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家长论坛里,我经常能看到新手爸妈们发愁:“在家早教产品该咋选?”我特别理解他们的心情,家里有个小宝贝,都想给他最好的教育,可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早教产品,真的很容易踩坑。我总结了一下,新手家长选品常陷入三大误区。
在家长论坛里,我经常能看到新手爸妈们发愁:“在家早教产品该咋选?”我特别理解他们的心情,家里有个小宝贝,都想给他最好的教育,可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早教产品,真的很容易踩坑。我总结了一下,新手家长选品常陷入三大误区。
有的家长盲目跟风买网红爆款。看到网上宣传得特别好,很多人都在推荐,也不管适不适合自家孩子,就直接下单了。比如有一款很火的早教机器人,外观特别可爱,宣传说能教孩子很多知识。有位家长看到大家都买,也给孩子买了。结果孩子玩了没几天就扔一边了,因为内容太复杂,不适合孩子这个年龄段。
还有的家长只看重价格,觉得贵的就是好的。觉得花了大价钱,肯定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有个家长花了不少钱买了一套进口的早教礼盒,里面有很多教具。但打开一看,有些教具孩子根本不感兴趣,而且有些内容和孩子的认知水平不匹配,白白浪费了钱。
另外,有些家长只看外观,被精美的包装吸引。有一款早教拼图,包装特别漂亮,家长就买了。但拿到手后发现,拼图的材质很粗糙,边角还有毛刺,容易划伤孩子的手,存在安全隐患。
知道了这些误区,那该怎么选早教产品呢?我有一个四维黄金法则,能帮大家选到合适的产品。
首先是材质安全与适龄性。给孩子选产品,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要避免那种有小零件容易被孩子误食,或者边角尖锐容易划伤孩子的产品。而且要选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产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认知水平不一样,需求也不同。像0 - 1岁的宝宝,对颜色、声音比较敏感,可以选一些色彩鲜艳、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刺激他们的感官。
其次是内容体系是否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0 - 1岁的宝宝侧重感官刺激,产品可以有不同的材质,让孩子触摸感受,有不同的颜色和声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2 - 3岁的孩子语言发展比较快,就可以选一些能加强语言训练的产品,比如故事书、儿歌音频等。
然后是家长参与便捷度。产品最好附带家长指导手册或配套课程。这样家长就能知道怎么和孩子一起玩,怎么引导孩子学习。有一次我在幼儿园家长群里,有位家长说买了一套早教积木,但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玩,孩子玩了一会儿就没兴趣了。如果产品有指导手册,家长就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和孩子互动,增加孩子的兴趣。
最后是真实用户反馈。重点观察产品使用三个月后的持续效果。可以去电商平台看看其他家长的评价,也可以问问身边有孩子的朋友。有些产品刚买回来的时候孩子很喜欢,但用不了多久就没新鲜感了,这样的产品就不太值得买。
了解了选产品的标准,那有没有具体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产品呢?我整理了一份分龄分级的TOP5清单。
0 - 1岁的宝宝,我推荐布书,它材质柔软,颜色鲜艳,还有响纸能发出声音,很适合这个阶段的宝宝;摇铃也不错,能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和听力;安抚玩偶柔软舒适,能给宝宝安全感;音乐健身架也挺好,宝宝躺在上面可以踢踢蹬蹬,听着音乐,刺激感官;牙胶能缓解宝宝出牙时的不适。
1 - 2岁的孩子,可以选形状配对盒,能让孩子认识不同的形状;绘本也很合适,简单有趣的故事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阅读习惯;串珠玩具能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拖拉玩具孩子可以拉着到处走,增强运动能力;儿童相机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2 - 3岁的孩子,拼图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故事机能播放各种故事和儿歌,加强孩子的语言训练;积木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画板让孩子自由创作;儿童厨房玩具过家家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选产品的时候,我们还要学会识别营销话术,别被商家忽悠了。有些商家会夸大产品的效果,比如宣传说用了这个产品孩子就能变聪明,这肯定是不靠谱的。还有些商家会说产品是独家研发、专利技术,但其实可能并没有那么神奇。另外,要警惕那种只强调外观,却不介绍产品实质内容和安全性的宣传。
最后,我给大家一个建立家庭早教体系的步骤。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根据这些选适合的产品。然后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简单的学习计划,比如每天什么时间玩什么玩具、看什么书。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玩耍中。
其实,家长的陪伴比任何早教工具都重要。再好的产品,没有家长的陪伴和引导,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希望家长们都能给孩子选到合适的早教产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雷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