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江之畔,潮声与智慧和鸣。为期两天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近日在中国香港落下帷幕。这场盛会以“数智融合引领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承办,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协办,汇聚来自全球50余个
智“汇”香江·系列述评⑦
香江之畔,潮声与智慧和鸣。为期两天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近日在中国香港落下帷幕。这场盛会以“数智融合引领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承办,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协办,汇聚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嘉宾,携手开启数智未来的新篇章。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在中国香港举行。
互联网盛会与科创高地的“双向奔赴”
提及香港这座国际都市,你会想到什么?是维港两岸的璀璨灯火,还是中环街头的国际风范?这座城市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将多元气质浓缩于方寸之间。“在香港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可谓是恰逢其时。”在峰会的新闻发布会上,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这样说。
这场全球互联网盛会,为何与香港是一场“双向奔赴”?
“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在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看来,这些只是传统视角下的香港优势,当前的香港已然成为“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的重要角色。
孙东介绍,香港正在全力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这也是国家赋予香港一个重要使命;除了三大中心优势外,还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丰富的融资渠道,香港的法治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等,也都为很多内地企业出海提供了理想平台。
近年来,香港人工智能生态圈正在快速建设。比如,香港特区政府已向社会开放超过5000个公共数据集;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已集聚超过800家人工智能企业;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发布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HKGAI V1”,并计划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
从乌镇到香港,从江南水乡到国际都市,这次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在海外举办高峰论坛。地理空间切换的背后,是其影响力的扩散和全球视野的跃升,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实践的又一关键落子。
“香港‘海纳百川’的开放气度与‘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基因,正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度契合。”任贤良认为,在这里举办亚太峰会,正是借助香港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搭建跨地域、跨领域、跨文明的对话平台,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创造新机遇。
亚太峰会主论坛暨数智论坛上“杭州六小龙”中群核科技展示画面。
汇聚新力量、聚焦新趋势、共话新期待
在峰会举办之际,有媒体机构梳理了峰会关键字。其中,“新”字贯穿始终,成为一大亮点——汇聚新力量、聚焦新趋势、共话新期待。
今年以来,“杭州六小龙”声名鹊起,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这些颇具新锐力量、新质生产力标签的科创企业,在峰会上带来了他们的创新应用和前沿思考。
“我们想做新一代的脑机传感技术,以更好地帮助更多人。我们一边开发新一代的神经传感器,一边展望脑机接口的美好未来。”强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璧丞,分享了团队在脑机接口技术方面的研发历程与使命愿景。
就在峰会前不久,群核科技开源了空间认知模型——SpatialLM。不到两周时间,该模型便跻身于HuggingFace趋势榜的前三位。“这印证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开源生态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希望借助这次峰会平台,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走向物理世界。”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朱皓这样说。
从“之江新语”到“狮子山精神”,香港的创新基因一脉相承。“我们将推动科创领域的产业化发展,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以支撑香港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香港也必将涌现出如‘杭州六小龙’般规模的企业。”孙东满怀期待。
此外,从峰会的议程设置来看,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数据跨境流动、数字金融普惠、智慧城市治理等议题,均是全球热议、各界期待、行业前沿的焦点话题。
“第一部手机诞生仅50多年,自此之后,很多技术趋势都被称为‘下一个能改变世界的大事件’。过去这些年里,没有任何趋势能够与人工智能相媲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首席执行官洪曜庄说。
韩国互联网之父、韩国科学技术院荣誉教授全吉男也表示,人工智能的投入能够带来翻倍产出,未来大模型的容量和处理速度将前所未有,要做好智能化工作,确保人工智能惠及全人类。
中兴通讯董事长方榕认为,现在人工智能面临发展的瓶颈,需要围绕模型架构、算力互联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寻求新的创新突破,并处理好科技伦理问题,实现互联网的包容性发展。
“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或将融合3C技术(计算、通信、控制等)与计算技术,期待携手行业各界,以创新赋能,共创数字未来。”安谋科技首席执行官陈锋说。
“各方能够通过峰会聚在一起,说明我们都希望为数字时代开放合作助力,进一步促进技术产业的合作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也认为,本次峰会让人们看到全球各方推动数字时代高水平开放合作的美好前景。
在主论坛暨数智论坛上,凤凰卫视咨询台副台长吴小莉(左)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右)就人工智能话题现场互动。
数智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未来可期
“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代替主持人?”
“我觉得像我这样有温度、有感情的主持人,人工智能很难替代。”
……
这几句短小精悍的“交锋”,来自主论坛暨数智未来论坛上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与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吴小莉的对话。这段数十秒的互动视频,近日在互联网平台上热传。
人工智能发展将走向何方?本次峰会以“数智融合引领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除开幕式外,还举办了主论坛暨数智未来论坛,聚焦探讨打造数智未来坚实底座、人工智能+千行百业、数智时代安全与治理;三场专题论坛分别就人工智能大模型、数字金融、数字政府与智慧生活作深入讨论;举办人工智能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AI×网络安全:智能时代的攻防之道”工作坊等配套活动。此外,还发布《人工智能驱动实数融合发展研究报告》《大模型基础设施化下的新型无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等8份研究成果,从多维度观察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与影响。
针对峰会主题,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赵厚麟认为,这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当前人类社会的核心命题,也赋予了亚太地区新的使命。他还建议,继续鼓励投资,提升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推动科技创新,特别是鼓励高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区域协调和国际合作,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数与智二者不是‘数字时代交接棒’的先后关系,而是融合共生的关系。”永信至诚董事长蔡晶晶认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下,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未来,数字化为智能化提供数据基础,智能化则需反哺数字化效能提升。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也带来伦理争议与安全风险。吴建平表示,网络空间安全的科技创新为数字时代夯基、固本。要关注数字融合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采取体系化的防御措施,防范数字资源产生、流通、存储等环境中的安全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强调,面向“数智未来”,必须坚守“以人为本”的初心,打造真正突出人的地位、体现人的价值、符合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发展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更加普惠繁荣、和平安全、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确保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普遍利益的方向发展。
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现场媒体群访参会嘉宾。
加速弥合数字鸿沟,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在萨摩亚通信监管局局长吉萨·珀塞尔的论坛发言中,有这样一幕赢得与会嘉宾的阵阵掌声——她在谈及自己国家数字基建困境时,不禁哽咽流泪:“我们不想被落下,我们需要发展中大国的帮助,以及他们在人工智能方面遥遥领先的企业的帮助……”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加速弥合传统鸿沟的同时,也在不断产生新的鸿沟。当前,类似萨摩亚这样的欠发达国家,犹如“坐着马车追高铁”,出现的鸿沟和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数字时代亟需区域间协作,加强政府间交流,让数字红利惠及更多民众。
峰会期间发布的《以普惠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的出现引起从数字鸿沟向智能鸿沟的转变,可持续发展进程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能力建设迫在眉睫,建议各方深化国际合作,推动人工智能进一步加速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
“非洲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及互联网用户渗透率,均处于全球的中间水平。我们的基础设施比较弱、技术能力也不够高。但尽管存在这些挑战,我们仍在不断向前发展。”非洲互联网之父、加纳科网董事长尼·奎诺说。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业、主题、金融解决方案局局长金宪也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开发需要大量算力,不仅仅是常规算力,还需要有更高端的GPU、云计算等,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
尼加拉瓜国家电信邮政局局长迪亚兹深有同感。她分享了尼加拉瓜与中国在应急通信网络、技术培训、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实践,并表示:“技术应成为消除贫困、造福于民的工具。我们在与中国的合作中,感受到了对我们的尊重和帮助。”
回顾十年“网事”,自2015年乌镇峰会上首次提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到2019年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2020年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再到2022年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2023年提出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2024年举办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理论研讨会,再到2025年亚太峰会深化亚太地区网络空间交流合作……从理念蓝图绘成实景画卷,不仅是中国对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重大贡献,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
这几天,全球互联网目光聚焦在这座“东方之珠”,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从这里出发,犹如粼粼香江上的叶叶舟船,随时代潮流驶向远方、驶向全球。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雷渺鑫 张璋 刘昊 潘迪)
香港维多利亚湾夜色缤纷多彩。
相关阅读:
AI“涌入”香江,激荡“智能向善”浪潮
从香江出发,共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新格局
数智融合点亮香江,让数字社会更有温度
香江潮涌 智启新篇——来自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的观察
维港之畔,共话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新路径
香江畔,新潮翻涌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