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驻村选调生:在乡土深处播种希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11:52 3

摘要:初到约坑村,满怀乡土热情的我还是遇到了“水土不服”,语言沟通的障碍,工作业务的陌生,生活环境的改变,这一切让我感到迷茫。但老党员们对村里事务的关心,留守孩子们充满渴望的眼神,果农谈起杨桃丰收时的朴素期待……这一切像一束束微光,照亮了我扎根基层的决心。转眼间,驻

薛思暖

龙门县麻榨镇约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在乡土深处播种希望

初到约坑村,满怀乡土热情的我还是遇到了“水土不服”,语言沟通的障碍,工作业务的陌生,生活环境的改变,这一切让我感到迷茫。但老党员们对村里事务的关心,留守孩子们充满渴望的眼神,果农谈起杨桃丰收时的朴素期待……这一切像一束束微光,照亮了我扎根基层的决心。转眼间,驻村近一年,我也在服务群众中不断积蓄成长的力量。

记得第一次参加村内党员大会,当陌生的客家话如潮水般涌来,我只能愣在原地。但很快这份尴尬成了我前行的动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渐渐写满了“食梅仔干”(吃饭没)“食中午饭(吃午饭)”等方言注解。一个月后,当我用半生不熟的客家话和阿伯沟通医保表格填写时,老人紧握我的手,连声道谢。那一刻,我明白基层工作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做好每一件小事。

语言关的突破只是第一步。为了摸清村情,我跟着村“两委”干部入户走访,调解矛盾纠纷,慰问困难群众……这些鲜活的基层课堂,让我逐渐从“纸上谈兵”走向“真抓实干”,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民之所盼”,也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决心。

薛思暖(左一)入户帮助群众办理医保手续。

乡村振兴的蓝图需要用双脚丈量。针对村道两旁杂草丛生的窘境,我牵头开展爱绿植绿主题党日活动,并申请选调生服务群众经费,与约坑村党员、村“两委”干部一道,种植小叶紫薇、黄皮、紫玉兰共950株。在开展“空心村”党建调研期间,我和团队历时35天走访8个自然村,访谈镇村干部、党员、村民等36人,发放问卷183份、召开座谈会5场,写出了1.6万字的专题调研报告《四“空”困境:农村空心何以破局?》。得知村里孩童因条件有限没有娱乐活动时,我和其他选调生策划了“六一”儿童节活动,围绕“童心·关爱·成长”主题,组织趣味游戏、文化传承等活动,为32名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品与心理关怀;在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战中,我挨家挨户宣传灭蚊知识、清理积水,守护村民健康防线……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在驻村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薛思暖(左一)组织开展“六一”儿童节活动。

约坑村的困境,是无数偏远山村的缩影——这里没有轰烈的事迹,却有最朴素的期待。未来,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愿像新植的树苗一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把对群众、对基层的热爱转化为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做深做细为民服务工作,为约坑村的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露露说大事

相关推荐