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卖早已变成民生问题,而每次"幽灵外卖、虚假门店、预制菜"的报道一出,都在不断刺激消费者的神经,这会导致一个最致命的问题,信任缺失,从而影响整个外卖大盘。
互联网行业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今年2月外卖领域发生了变化,此后关于"外卖"的暗战就没断过。
而到了4月,久违的外卖商战被点燃,平台正在上演混战。
平台混战,谁将是最大赢家?混战之后又会把行业引向何方?
就像一些人注意到,在最近的"口水战"中,饿了么一直没下场、始终没掺和。
这个冷静旁观的选择值得玩味,但更多人也关注的是,这段时间的饿了么在搞什么大事?
回溯过去这两个多月,两个关键词逐渐浮出水面——解题,以及AI。
一、解外卖行业生死之题
在喧闹的战场,饿了么显然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埋头解题。
平台治理、商家经营、骑手保障——这些课题是2025年整个外卖行业共通的,全社会都共同关注的至关要题。
平台3月数据显示,已累计清退3.1万家违规商户,其中包括大量涉嫌"幽灵外卖"的店铺;
通过"明厨亮灶"覆盖超10万家商户,较2022年增长270%;
AI驱动的"全息盾"系统拦截2.1万家侵权门店,处置虚假门店超千家;
……
这些公开数据揭示了,当外界聚焦流量争夺和舆论战时,饿了么正着力破解行业沉疴。
从饿了么在这个春季几个主要动作具体来看:
1. 解决幽灵外卖问题,建立外卖信任
外卖早已变成民生问题,而每次"幽灵外卖、虚假门店、预制菜"的报道一出,都在不断刺激消费者的神经,这会导致一个最致命的问题,信任缺失,从而影响整个外卖大盘。
今年开春,饿了么发布了六项措施坚决打击"幽灵外卖" ,进行专项整治行动。饿了么官网信息显示平台已采取包括:加强商户入网审核、全面排查风险商户、提升风险识别能力、畅通公众举报渠道、建立公示披露机制、强化商户合规意识等六项措施重点整治"幽灵外卖"。
与此同时,饿了么也在更多地方监管一起试点创新探索,例如在杭州落地明厨亮灶直播的"随手赞"项目,将消费者点赞量纳入商户评级体系,形成"技术监管+社会共治"新模式。通过切实有力的措施解决食安问题,帮助外卖行业溯本清源,拿回消费者对外卖的信任。
2.投入十亿专项补贴,着力扶持优质商户
外卖商户苦高佣金和流量久矣。
3月初,饿了么正式发布"优店腾跃计划",佣金上,支持优店线上新开,平台技术服务费首月全返还、半年内持续专属优惠;
流量上,对于新入驻商家,将原有"7 + 21天免费流量卡"支持力度陆续升级为"最长7 + 7 + 23天免费流量卡" ;
运营成本上,饿了么投入超过7亿元的专项补贴,通过定向发放消费券红包、配送费用减免等多种形式,为商家排忧解难。
借由费率补贴、AI能力支持、商家工具优化等技多层次的投入,饿了么今年对优质商户支持投入显著加码,形成差异化扶持体系,以促成良好的平台生态。
3. 解决骑手关切问题,让骑手有奔头
多年前的一篇《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曾一度刷屏全网,自此,整个社会都十分关注外卖小哥的安全和收入问题。保障和计价,也始终是骑手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为更好落实算法应用向上向善,饿了么今年春季也推出了一系列行动,坚持推动平台规则透明化。
其中包括推出骑手权益月恳谈会创新机制,通过定期沟通互动,进行算法公开和主题调研,积极听取各方反馈,持续强化骑手权益保障。
3月初,在北京举办的权益月恳谈会上,饿了么进行了骑手调度算法公开,与骑手、商家、消费者及专家学者等一起坦诚交流,以进一步完善规则,提升多方体验。4月初,饿了么再次对计价算法进行公开,保障骑手接单公平、收入公平,持续加强骑手权益保障。
饿了么公开表示,今年计价优化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保障骑手接单公平性,保障骑手劳动强度和骑手收入公平性;同时通过订单难易度刻画优化,对骑手的劳动付出做更精准的评价。
此外在3月,饿了么还与多家机构共同成立了即时配送算法专家委员会,邀请来自算法技术、劳动就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常态化的咨询和指导,为骑手保障保驾护航。
二、AI系列应用突破领跑
身在乱战的局外,饿了么在本地生活的AI应用赛道上,则正悄然成为"领跑者"。
在今年,阿里巴巴集团AI技术发展势头表现迅猛,喜报频传。包括股价几度暴涨,也大多数都与AI科技有关,AI已经成为阿里体系名副其实的第二增长曲线。
对饿了么来说,抓紧时机布局AI,是比口水仗更重要的正事。技术到底应该服务于什么?AI到底又能为外卖行业做些什么?过去三个月中,饿了么快速实现了一系列具体场景的突破。
1.大力推广AI加持的"明厨亮灶"
饿了么是国内率先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网络餐饮订餐平台,近年来也持续在各地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推动"明厨亮灶"建设。截至目前,平台已有超过10万家商户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将自身后厨操作向消费者"亮"出来,有力助推了食品安全能力提升建设。
结合近年来快速发展的AI技术,饿了么开发了"明厨亮灶感知平台",探索通过AI技术,对视频监控发现的后厨环境异常、不规范操作行为等进行视频图像语义动态识别,帮助商户更快发现后厨存在的管理问题,以便查漏补缺更好地提升自我管理。
2.借助AI技术打击违规门店和商品
3月中旬,为进一步加强平台对于门店和商品的合规性治理,饿了么运用AI技术研发并上线了"全息盾"系统,高效识别品牌侵权、违规商品、虚假门店等风险点,达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的整治目标。这也是饿了么首次将AI Agent产品应用于平台的合规性治理。
据悉,截至目前饿了么的 "全息盾"系统已为超过500个品牌提供主动防控服务,通过"全息盾"系统成功拦截疑似侵权门店21000家。而基于"以图搜图"能力,已帮助平台治理涉嫌"虚假门店"的商户,目前处置超过1000家。
3.借助AI,让商家生意经营更简单
4月初,饿了么面向新商家推出"AI入驻智能助手",在AI助手的帮助下,新商家最快 5 分钟就能完成资料提交及预审,简化了入驻流程,单次操作的成功率也大幅提升。
这款基于AI开发的智能助手,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式服务,更可以一站式引导商家完成包含实名认证、签约授权、材料上传、智能预审等在内入驻流程。
相比过去流程静态、需要商家自己理解要求并填写的申请页面,AI入驻店铺助手可以24小时提供引导、随时解答过程中商家的疑惑,并能同步进行智能预审,单次操作成功比例较过去将进一步提升,商家在体验上也会显著感到更简单。
三、混战的最大赢家应该是生态方
在多平台的混战中,市场期望的最大赢家不是任何平台,而是所有外卖生意的生态参与方,是整个行业可以回归本质命题——如何用技术创新,能让商家、骑手、消费者都过得更好一些。
好的平台一定是生态共建者,而不仅仅是规定制定者和存量市场的内卷厮杀。
在经济学中,"索洛悖论"的突破路径——真正的效率提升来自生产要素重组而非简单投入增加。所以说,行业竞争终究只会被技术革新所颠覆。目前最新的技术当属AI,AI是大势所趋,是几乎所有线上生意百年不遇的机会。
据艾瑞咨询测算,AI深度应用可使外卖行业综合成本再降20-30%,这正是当前15.6%行业平均亏损率下的破局关键。
回到当下的混战局里,什么样的商业竞争是最有价值的?通过技术的突破性应用、务实的举措,促进整个行业的向上发展,无他。
"向善"是所有竞争应抵达的彼岸,这恐怕才是"口水战没有意义"的应有之义。
来源:大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