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解剖500名胃癌死者,发现:原来患胃癌的人,都有5个共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10:42 1

摘要:它不像心梗那样突如其来,也不像感冒那般频繁易察。很多人直到确诊那一刻,病灶早已深入胃壁、转移四方,丧失了手术机会。

胃癌的来临,往往悄无声息。

它不像心梗那样突如其来,也不像感冒那般频繁易察。很多人直到确诊那一刻,病灶早已深入胃壁、转移四方,丧失了手术机会。

令人震惊的是,胃癌在全球的致死率依然高居所有癌症前列

而在一项由剑桥大学主导、历时五年的大规模尸体解剖研究中,专家团队对500名胃癌死者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意外发现了5个惊人共性。

这些共性,并非遥不可及的医学名词,而是许多人早已习以为常的日常行为、体质特征,甚至心理状态。如果你能提早识别,并做出改变,也许就能在胃癌来临前,踩下那一脚刹车。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胃癌似乎是一种“老年病”,仿佛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需要担心。

但现实远比想象残酷得多。根据《2023年全球癌症负担研究数据》显示,胃癌新发病例接近50万,其中40岁以下患者占比超过5%。这意味着每年有数万人,正值壮年却被胃癌击中。

胃癌的高发与我们的饮食习惯、细菌感染、心理状态、生活节律息息相关。一位剑桥大学病理学教授在研究中坦言:“胃癌并非毫无征兆,而是我们太容易忽视它的前奏。”

那些被我们反复忽略的“老胃病”,其实可能是胃癌的前奏。

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发现,超过87%的胃癌患者在死前1~2年内,反复出现类似胃炎、胃溃疡的症状饭后胀气、嗳气、胃酸反流、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但由于症状轻微,大多数人自行服用抗酸药缓解,长期掩盖了疾病的本质

更危险的是,有些早期幽门部胃癌,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偶尔“吃不下”或“容易饱”。这些信号往往被误以为是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所致,最终错过了最佳检查时机。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50%以上。

剑桥大学团队指出,在解剖的500名患者中,有超过七成生前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且多数人并未接受过完整治疗或复查。

研究进一步发现,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超过十年,会使胃癌风险增加六倍——尤其是伴有胃萎缩、肠化生的高危人群。

近年来,一项临床研究也指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发病率下降了近40%。这表明:感染不是问题,长期带菌才是关键

饮食习惯,是胃癌最“土壤般”的温床。

在研究样本中,92%的患者生前日常饮食中富含高盐、腌制、熏烤类食物。这类食物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进入胃后在酸性环境下可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

尤其是高盐食物,会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使胃壁屏障受损,为致癌物质提供通道。而经常吃隔夜熟菜的人,摄入的亚硝酸盐含量更是普通人群的数倍。

早已将腌制肉类列为一级致癌物,但直到今天,仍有太多人将咸鱼、腊肉、泡菜当作家常标配。

研究团队意外发现,大量胃癌患者生前都有明显的情绪困扰

他们中很多人长期经历过度工作压力、家庭矛盾、慢性焦虑甚至抑郁状态。

这一发现与近年来一项由《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相呼应:慢性心理压力会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胃酸分泌紊乱、胃黏膜屏障受损,进而诱发胃部慢性炎症乃至癌变

情绪压抑者往往忽略身体的微妙变化,不愿就医,推迟了疾病的发现和干预

遗传因素在胃癌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弥漫型胃癌,其与CDH1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在这项研究中,接近10%的患者有一级亲属曾患胃癌,但几乎无人进行过基因检测或定期胃镜筛查。很多人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家里有病史,但我还年轻、也没症状,不用管。

这种忽视,正是胃癌“悄悄来、猛然发”的帮凶。遗传不是命运,但无视它,才是悲剧的开始

胃癌的早期筛查难度高,症状隐匿,但并非无迹可寻。

如果你符合以上任何一个共性,建议每3~5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有胃病史或家族病史者。应定期检测幽门螺杆菌,根除后仍需复查,确保无再次感染。

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更根本的“防癌药”。少吃腌制与烧烤、控制盐摄入、不吃隔夜菜、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这些看似简单的建议,恰恰是最有效的长期保护。

如果说癌症是一场潜伏的战役,那么胃癌就是那位伪装最深的“卧底”。

它不会急着亮出獠牙,而是悄悄地、慢慢地,在你毫无防备中完成包围。它躲在你加班后的泡面中,藏在你心事重重的夜晚里,埋伏在你以为“没事”的胃胀后。

但幸运的是,每一个胃癌死者的故事,其实都可以提前改写

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持续的胃部不适,完成一次胃镜检查,改变那些“吃起来爽、后果难料”的饮食习惯,关照自己内心的情绪波动。这些微小的行动,或许就是你与胃癌之间最坚固的屏障。

因为防癌,从来不是一场豪言壮语的战斗,而是一次又一次对自己身体的温柔照顾。

参考文献:

1. 陈万青,郑荣寿.中国胃癌发病与死亡的流行趋势及预测[J].中华肿瘤杂志,2023,45(4):320-325.

2. 王磊,高文静.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6):351-356.

来源:薛医生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