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写完的 120回的铁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20:56 1

摘要:红学大众化后,研读《红楼梦》的文章和观点不计其数,笔者不便于在此与诸位研究者一 一商榷、探讨、分辨,更不便于一一列举和指出其瑕疵、漏洞,那样虽千万字不能尽言。本文重在立论,直指核心。笔者相信,读者细心看完本文,会对《红楼梦》有迷雾廓清、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会增

有幸又和红学大家倪师盘桓数日,期间,倪师不时有解惑吾侪,颇有心得,现将倪师之观点其一分享给大家,还是那句话,厚颜抛倪师之砖,引方家之玉。

红楼梦是写完的120回的铁证

红学大众化后,研读《红楼梦》的文章和观点不计其数,笔者不便于在此与诸位研究者一 一商榷、探讨、分辨,更不便于一一列举和指出其瑕疵、漏洞,那样虽千万字不能尽言。本文重在立论,直指核心。笔者相信,读者细心看完本文,会对《红楼梦》有迷雾廓清、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会增加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深度。

红楼梦存世的版本,有80回的脂评本系统和120回的全本系统。80回本有十余种手抄本;120回本有程甲本和程乙本两种刻印本,也有七八种手抄本。80回本和120回本的存世数量可谓旗鼓相当。

1921年经过胡适先生的“考证”,认为后40回是高鹗所续,虽然有的学者认为后40回是原著,但是胡适的观点得到了主流的地位,然而反对胡适观点的意见仍是继续存在,笔者在2022年就从红楼梦本身的内证,确证红楼梦是120回的完本,都是一位作者独自完成的。

《红楼梦真解》(倪老师著)即将正式出版、面世之际,择其一篇先与各位学友、读者交流,欢迎批评、指教。

一、《红楼梦》是写完的书。《石头记》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成为 120 回的全本《红楼梦》。假使《红楼梦》没写完,或者后半部分迷失了,别人也是没法续的,连后 40 回的百分 一甚至于万分之一的文笔也续不出来。前面提到的王熙凤“凤求鸾 ”和“衣锦还乡 ”既是一个铁证,类似的铁证还有很多。

脂批说后半部迷失了,实际是个托词,既是瞒蔽人的假话,也是说自己后来换了个写法而已。书稿迷失,结合实际想想看,可能性有多大?换成是你,你的书稿谁能给你迷失?!何况是不断的修改,总还是有草稿或者誊清稿存留吧。

按照程伟元的程甲本序言: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仍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为爰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 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榫(sǔn),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书成,因并志其缘起,以告海内君子。凡我同人,或亦先睹为快者欤? 小泉程伟元识。

——程伟元把《红楼梦》120 回刻本的来历“缘起”说得非常明白,我相信他是“君子之言”,故而书成之后,“志其缘起,以告海内君子。”程伟元“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程伟元是经过“数年”收齐了后40回。正如他对高鹗言,这120回本《红楼梦》抄本,“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

三年及以上的时间,且记不大清了才可以称“数年 ”。若是一两年,今年或者去年,会记得很清楚,不会说是“数年”。说明在1791年的三四年前,即最晚1788年左右,程伟元就早已见到有120回目录的《红楼梦》了,且收到了后40回的残本。这个时间和周春表弟雁隅购买全本《红楼梦》的时间相合。而且程伟元、雁隅所购到的《石头记》80回都是完整的80回,不是78回或者更少,比今天现存的10种《石头记》都全。说明《红楼梦》在1790年前不论前80回还是全120回,都已经是很好的完整状态。这是一个作者的工作。

在脂批本大量存在的程伟元时代,没有人出面质疑120回本是续书,这个现象从1791年延续到1921年,经历了130年。

近几十年,陆续在多地发现有多种120回全本红楼梦手抄本,而且可以证明它们并非抄自程高本。况且,在有了刻印本红楼梦之后,再抄写120回,实在是不划算、没必要。

(一)随事起名

第8回薛宝钗小恙梨香院贾宝玉大醉绛云轩:

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甲夹:亦钱开花之意。随事生情,因情得文。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

(二)随事生文

作者在小说中暗示共有 120 回文字的内在证据,至少有五处,列举如下:

1、装点大观园的物件:暗示全书是 120 回,先出前 80 回,再出后 40 回:

贾政听了,便知此事不是贾珍的首尾,便叫人去唤贾琏。一时来了。贾政问他:“共有几 宗?现今得了几宗?尚欠几宗? ”贾琏见问,忙向靴筩内取出靴掖里装的一个纸折略节来,看了一看,回道:“妆、蟒、洒、堆,刻丝、弹墨,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第 17 回)

大观园、太虚幻境等等,也是作者对自己小说的隐喻,惜春画大观园也是作者对自己写《红 楼梦》的一个象征事件。“妆、蟒、洒、堆,刻丝弹墨,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这和《红楼梦》的写作与传播过程像不像呢?可能又有人偏要说这是巧合了。且看其他的证据:

2、贾府娶薛宝钗的过礼物件:金项圈,金珠首饰,共八十件;妆、蟒四十匹;各色绸缎一 百二十匹;四季的衣服,共一百二十件。

这里王夫人叫了凤姐命人将过礼的物件都送与贾母过目,并叫袭人告诉宝玉。那宝玉又嘻 嘻的笑道:“这里送到园里,回来园里又送到这里,咱们的人送,咱们的人收,何苦来呢? ” 贾母王夫人听了,都喜欢道:“说他糊涂,他今日怎么这么明白呢。”鸳鸯等忍不住好笑,只 得上来一件一件的点明给贾母瞧,说:“这是金项圈,这是金珠首饰,共八十件。这是妆蟒四十匹。这是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这是四季的衣服,共一百二十件。外面也没有预备羊酒,这 是折羊酒的银子。 ”(第 97 回)

金项圈,金珠首饰,共八十件;妆、蟒四十匹;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四季的衣服,共一百二十件——《红楼梦》120 回,昭然如是。

3、妙玉给贾贾玉的整雕竹根杯:120 节妙玉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盏来……(第 41 回)

整本 120 回《红楼梦》的情节够不够“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 ”的情形呢?整雕的竹根杯,就是完整的竹根雕刻出来的杯子,不是拼接的。红楼梦,不需要别人来续 写。看看那些续书,实在是无语呀。

4、天齐庙道士王一贴的膏药,用药 120 味。

宝玉道:“可是呢,天天只听见你的膏药好,到底治什么病? ”王一贴道:“哥儿若问我的膏药,说来话长,其中细理,一言难尽。共药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际,宾客得宜,温凉兼用,贵贱殊方。内则调元补气,开胃口,养荣卫,宁神安志,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则和血脉,舒筋络,出死肌,生新肉,去风散毒。其效如神,贴过的便知。 ”(第 80 回)

《红楼梦》也是作者自愧、警世劝善之书,120 回的文字,犹如 120 味的药材。“说来话 长,其中细理,一言难尽。 ”正是红楼梦自身的写照。

5、第70回: 数了一数,才有五六十篇。这三四年的工夫,难道只有这几张字不成。……探春、宝钗二人每日也临一篇楷书字与宝玉,宝玉自己每日也加工,或写二百三百不拘。至三月下旬,便将字又集凑出许多来。这日正算,再得五十篇,也就混的过了。

——正如第17回的脂批:“己夹:细极!从头至尾,誓不作一笔逸安苟且之笔”。作者“三四年的工夫”“才有五六十篇”;在第70回时的著书进度是:“再得五十篇,也就混的过了”。70+50=120回,作者设计的小说规模是120回,明白如此、昭然若揭!作者妙笔生花,随事生文,多处暗示读者,本书就是120回。真相应该已是大白啦!

三、红楼梦是不能续、无法续的书。

原因之一是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据有关资料:民 国初年兰上星白编了一部《红楼梦人物谱》,共收721人,人各有传,字数长短不一;又收《红楼梦》所述及的古代帝王23人,古人115人,后妃18人,列女22人,仙女24人,神佛47人,故事人物13人,共262人,每人略考其生平及传说。 二者合计,共收983人。

近年,徐恭时作新统计。他在历年阅读过程中,先以庚辰本作底本,逐回逐段地把人名材 料作成札记,广览诸家表谱,相互核对,最后把人物归类。统计出:

①宁荣两府本支:男 16 人,女 11 人,宁荣两府眷属女 31 人。

②贾府本族:男 34 人,女 8 人。

③贾府姻娅:男 52 人,女 43 人。(姻娅:亲家和连襟,泛指姻亲。)

④两府仆人:丫环 73 人,仆妇 125 人,男仆 67 人,小厮 27 人。

⑤皇室人物:男 9 人,女 6 人。太监 27 人,宫女 7 人。

⑥封爵人物:男 37 人,眷属 14 人。⑦官吏:有姓名及职名冠姓的男 26 人,只有职称的 38 人,胥吏男 3 人。

⑧社会人物:各阶层男 102人,女71人。大夫男14人,门客男10人。优伶男6人,女17人。僧道男17人,尼婆49人。连宗男4人,女4人。

⑨外国人:女 2 人。

⑩警幻天上:女 19 人,男 6 人。

总计:男 495 人,女 480 人,合计:975 人(732+243=975)。

其中有姓名称谓的 732 人, 无姓名称谓的 243 人。

——面对上千人的角色规模和七八十万的文字规模,千头万绪,这是怎样的天才才能续 书?即使作者本人,也是难以面面俱到,不容易写得十分到位的,《红楼梦》里的文字还是有 些瑕疵的。作者写到一定时间,也会创作疲劳的。

《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作者花了十年心血仅仅写成了80回或者100余回,后面还在不断披阅修改;若别人能轻易地花一年时间给他续了40回,即使“续得不好”,还被当时的清朝人认可了100多年,到底是谁更伟大?!试试看:自己用毛笔单独抄写一部超过18万字的40回小说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个必须在此掩卷深思和回答的问题,不能就此放过,否则不会有正确的答案。

《红楼梦》前后连贯,照应伏线,正文和脂批浑然一体,完璧无憾。

四、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的关系

作者安排的前八十回的写法是“ 以假作真”(第5回),后四十回是“假去真来”(第116回,倒数第5回)。一般读者所否定、贬低或者不理解的后40回,正是写的作者的一些真事、真实情况。比如林黛玉要吃南方带来的五香大头菜(第87回),王熙凤吸旱烟(第101回)等等细节,这是作者自己在北京述职时的真实写照和平时的吸旱烟的习惯。若是他人续书,打死他也不会想到这些事情细节的,您会吗?他只能努力的机械地模仿前80回的情节、细节,东施效颦。

来源:孤独老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