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m半导体大战启幕:巨头厮杀背后,全球产业权将改写?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4:01 1

摘要:你可能没太留意,从台积电最近的动作就能看出来,新竹宝山和台中中科的2nm工厂都在扩建,美国亚利桑那的Fab21工厂也在加速弄,就等着2025年四季度开始风险试产,2026年上半年小规模量产。

说实话,现在半导体圈最热闹的事儿,就得是2nm这仗了。

你可能没太留意,从台积电最近的动作就能看出来,新竹宝山和台中中科的2nm工厂都在扩建,美国亚利桑那的Fab21工厂也在加速弄,就等着2025年四季度开始风险试产,2026年上半年小规模量产。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之前还说,除了现在的2nm(N2),后面还有优化版的N2P,甚至1.6nm的A16、1.4nm的A14都在规划里。

我觉得这招挺稳的,不跟别人抢一时的快慢,而是一步一步铺技术、建产能。毕竟之前3nm的良率摆在那儿,基础打得牢,后面推进2nm心里也有底。

不过台积电想稳,别人可不想让它一直领跑。三星早在2022年就喊着2025年量产2nm(SF2),还想靠自家的MBCFET架构弯道超车。

本来想靠先导入GAAFET占优势,可后来发现之前3nm的良率问题没解决好,不少客户都转去台积电了,这就有点尴尬了。

现在三星还在推2027年的SF2Z和1.4nm,只是大家对它能不能如期做到,心里都打了个问号。

英特尔这边也没闲着,这几年一直想把先进制程的面子找回来。它主推的Intel18A,不仅用了自家的RibbonFET架构,还加了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计划2025年底量产。

老实讲,PowerVia技术是比别人早出来一年,可英特尔之前代工业务没怎么起来,能不能吸引到微软、亚马逊这些客户,还得看后续的实际表现。

除了这三大巨头,还有个黑马叫Rapidus,是日本政府牵头,丰田、索尼这些企业一起投的。它也瞄准了2nm,还找了IBM要技术支持,计划2025年试产、2027年量产。

不过我觉得它想突围难度不小,不是说技术不行,而是月产能才2.5万片,连台积电的零头都不到,客户也只有Tenstorrent和可能的IBM,想跟巨头抢市场,怕是有点难。

代工厂这边打得火热,Fabless厂商也没闲着,都在盯着2nm的产能。这里面最积极的就得是苹果了,直接锁定了台积电2026年差不多一半多的2nm产能,就为了给iPhone18系列装A20/A20Pro芯片,连MacBook和高端iPad用的M系列处理器也打算换成2nm。

你想啊,等苹果的设备用上2nm,安卓阵营还在用3nm,这性能和能效的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而且现在端侧AI需求越来越大,手机得在本地跑复杂计算,2nm的能效提升正好能支撑这个需求。

高通肯定不能看着苹果独大,也跟台积电定了2nm的产能,计划装在Snapdragon8Gen5之后的旗舰平台上,还想把AI加速器、车用处理器也换成2nm。

毕竟安卓阵营的高端市场就那么大,要是在工艺上落后了,三星、小米这些客户可能就跑了。

联发科这边也挺积极,2026年要推2nm的天玑旗舰,还想把车规级芯片、边缘AI芯片也纳入进来。它跟高通不一样,不想只盯着手机,而是想靠性价比和更广的覆盖范围,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领域多占点份额。

AMD和英伟达则把目光放在了HPC和AI市场。AMD打算把Zen6、Zen7的核心换成2nm,装在服务器和桌面CPU上,连RDNA架构的高端GPU也想升级。

英伟达就聪明多了,不抢首发,等台积电良率稳了再下大单。毕竟AI数据中心的芯片,稳定比早几天出来重要,要是良率不行,耽误了客户的大模型训练,反而得不偿失。

如此看来,2nm这仗早就不只是技术比拼了。代工厂要拼技术、拼产能,Fabless要抢订单、抢市场,背后还得看谁的钱够多、谁能拿到政策支持。

我觉得等2nm真正稳定量产后,半导体行业的格局怕是要定好几年。谁能稳住量产、吸引到足够多的客户,谁就能拿到未来5-10年的话语权。

那些跟不上的,怕是只能在成熟制程里打价格战,慢慢被边缘化。毕竟半导体这行,一步跟不上,后面想追回来可就太难了。

来源:萌萌思密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