过品牌化运作,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通过挖掘地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风味,新茶饮为传统农产品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

我们将继续关注新茶饮产业发展,特别是其与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互动关系。我们相信,新茶饮不仅仅是一杯饮料,更是中国农业品牌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它连接起传统的农业生产与现代的消费需求,打通了从田间地头到全球市场的全产业链条,正在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新的动能。

领取:《2025中国新茶饮产业供应链创新发展白皮书》

来源:农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