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地引进了全自动水肥滴灌一体机设备,自动滴灌输送营养物质,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显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蜜柚产量大幅提升。”珠池坝村党支部副书记邓万进介绍。
眼下,正是蜜柚春管的关键时期。在思南县邵家桥镇珠池坝村的1000余亩柚子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除虫、剪枝、施肥,绵延柚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基地引进了全自动水肥滴灌一体机设备,自动滴灌输送营养物质,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显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蜜柚产量大幅提升。”珠池坝村党支部副书记邓万进介绍。
2023年,以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为契机,中国有研投入60万元帮扶资金,在珠池坝村实施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项目,结合作物生长需求,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养分含量等关键参数,自动调整灌溉量和施肥量,有效提升柚园抗旱能力,提高蜜柚产出效益。
“蜜柚田间管理更智能化,产出效益更高了。去年的柚子受气候影响小了,品相更优,产量也好。”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派到该村的第一书记吴桂勇介绍,数字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施让柚子产业从传统种植到科技示范,2024年实现产出60余万斤柚子,综合产值突破100万元。
“村里产业多了,而且还是科技化管护,降低了我们的劳动强度,在‘家门口’轻松工作,有不错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村民邓海燕说。项目的实施通过不断丰富产业结构和增收渠道,群众通过就近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稳定增收,2024年珠池坝村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11757.64元,同比增长18%。
加快先进适用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农业作业成本的必然选择。思南县正通过使用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机械,加快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
农业“智”富有新招,在科技智能加持下,如今智能化工厂化育秧也让早稻株苗合格率大大提升。在思南县塘头镇坚强村的工厂化育秧车间,水稻秧苗搭乘605个阶梯自动循环上下“走动”,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
“与传统育秧相比,工厂化育秧实行设施化管理,湿度、温度可精准把控,一次可以育秧超3000盘,每次育秧可以栽150亩左右,从播种到下田移栽20天就可以完成。”思南禾睦福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田儒涛介绍,工厂化育秧不仅缩短了育秧周期,降低了病虫害,保障了秧苗存活率,同时还节省劳动力,提高了管护效率,大幅缩短育秧时间从而实现秧苗量产化。
从“牛拉人扛”到“机械耕种”,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科技赋能正推动农业“ 面朝黄土 ”向“ 智慧种田”跨越。数据显示,2025年思南计划种植水稻23.88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6%,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
“2025年,思南要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应用水平,打造一批‘数字车间、智慧工厂、智慧农场’应用场景,加快山地农业适用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思南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未来,思南还将聚焦山地农业比较优势,加快智能化、自动化成套装备技术的集成应用,建设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耕、种、收和烘干等环节的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真正实现“科研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民生”。
陈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
编辑 邓钺洁
二审 潘佳本
三审 赵勇军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