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研究所、人民卫生出版社一行来汉调研 解锁院士坐镇的科普密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8 15:58 1

摘要:4月16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富梅,人民卫生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新华率队来汉。这一趟,他们将围绕“院士科普工作室”相关工作展开深度调研,探寻院士专家开展高质量科普的“宝藏密码”。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等参与

4月16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富梅,人民卫生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新华率队来汉。这一趟,他们将围绕“院士科普工作室”相关工作展开深度调研,探寻院士专家开展高质量科普的“宝藏密码”。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等参与调研。

调研组首站来到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武汉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彭厚鹏给予热情欢迎。武汉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武汉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晓刚带领调研组参观了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科普直播间,并介绍工作室基本情况。据了解,该工作室充分发挥院士领衔、专家团队积极参与的特色优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向大众传播权威精准的健康科普知识。工作室经过五年的发展,所出品的科普产品触达近4亿受众,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30余个,在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医药教材编写、学术专著出版、健康科普传播等方面得到了以陈孝平院士为代表的武汉地区医学专家的大力支持,双方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李新华在座谈会上向武汉市科协、武汉市卫健委以及武汉地区的医学专家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相关工作情况。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学习交流武汉在健康科普和院士科普工作室方面的成熟经验,深入交流探讨,推动紧密合作。

“建在公园里的院士科普工作室,真想多逛逛。”调研第二站来到位于解放公园的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一级调研员徐用文、武汉市解放公园管理处主任刘文革对调研组一行表示欢迎。在听取工作人员对工作室的详细讲解后,调研组的目光被集中展示的青少年科普作品以及相关科普书籍吸引。据了解,该工作室不仅是全国首个以院士领衔命名的自然科普工作室,也是全国首个开在城市公园,与公众面对面的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工作室秉承公益性、公共性、科学性原则,围绕“传递科学家精神,分享大自然奥秘”的理念,力图用最专业的讲座、最前沿的传播、最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科普产品,成为广大公众认可、喜爱的自然生态科学传播品牌。

调研组一边逛一边忍不住点赞:在公园里搞科普,简直太妙啦!这里不仅能带领青少年探索美好的生态未来,弘扬生态理念,培育生态文化,更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孩子在美丽的环境里从“要你学”变“我要学”,从“你教我”变“我教你”,是一种很好的创新科普模式。

最后,调研组来到武汉市农科院北部园区,调研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调研座谈会上,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前信介绍了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普方面的探索。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徐建华在讲话中分享了农业科普对农业发展的助力。武汉农学会秘书长、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秘书处负责人朱伯华介绍工作室基本情况。

记者了解到,该工作室自202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农业科普的武汉模式,联合农学、医学、经济、新能源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乡村振兴院士执行团队,在多地开展调研活动,有效助力了行政管理部门、高校院所、专家教授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农业科技资源的整合融合。近年来,在邓子新院士亲自参与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市科协、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等共建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在科普“五进”和“乡村振兴院士行”“乡村振兴院士专家田间行”等系列活动的推进下,武汉市初步形成以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为龙头,专家教授宣讲为重点、全领域宣传普及为抓手的农业科普矩阵,打造“三农”科普宣传新阵地。座谈会结束后,大家走进体验区,近距离体验人工光植物工厂、阳台蔬菜、水生蔬菜种植和瓜果长廊这些科普展区,就像打开了农业科技的“百宝箱”,新奇又有趣。

调研尾声,胡富梅感慨道:“今天参观的三个院士科普工作室,专业领域各不相同,围绕不同的服务人群,服务方式也各有特色。”她表示,武汉市科协通过高站位统筹、高起点谋划、精心组织、全力服务,在院士领衔做科普方面探索出了一个高水平、多功能、常态化的科普新模式,并在“院士如何做科普”“如何与国家战略力量合作做科普”“新时代下如何开展科普探索”等三个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跨界联合模式成果显著,创造了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经验。

她对武汉院士科普工作室提出了新希望:一是在高质量科普创作方面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原创能力,加强跨领域协作,推出更多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的精品科普产品;二是在高水平科普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努力,充分发挥武汉的科教力量,孵化更多科普团队,培养更多人才;三是在创新科普机制方面继续努力,践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生存,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与朝阳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智能科普产品研发等,实现良性发展。她还提出,希望工作室能进一步将好的经验,好的模式总结到位,在全国推广。

中国科普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付文婷,科研管理处助理研究员邵华胜;人民卫生出版社运营总监、人卫研究院总经理皮雪花,健康传播中心主任、人卫华中分社董事长王凤丽,中医药中心主任、人卫西南分社董事长张科,健康传播中心健康科普部主任刘彬,人卫华中分社副总经理刘蕊,人卫研究院专务孙丽;武汉市卫健委科技外事处副处长李振西;武汉大学邓子新院士团队秘书孙雪;武汉市科协科普部负责人、三级调研员吴宇明等参加调研。

来源:武汉科技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