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圣诞节,一位美国老人在短视频里开着一辆中国产的电动三轮车,载着彩灯和礼物巡游小镇,一句“倒车请注意”的魔性提示音,让这辆国内俗称“三蹦子”的小车一夜之间火遍美国。如今,这款在中国农村卖两三千元的“土味神器”,在美国身价暴涨到4000美元(约2.8万元)仍被
去年圣诞节,一位美国老人在短视频里开着一辆中国产的电动三轮车,载着彩灯和礼物巡游小镇,一句“倒车请注意”的魔性提示音,让这辆国内俗称“三蹦子”的小车一夜之间火遍美国。如今,这款在中国农村卖两三千元的“土味神器”,在美国身价暴涨到4000美元(约2.8万元)仍被疯抢,甚至有人调侃:“比皮卡便宜,比轿车能装,还自带拉风BGM!”
1️⃣从“乡村神器”到“美国网红”
三蹦子的走红,最初源于一条短视频的偶然传播。一位中国儿媳将国产电动三轮车作为圣诞礼物送给美国公公,老人开着它灵活穿梭于狭窄街道,载货、代步两不误,引得路人纷纷围观询价。视频播放量破亿后,三蹦子迅速成为美国农场主、小镇居民的“心头好”——农场用它拉农作物,家庭主妇用它买菜,甚至有人改装成移动咖啡车,成了街头新时尚。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动三轮车出口量超65万辆,其中美国市场增速最快。国内售价3000元的三蹦子,在美国电商平台飙升至4000-12000美元,价格翻了6-10倍,却依然供不应求。有厂商透露,美国订单每天新增200辆,但库存仅剩不到5000辆,断货风险迫在眉睫。
2️⃣高关税“卡脖子”,中国厂商进退两难
三蹦子在美国的火爆,却让国内厂商喜忧参半。由于美国将电动三轮车归类为“低速载人车辆”,需缴纳27.5%的综合关税,加上运输成本,终端售价必须定在4000美元以上才能保本。更糟的是,2024年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从25%暴涨至100%,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河南郑州的厂商任先生直言:“销量成不了规模,只能暂停供货。”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商务部还对中国三蹦子发起反倾销调查,拟加征最高478%的关税。业内人士分析,此举虽未直接“掐死”市场,却让本就高昂的价格再度攀升,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
3️⃣这门生意还能做吗?
尽管挑战重重,三蹦子的出海之路并未被彻底堵死。中国厂商正通过两大策略破局:
1. 本地化生产:浙江某企业已在西班牙建厂,计划今年4月批量生产,绕过关税壁垒;江苏厂商则考虑将核心零件运至东南亚组装,降低成本。
2. 智能化升级:出口版三蹦子加装倒车影像、远程监控等汽车级技术,甚至能通过手机APP诊断故障,售价飙至4万元一台,利润翻倍。
此外,美国中低收入群体对性价比的刚性需求仍在。相比动辄数万美元的皮卡,三蹦子价格仅其十分之一,且无需驾照、充电便宜,尤其适合农场和狭窄街区。有美国网友直言:“它完美填补了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空白。”
三蹦子的“逆袭”,像极了一场草根逆袭的剧本——它出身乡土,却凭借实用性和中国制造的性价比,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尽管关税和贸易壁垒如“拦路虎”,但中国厂商的灵活应变和创新能力,或许能让这场“三轮车远征”走得更远。毕竟,当美国消费者开始用拼音喊着“Sanbengzi”时,这场跨文化的商业故事,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买卖,成了中国制造全球化的生动注脚。
来源:社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