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产业兴 家门口就业惠民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8 16:04 1

摘要:近年来,罗平县板桥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筑基、就业富民”发展思路,聚焦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林下经济、文旅服务四大领域,构建“组织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产业提质”与“就业扩容”双轮驱动。2024年,全镇新增就业岗位300个,其中,返乡大学生

近年来,罗平县板桥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筑基、就业富民”发展思路,聚焦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林下经济、文旅服务四大领域,构建“组织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产业提质”与“就业扩容”双轮驱动。2024年,全镇新增就业岗位300个,其中,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15个,人均增收3000元。

一、组织链强基,筑牢就业“红色引擎”。

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镇党委成立“家门口就业”指导组,在云上花乡、金鸡旅游市场、玉马花卉基地、花红林下菌种植基地、花红腌菜厂等地将产业与所在地联合建立党支部3个,形成“镇党委—产业党支部—党员示范岗”三级联动体系。推行“支部包产业、党员联农户”责任制,23名党员干部担任“就业服务专员”,靶向解决土地流转、技能培训等问题。玉马花卉种植基地协调流转土地30余亩,引进龙头企业2家,带动周边4个自然村连片发展菊花、康乃馨种植,提供种苗管护、分拣包装等岗位50个。党群服务中心赋能。升级13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立“就业服务站”,动态更新岗位信息库,开展“送岗到户”行动。在村务栏上设置“就业通”信息栏,将最新的就业政策指导和周边地区招聘信息进行张贴,成为本村村民的就业指南。2024年发布岗位信息60余条,组织“春风送岗”招聘会5场,促成就业匹配1000余人。

二、产业链延展,拓宽就业“致富渠道”

特色农业“种出”新岗位。花卉经济绽放美丽产业。玉马村党总支打造“百亩花卉产业园”,构建“种植+加工+观光”全链条,开发鲜花采摘、精油萃取体验项目,吸纳50名农民转型“产业工人”。林下菌菇“撑起”增收伞。花红村党总支利用沙松林、冬瓜树、梨树资源发展榆黄蘑、鹿茸菇种植,成立“党员技术帮扶队”,推广“菌果共生”模式,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群众人均务工增收3万元。腌菜工厂“腌制”好滋味。花红村集体入股建设标准化腌菜厂,开发花红酸菜、辣椒酱等5款产品,开设“妇女车间”优先招聘留守妇女,人均月工资达3500元。三大农业板块提供就业岗位120个,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文旅融合“激活”新业态。景区管理专业化。成立镇属村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招聘返乡大学生组建运营团队,开发智慧导览系统,新增导游、保洁、安保岗位80个。民宿集群特色化。党员带头改造闲置农房,打造“山间星辰星空房”“小龙潭忆乡愁”、“香樟小院”等主题民宿8栋,带动村民就业50人,旺季单日营业额达3.5万元。体验项目多元化。推出“金银花采摘”、“认领一块小菜园”和“菌菇采摘赛”等主题活动,设置乡愁市集、板桥卷粉、板桥灰粽等特色农产品售卖摊位,为200名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创收平台。

三、人才链蓄力,培育就业“生力军”

返乡大学生“引凤还巢”。平台赋能。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在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打造文旅创意园、电商孵化基地等创新平台,扶持大学生创办短视频工作室、农产品设计公司3家。典型带动。90后党员朱兴函返乡担任“乡村ceo”,设计“云上寻乡愁”研学路线,2024年云上花乡接待游客28.9万人次,团队中大学生占比超70%。本土农民“技能升级”田间课堂。聘请农科院专家李小云教授参与指导云上花乡乡愁集市建设、党员种植能手开设“花卉修剪”“菌菇接种”实训课,累计培训1200人次,50人获职业技能证书。跨界培养。针对旅游服务需求,开展民宿管家、电商直播培训。以赛促学。举办“腌菜技艺大赛”“民宿服务技能比武”,6名优胜者获“党员示范岗”授牌,带动全员服务提质。

党旗领航风帆劲,沃野逐梦幸福长。板桥镇将持续深化“党建+产业”融合模式,以花卉绽放“美丽经济”、林下生金“富饶密码”、乡旅编织“共富纽带”,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端起“生态碗”、吃上“手艺饭”、走上“数字路”,奋力书写“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振兴答卷,绘就新时代“田畴沃野织锦绣,乡村振兴踏歌行”的壮美画卷!

来源:曲靖珠江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