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职教中心邀请县司法局为学生带来“沉浸式”法治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8 16:13 1

摘要:为守护师生平安,筑牢校园安全防线,4月17日,易县职教中心特邀易县司法局宣教股股长牛琳、易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副队长梁乐琪、反诈中心民警刘竞琦、禁毒大队民警苑琳围绕网络安全、防电信诈骗、禁毒三大主题,为二年级全体学生带来一堂“沉浸式”法治课!易县职教中心党委委员、

为守护师生平安,筑牢校园安全防线,4月17日,易县职教中心特邀易县司法局宣教股股长牛琳、易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副队长梁乐琪、反诈中心民警刘竞琦、禁毒大队民警苑琳围绕网络安全、防电信诈骗、禁毒三大主题,为二年级全体学生带来一堂“沉浸式”法治课!易县职教中心党委委员、副校长贾文波同志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法制办副主任梁兵同志主持。

网安大队梁乐琪副队长就网络安全进行宣讲。网络谣言是互联网传播的虚假无据信息,其中网络谣言(如虚构“天津地震事件”)易引发恐慌、扰乱秩序。她强调,面对此类信息需做到“三不”——不信谣、不转发、及时举报,切勿成为谣言传播链中的一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编造传播谣言将面临罚款、拘留、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她以“某网络水军团队受雇抹黑企业被刑拘”为例,提醒大家“网络并非法外之地,随手转发也可能违法!”

反诈中心刘竞琦警官就预防电信诈骗进行宣讲。电诈分子常用“刷单、跑分、设备架设”等“低门槛高薪”噱头诱骗学生,其中“简易GOIP”是其核心工具——通过远程操控伪装本地号码实施诈骗。如某学生被“日结300元”诱惑,协助架设GOIP设备后,因“帮信罪”被刑拘。刘警官强调,出租账号、帮忙操作设备等行为看似“赚外快”,实则为电诈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刑法》,此类行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轻则行政处罚,重则面临刑事追责,“勿因小利触碰法律红线!”

禁毒大队苑琳警官就禁毒安全进行宣讲。她以“虎门销烟”历史警示学生,毒品危害深远。从传统海洛因、冰毒到新型“丧尸浴盐”(致幻)、“笑气”(伤神经)等及伪装成零食的粉末毒品,正借“时尚”外衣渗透着青少年群体。并在现场展示“吸毒前后照片对比”与播放未成年人忏悔视频,直观呈现毒品对身心、家庭的摧毁及涉毒法律后果(违法必究,重则追刑责)。苑警官提醒:不碰陌生人“特殊零食”,警惕可疑暗号,发现涉毒线索立即报告,牢记“吸毒违法、贩毒犯罪”,以警惕和法律守护无毒青春!

活动现场司法局宣教股股长牛琳,副校长贾文波一同为学生代表发放宣传手册。手册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常用法律知识百问百答》《图说民法典》《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明白纸》,手册中含二维码可实时获取法治信息。

活动最后,贾校长总结讲话。他首先向公安干警的精彩宣讲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其次对在校学生(含实习学生)提出殷切期望:一要警惕新型毒品的“时尚伪装”,认清毒品对身体与家庭的危害,坚决抵制并主动举报涉毒行为。二要识破电诈分子的 “技术陷阱”,警惕 “刷单跑分”“架设设备” 等电诈陷阱,勿因小利触碰法律红线;三要筑牢网络空间的 “甄别防线”,面对网络谣言做到 “不信谣、不转发、及时举报”。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同学们需学法懂法,提高法律意识,以法律武器维护权益,更要成为法治文化的传播者与实践者,将所学转化为行动,为自己、家人和社会筑牢安全防线。 (易县职教中心)

来源:冀域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